植物保護技術是園林園藝、農業生物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農村行政管理、觀光農業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必修課程。
《植物保護技術》將植物保護技術課程內容分三個模塊進行講解,模塊一為植物病蟲害識別技術,包括害蟲的形態特點,病害的癥狀特征,識別要點;模塊二為農藥安全使用技術,包括農藥常見種類,農藥配制,檢測方法,噴霧機械的維護和農藥的安全使用技術;模塊三為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包括病蟲害田間調查統計方法、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原理和技術措施、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經濟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果樹病蟲害防治技術、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
《植物保護技術》集科研、教學、生產的最新成果于一體,側重于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具有基于農業生產過程的模塊式教學特色。
《植物保護技術》既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涉農類專業的必修課教材,也可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專業技術培訓教材,還可作為農業生產第一線的管理者和生產者的參考用書。
模塊一 植物病蟲害的識別技術
第一章 昆蟲形態識別
為害農作物的動物很多,有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各種昆蟲;蛛形綱的螨類;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蝸牛;還有其它動物如田鼠、野兔、鳥類等,而絕大多數是昆蟲。昆蟲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適應能力最強,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蟲在100萬種以上,約占整個動物界種的2/3。昆蟲遍布人類所能到達的每一個地方,無論是冰雪覆蓋的極地和高山,還是幾米深的土壤中;無論是江河、湖泊、海洋,還是干熱的沙漠、濕熱的雨林,都能見到它們的蹤跡。它們與人類的關系密切。許多昆蟲為害農作物,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如蝗蟲、螟蟲等,被稱為農業害蟲。有的寄生于人、畜體上或傳播疾病,影響人、畜健康,如蚊、蠅等,被稱為衛生害蟲。有些昆蟲可以幫助人們消滅害蟲,如瓢蟲、寄生蜂等,被稱為天敵昆蟲。有些昆蟲能幫助植物傳粉,為人們釀蜜、吐絲、產蠟,創造巨大財富,如蜜蜂、家蠶、白蠟蟲等,被稱為資源昆蟲。還有些昆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佳肴,被稱為食用昆蟲。
昆蟲綱動物與其它動物最主要的區別是:成蟲整個體軀分頭、胸、腹3部分;胸部具有3對分節的足,通常還有2對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經過一系列內部結構及外部形態上的變化,即變態;具外骨骼(圖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