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學》共分十章,分別介紹了緒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循環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內分泌系統及代謝疾病患者的護理、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護理、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傳染病患者的護理。編寫中,各章按護理程序講解各類疾病的護理。全書各章章首設有“學習目標”;章末配備“本章小結”和“案例分析”。
《內科護理學》可供職業院校護理及相關專業使用,也可作為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大環境下,我國護理事業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十一五”末,我國注冊護士總數已達到205萬,較2005年增長了52%,醫院醫護比例倒置的問題逐步實現扭轉。同時,隨著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的大力開展,護士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各級各類醫院在落實醫改任務過程中,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改革臨床護理模式,使臨床護理逐步從簡單地以完成醫囑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轉變為以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核心的優質護理,護理實踐的內涵不斷得到豐富。這就要求責任護士不僅要協助醫院完成患者的治療性工作,而且更加注重運用專業技術知識,全面擔負起對患者的專業照顧、病情觀察、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各項護理任務,以便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這也對護理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職業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階段,在經濟發展需求的推動下,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以及職業教育“五個對接”“十個銜接”“系統培養”精神的指導下,職業教育不斷從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中蛻變出新,初步實現了從局部的改革到全面的建設。然而,就目前護理職業教育而言,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與臨床還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部分教學內容陳舊,往往未及時涉及臨床已經應用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學校教師下臨床較少,尚未真正實現“雙師型”隊伍的建設;相當一部分學校教學方法相對傳統,缺乏對學生綜合性、整體性素質的培養,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優質護理理念和工作模式的灌輸。此外,盡管“十一五”期間,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各院校以及各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確實出版了一大批優秀的、符合職教特點的教材。然而,職業教育教材建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材的內容與職業標準、臨床實際對接不緊密,不能反映新技術、新進展;職教特色不鮮明,不能恰當地體現優質護理的觀念和工作模式;本科、中高職教材脫節、斷層和重復等,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對“十一五”期間教學改革進行經驗總結和評估的基礎上,在《教育部關于“十二五”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2]9號)精神的指導下,化學工業出版社邀請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護理類專業的教學負責人和骨干教師,以及臨床護理行業的權威專家,共同組織和策劃了“職業教育護理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行業審定版)”的編寫工作。
本套教材建設的基本原則是,①遵循“三基五性”的教材編寫原則,體現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和適用性,從科學素質、創新意識、實踐技能等方面實現立體化教學;②符合和滿足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技能要求,注意本科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區別,力求實現中高職教育的有機銜接;③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以常規技術為基礎,以關鍵技術為重點,以先進技術為導向,體現與臨床發展相同步、與當前形勢相同步的原則;④注重教材的整體規劃性,一方面按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特點,分別制定了相對統一、規范的教材建設標準,體現整套教材的系統性和規劃性,另一方面,協調了不同教材間內容上的聯系與銜接,盡量避免遺漏和不必要的重復;⑤體現一線教師編寫、行業專家指導、學校與醫院結合的全新的教材開發模式,使教材內容切實結合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實現與醫院用人需求的合理對接。
在這套教材的開發中,我們建立了一支能夠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的教材編審隊伍,匯集了眾多教學一線老師的教學經驗和教改成果,而且得到了來自臨床一線護理行業權威專家的指導和支持,相信這套教材的出版不僅能較好地滿足護理職業教育的教學需求,而且對促進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吳欣娟2013年1月30日
第一章 緒論
一、《內科護理學》的內容結構
二、其他學科的發展對內科護理學的影響
三、內科護理學的發展趨勢
四、內科護理中護士的角色作用
五、內科護理學的學習方法與要求
第二章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呼吸系統概述
第二節 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咳嗽與咳痰
二、肺源性呼吸困難
三、咯血
四、胸痛
第三節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護理
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肺炎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肺膿腫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支氣管擴張癥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肺結核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節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患者的護理
第十三節 氣胸患者的護理
第十四節 胸腔積液患者的護理
第十五節 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十六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
第十七節 呼吸系統常見診療技術及護理
一、采集動脈血與血氣分析
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三章 循環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循環系統概述
第二節 循環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心源性呼吸困難
二、心源性水腫
三、心悸
四、心源性暈厥
五、胸痛
第三節 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
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
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心律失常疾病及其患者的護理
一、疾病概述
二、竇性心律失常
三、房性心律失常
四、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五、室性心律失常
六、心臟傳導阻滯
七、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的護理
一、疾病概述
二、心絞痛患者的護理
三、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心臟瓣膜病及其患者的護理
一、二尖瓣狹窄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三、主動脈瓣狹窄
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五、心臟瓣膜病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心肌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心肌病患者的護理
二、心肌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心包疾病及其患者的護理
一、急性心包炎
二、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三、心包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循環系統常見診療技術及護理
一、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二、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
三、人工心臟起搏器治療
四、導管射頻消融術
五、心臟電復律
六、心包穿刺術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四章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消化系統概述
第二節 消化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及護理
一、惡心與嘔吐
二、腹痛
三、腹瀉
四、其他癥狀和體征
第三節 胃炎患者的護理
一、急性胃炎患者的護理
二、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胃癌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腸結核與結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護理
一、腸結核
二、結核性腹膜炎
三、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肝硬化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護理
第十節 肝性腦病患者的護理
第十一節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節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
第十三節 消化系統常用的診療技術與護理
一、胃鏡檢查術
二、結腸鏡檢查術
三、腹膜腔穿刺術
四、肝穿刺活組織檢查術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五章 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泌尿系統概述
第二節 泌尿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腎性水腫
二、膀胱刺激征
三、尿量異常
四、血尿
五、腎性高血壓
第三節 腎小球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腎小球疾病概述
二、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護理
三、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護理
四、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尿路感染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一、急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二、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泌尿系統常見診療技術及護理
一、腎穿刺術
二、血液透析
三、腹膜透析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六章 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血液系統概述
第二節 血液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貧血
二、出血傾向
三、繼發感染
第三節 貧血患者的護理
一、貧血概述
二、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護理
三、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護理
四、巨幼細胞性貧血患者的護理
五、溶血性貧血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疾病概述
二、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的護理
三、過敏性紫癜患者的護理
四、血友病患者的護理
五、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白血病患者的護理
一、疾病概述
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護理
三、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淋巴瘤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血液系統疾病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一、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二、骨髓穿刺術
三、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技術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七章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內分泌系統概述
第二節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身體外形改變
二、性功能異常
三、其他癥狀和體征
第三節 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的護理
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的護理
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糖尿病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皮質醇增多癥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痛風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肥胖癥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腺垂體功能減退癥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護理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八章 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風濕性疾病概述
第二節 風濕性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關節 疼痛與腫脹
二、關節 僵硬與活動受限
三、皮膚損害
第三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類風濕關節 炎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護理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九章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神經系統概述
第二節 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頭痛
二、言語障礙
三、感覺障礙
四、運動障礙
五、意識障礙
第三節 周圍神經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三叉神經痛患者的護理
二、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的護理
三、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
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護理
二、腦梗死患者的護理
三、腦出血患者的護理
四、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癲癇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急性脊髓炎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護理
第九節 神經系統常用診療技術及護理
一、腰椎穿刺術
二、腦血管介入術
三、高壓氧艙治療術
四、腦室穿刺和持續引流術
五、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術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
第十章 傳染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傳染病概述
一、感染與免疫
二、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
三、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和臨床特點
四、傳染病的預防
五、傳染病的隔離和消毒
第二節 傳染病常見癥狀和體征的護理
一、發熱
二、皮疹
第三節 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
一、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護理
二、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的護理
三、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的護理
四、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護理
五、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的護理
六、狂犬病患者的護理
七、人禽流行性感冒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細菌感染患者的護理
一、傷寒患者的護理
二、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護理
三、細菌性痢疾患者的護理
四、霍亂患者的護理
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寄生蟲感染患者的護理
一、瘧疾患者的護理
二、腸阿米巴病患者的護理
三、日本血吸蟲病患者的護理
本章 小結
案例分析
目標檢測553目標檢測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