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構(新規(guī)范版)》共13章,主要內容包括混凝土結構及其材料的力學性能、混凝土結構基本設計原則、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軸向受力構件、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適用性和耐久性、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單層廠房、框架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等。
《工程結構(新規(guī)范版)》注意了以教學為主,以實際應用為重,在講述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了相關規(guī)范和工程實際,并注意與其它課程和教材的銜接與綜合應用。為體現工程管理專業(yè)與相關方向的特點,加大了構造要求的闡述。章節(jié)中解析了典型的例題,而且各章均有提要、思考題、習題,可供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師生學習參考。
第1章 緒論
1.1工程結構簡介
1.1.1基本概念
1.1.2研究工程結構的意義
1.2工程結構的分類與應用概況
1.2.1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分類
1.2.2按受力和構造特點的不同分類
1.2.3其它分類
1.3工程結構課程簡介和學習要點
1.3.1課程簡介
1.3.2本課程學習要點
第2章 混凝土結構及其材料的力學性能
2.1混凝土結構
2.1.1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
第1章 緒論
1.1工程結構簡介
1.1.1基本概念
1.1.2研究工程結構的意義
1.2工程結構的分類與應用概況
1.2.1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分類
1.2.2按受力和構造特點的不同分類
1.2.3其它分類
1.3工程結構課程簡介和學習要點
1.3.1課程簡介
1.3.2本課程學習要點
第2章 混凝土結構及其材料的力學性能
2.1混凝土結構
2.1.1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
2.1.2混凝土結構的組成
2.1.3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和應用簡況
2.2混凝土結構的鋼筋
2.2.1鋼筋的品種和成分
2.2.2鋼筋的形式
2.2.3鋼筋的力學性能
2.2.4混凝土結構對鋼筋質量的要求
2.3混凝土
2.3.1混凝土的強度
2.3.2混凝土的變形性能
2.3.3混凝土的時隨變形——徐變和收縮
2.4鋼筋與混凝土的黏結
2.4.1基本術語
2.4.2黏結力的組成
2.4.3黏結力的試驗
2.4.4影響?zhàn)そY強度的因素
第3章 混凝土結構基本設計原則
3.1極限狀態(tài)設計原則
3.1.1設計理論和概率理論之間的關系
3.1.2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
3.1.3結構可靠度和安全等級
3.1.4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
3.1.5結構上的作用F、作用效應S與結構抗力R
3.1.6結構極限狀態(tài)方程
3.2荷載和材料強度的取值
3.2.1荷載代表值
3.2.2材料強度標準值
3.2.3材料強度的設計值
3.3概率統計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
3.3.1結構安全度的三種處理方法
3.3.2可靠度、失效概率、可靠指標
3.3.3目標可靠指標[β]
3.3.4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第4章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承載力計算
4.1概述
4.1.1基本術語
4.1.2概述
4.2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性能
4.2.1適筋梁實驗研究分析
4.2.2適筋梁正截面工作的三個階段
4.2.3配筋率對正截面破壞性質的影響
4.3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方法
4.3.1基本術語
4.3.2基本假定
4.3.3適筋梁正截面的受力分析
4.3.4等效矩形應力圖形
4.3.5界限受壓區(qū)高度ξb與界限筋率ρb
4.3.6最小配筋率
4.4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4.1一般構造要求
4.4.2單筋矩形受彎構件正截面基本計算公式與適用條件
4.4.3基本公式的應用
4.5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5.1受壓鋼筋的強度
4.5.2基本計算公式與適用條件
4.5.3基本公式的應用
4.6T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6.1概述
4.6.2基本公式與適用條件
4.6.3基本公式的應用
4.7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4.7.1概述
4.7.2無腹筋梁斜截面的受力特點和破壞形態(tài)
4.7.3有腹筋梁斜截面的受力特點和破壞形態(tài)
4.7.4影響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4.7.5受彎構件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計算
4.7.6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方法
4.7.7縱向鋼筋的彎起
4.7.8縱向鋼筋的截斷、錨固和連接
第5章 鋼筋混凝土軸向受力構件
5.1受壓構件概述
5.2受壓構件的基本構造要求
5.2.1材料強度等級
5.2.2截面形式和尺寸
5.2.3縱向鋼筋
5.2.4箍筋
5.2.5柱中鋼筋的搭接
5.3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3.1軸心受壓短柱的應力分布及破壞形態(tài)
5.3.2軸心受壓長柱的應力分布及破壞形態(tài)
5.3.3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4螺旋式(或焊環(huán)式)箍筋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4.1螺旋式箍筋的橫向約束作用
5.4.2配置螺旋式箍筋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5.5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有關原理
5.5.1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的破壞形態(tài)和機理
5.5.2偏心受壓構件的縱向彎曲影響
5.5.3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5.5.4附加偏心距
5.5.5兩種破壞形態(tài)的界限
5.5.6小偏心受壓構件中遠離軸向偏心力一側的鋼筋應力
5.6不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6.1大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ξ≤ξb)
5.6.2小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ξ>ξb)
5.6.3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校核
5.6.4不對稱配筋條件下大小偏心受壓構件的判別
5.7對稱配筋矩形截面偏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公式
5.7.1對稱配筋條件下大、小偏心受壓構件的判別
5.7.2偏心受壓構件對稱配筋截面承載力的計算與復核
5.8I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5.8.1非對稱配筋截面
5.8.2對稱配筋截面承載力計算
5.9Nu?Mu相關曲線
5.10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
5.10.1概述
5.10.2軸心受拉構件的構造要求
5.10.3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10.4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
5.10.5小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10.6大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11軸向偏心受力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11.1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5.11.2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第6章 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6.1概述
6.2構件的開裂扭矩
6.2.1矩形截面構件的開裂扭矩
6.2.2帶翼緣截面受扭構件的開裂扭矩
6.2.3純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
6.3T形和I形截面純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6.4受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的構件承載力計算
6.4.1彎扭構件概述
6.4.2剪扭構件承載力的計算
6.4.3彎扭構件的配筋計算
6.4.4彎剪扭構件的構造要求
6.4.5帶翼緣截面的彎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第7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適用性和耐久性
7.1概述
7.2裂縫的控制與驗算
7.2.1裂縫的原因、形態(tài)及影響因素
7.2.2荷載引起的裂縫控制的目的與驗算
7.2.3裂縫的出現與分布規(guī)律
7.2.4平均裂縫間距
7.2.5平均裂縫寬度
7.3最大裂縫寬度與裂縫寬度驗算
7.3.1影響裂縫寬度的主要因素
7.3.2最大裂縫寬度的計算
7.4受彎構件的撓度控制
7.4.1撓度控制的目的和要求
7.4.2受彎構件剛度的試驗研究分析
7.4.3受彎構件短期剛度的計算
7.5受彎構件長期剛度及撓度的驗算
7.5.1受彎構件長期剛度
7.5.2受彎構件的變形驗算
7.6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7.6.1研究結構耐久性的重要意義
7.6.2影響結構耐久性的因素
7.6.3材料的劣化
7.6.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
7.6.5提高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技術措施
第8章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8.1概述
8.1.1預應力的概念
8.1.2預應力混凝土的等級與預應力度
8.1.3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類型
8.1.4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優(yōu)缺點
8.1.5預應力混凝土及其工作原理
8.1.6預應力混凝土的使用范圍
8.2預應力損失
8.2.1預應力損失的影響因素
8.2.2預應力損失的組合
8.3預應力軸心受拉構件各階段的應力分析
8.3.1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各階段應力狀態(tài)
8.3.2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各階段應力狀態(tài)
8.4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的計算
8.4.1使用階段強度計算
8.4.2使用階段裂縫驗算
8.4.3施工階段驗算
8.5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各階段應力狀態(tài)
8.5.1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形式
8.5.2受彎構件各階段的應力分析
8.6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8.6.1破壞階段應力分析
8.6.2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8.6.3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8.7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裂縫控制驗算
8.7.1正截面裂縫控制驗算
8.7.2裂縫寬度計算
8.7.3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撓度計算
8.7.4受彎構件裂縫出現時的彎矩Mcr
8.8預應力的傳遞長度和錨固區(qū)的局部承壓
8.8.1預應力的傳遞長度
8.8.2錨固區(qū)的局部承壓
8.9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構造要求
8.9.1先張法構件
8.9.2后張法構件
8.10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8.10.1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概念與特點
8.10.2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材料與錨固體系
8.10.3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板的形式
8.10.4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形式及截面選擇
8.10.5無黏結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
8.11體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簡介
8.11.1現代體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
8.11.2體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組成
第9章 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
9.1概述
9.2現澆整體式樓蓋結構的分類
9.3現澆整體式樓蓋結構布置
9.3.1柱網布置
9.3.2梁格布置
9.4肋梁樓蓋的受力體系
9.4.1板
9.4.2次梁與主梁
9.5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的內力計算
9.5.1按彈性理論計算
9.5.2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計算方法
9.6單向板的計算和配筋
9.6.1設計要點
9.6.2配筋構造
9.7次梁的計算和配筋
9.7.1設計要點
9.7.2配筋構造
9.8主梁的計算和配筋
9.8.1計算要點
9.8.2截面配筋構造
9.9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例題
9.9.1設計步驟
9.9.2繪制配筋圖
9.10雙向板樓蓋
9.10.1雙向板的受力特點
9.10.2彈性體系雙向板的靜力計算
9.10.3雙向板按塑性理論的計算方法
9.10.4雙向板的極限荷載
9.10.5雙向板按塑性理論的設計
9.10.6雙向板支承梁的計算
9.11裝配式樓蓋
9.11.1預制構件
9.11.2預制構件的計算特點
9.11.3裝配式混凝土樓蓋的連接構造
9.11.4裝配整體式樓蓋
9.11.5樓梯、雨篷的計算與構造
第10章 單層廠房結構
10.1概述
10.1.1單層廠房的特點
10.1.2單層廠房的結構體系
10.2單層廠房的結構組成與結構布置
10.2.1結構組成及其主要構件
10.2.2平剖面結構布置及變形縫設置
10.3排架內力分析
10.3.1計算簡圖
10.3.2荷載計算
10.3.3排架內力分析
10.3.4排架內力組合
10.4鋼筋混凝土柱設計
10.4.1柱的計算長度
10.4.2吊裝、運輸階段的承載力和裂縫寬度驗算
10.4.3牛腿設計
10.5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設計
10.5.1獨立基礎底面積的確定
10.5.2偏心受壓獨立基礎高度驗算
10.5.3偏心受壓基礎配筋計算
10.5.4偏心受壓基礎的其它構造要求
第11章 框架結構
11.1概述
11.2結構布置、梁柱尺寸及計算簡圖
11.2.1框架結構布置
11.2.2梁、柱截面尺寸
11.2.3框架計算簡圖
11.3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的近似計算
11.3.1分層計算法
11.3.2梁柱節(jié)點構造要求
11.4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柱剪力的近似計算
11.4.1反彎點法
11.4.2D值法
11.5框架內力計算
11.6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側移近似計算
11.6.1梁、柱彎曲變形引起的側移
11.6.2柱軸向變形引起側移
11.6.3框架側移
11.7荷載效應組合
11.7.1荷載效應組合公式
11.7.2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內力
11.7.3不利荷載布置及內力塑性調幅
11.8防連續(xù)倒塌設計原則
第12章 砌體結構
12.1概述
12.1.1砌體結構的特點
12.1.2砌體結構的應用范圍
12.2砌體材料及其力學性能
12.2.1砌體材料
12.2.2砌體的種類
12.2.3砌體的力學性能
12.2.4砌體的變形
12.3砌體結構設計方法及強度指標
12.3.1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
12.3.2砌體的強度標準值和設計值
12.4無筋砌體構件承載力計算
12.4.1受壓短柱的承載力分析
12.4.2砌體局部受壓計算
12.5配筋磚砌體構件承載力及構造措施
12.5.1網狀配筋磚砌體受壓構件
12.5.2組合磚砌體構件
12.5.3磚砌體和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組合墻
12.5.4配筋砌塊砌體構件
12.6混合結構房屋墻、柱設計
12.6.1概述
12.6.2混合結構房屋的結構布置方案
12.6.3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
12.6.4砌體房屋墻、柱設計計算
12.7混合結構房屋其它構件及墻體構造措施
12.7.1圈梁
12.7.2過梁
12.7.3墻梁
12.7.4混合結構房屋的構造措施
第13章 鋼結構
13.1鋼結構的特點及應用
13.2鋼結構的計算原則
13.2.1鋼結構的計算方法概述
13.2.2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
13.3鋼結構的材料
13.3.1鋼材的破壞形式
13.3.2鋼材的主要力學性能
13.4鋼材種類、牌號及其選用
13.4.1鋼材的種類
13.4.2鋼材的規(guī)格
13.4.3鋼材的選用
13.5鋼結構連接
13.5.1連接種類及特點
13.5.2焊縫形式
13.5.3對接焊縫及其連接的計算
13.5.4角焊縫連接構造及其計算
13.5.5焊接應力和焊接變形
13.6螺栓連接的構造和工作性能
13.6.1排列和構造
13.6.2螺栓連接的計算
13.6.3高強度螺栓連接的工作性能和計算
13.7受彎構件
13.7.1受彎構件的形式和應用
13.7.2梁的強度和剛度
13.7.3梁的整體穩(wěn)定性
13.7.4梁的局部穩(wěn)定
13.8軸心受壓構件
13.8.1軸心受力構件的類型
13.8.2軸心受力的強度和剛度
13.8.3實腹式軸壓的穩(wěn)定
附錄
附錄1鋼筋的強度與彈性模量
附錄2混凝土的強度與彈性模量
附錄3鋼筋混凝土構件正常使用有關的規(guī)定
附錄4受壓構件的最小相對界限偏心距
附錄5鋼筋混凝土耐久性、構造等有關規(guī)定及物理量
附錄6梁、板在常用荷載下作用的內力系數
附錄7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
附錄8單階變截面柱的柱頂反力系數
附錄9鋼結構計算參數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