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造形的根源出發,在“色”與“形”的原本關系上,通過從 “造形”到“造色”,再從“造色”到“造心”的方法引導,最終揭示色彩之本質。全書內容分七個部分,即形中色,提出造型中從形到色的觀念,使讀者初步認識色彩的來源;色彩的二維重構,是對自然色彩采集重構的表現;色彩關系,講述了色彩的三大基本屬性和色彩對比、色彩節奏等概念;色調與和諧,講述了色調構成方式和色調特征,畫面的和諧性與色彩調和等問題;色彩態度,即色彩的感情色彩;色彩表現與創意,是對色彩這種造型語言在視覺藝術中的運用分析;色彩的綜合應用案例賞析。本書
當下,我國藝術設計教育中傳統的三大構成課程體系已形成的規范和方法在逐步更新和發展。如何在色彩原有的體系中整合出一條更科學、更合理,也更有效的知識鏈,更好地體現色彩構成課程準確有效的知識含量以及切實可行的操作流程與教學方法,培養對色彩的敏銳感知能力、表現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已成為當務之急。
《色彩形態構成》一書是面向高等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基礎教育教材。此類造型基礎訓練的圖書較多,基本上均是系統地歸納并分析色彩運用的基本規律和方法、色彩構成的運用法則以及色彩對人產生的心理意義等。本書的特點是從造形的根源出發,在“色”與“形”的原本關系上,通過從“造形”到“造色”,再從“造色”到“造心”的方法引導,最終揭示色彩之本質。本書編寫團隊(宋瑩、張彪、孫振武)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希望“色彩構成”課程能夠以一種自由、輕松的方式來進行,如同“玩”一樣地“玩”色彩。因為越輕松則越易做到得心應手。色彩理論的科學性會在人本身對“形”對“色”的生理感悟之中得到掌握。書中在每個知識點后面配有相關內容的訓練,通過對每個知識點訓練的總結和講評,最終達到激發學生的主觀創造能力和培養思維方式的目的,而不僅僅停留在完成畫面和色彩表現語言的技術層面,從而超越原有設計基礎課程以培養學生色彩造型能力和設計審美能力為主的觀念。
第一章 形中色001
第一節 造型原本――發現與拾取色彩003
第二節 色彩語言及其價值屬性008
第二章 色彩的二維重構011
第一節 從造“形”到造“色”012
第二節 色彩的采集重構018
第三章 色彩關系035
第一節 色彩的基本屬性036
第二節 色彩的視覺節奏044
第四章 色調與和諧061
第一節 色調的構成方式063
第二節 冷暖色調076
第三節 強弱色調081
第五章 色彩態度085
第一節 色彩之感動087
第二節 色彩的質感構成095
第六章 色彩表現與創意099
第一節 色彩的形態語義101
第二節 形與色的對接112
第七章 色彩形態構成作品賞析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