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工作過程導向為基礎,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的模式對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的教學內容進行編排。針對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規律,以典型的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本書理論知識與實踐講解并重,系統介紹了組建與維護網絡的方法和技巧。其中,理論知識注重講解組建與維護網絡時所應掌握的基本概念,然后通過實例練習來介紹組建與維護網絡的操作方法,并達到靈活運用的能力。實踐部分以工作過程導向進行內容編排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注重網絡基本知識與應用技能的緊密結合,力求通過網絡實踐反映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全貌,適合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全書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可作為高職高專計算機類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有關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培訓的教材,還可以作為網絡管理人員、網絡愛好者和網絡用戶的學習參考資料。
盧曉麗,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課程資深教師
張思卿,鄭州科技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編著有多部計算機教材
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
1.1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1.2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2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1.2.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2.2計算機—計算機網絡
1.2.3開放式的標準化計算機網絡
1.2.4高速互聯計算機網絡
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1按傳輸方式
1.3.2按網絡的覆蓋范圍
1.4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5實踐練習:簡單局域網的組建
習題 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
1.1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1.2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2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1.2.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2.2計算機—計算機網絡
1.2.3開放式的標準化計算機網絡
1.2.4高速互聯計算機網絡
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1按傳輸方式
1.3.2按網絡的覆蓋范圍
1.4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1.5實踐練習:簡單局域網的組建
習題
第2章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2.1協議與分層
2.1.1網絡協議
2.1.2網絡的層次結構
2.2ISO/OSI參考模型
2.2.1OSI參考模型
2.2.2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2.2.3OSI數據傳輸過程
2.3TCP/IP體系結構
2.3.1TCP/IP參考模型
2.3.2TCP/IP各層的功能
2.3.3ISO/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2.4實踐練習:TCP/IP配置及主機互連
習題
第3章數據通信系統
3.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3.1.1信息、數據和信號
3.1.2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3.1.3數據通信中的主要性能指標
3.1.4數據通信過程中涉及的主要技術問題
3.2數據通信方式
3.2.1并行傳輸
3.2.2串行傳輸
3.3數據交換技術
3.3.1電路交換
3.3.2報文交換
3.3.3分組交換
3.3.4各種數據交換技術的性能比較
3.4多路復用技術
3.4.1時分多路復用技術
3.4.2頻分多路復用技術
3.4.3波分多路復用技術
3.4.4頻分多路復用、時分多路復用和光波分多路復用的比較
3.4.5碼分多路復用技術
3.5差錯控制與校驗
3.5.1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
3.5.2差錯檢驗與校正
習題
第4章局域網技術
4.1局域網概述
4.1.1基本概念
4.1.2體系結構與標準
4.1.3傳輸媒體
4.1.4拓撲結構
4.2以太網技術
4.2.1標準以太網
4.2.2快速以太網
4.2.3千兆以太網
4.2.4萬兆以太網
4.3交換型以太網
4.3.1共享型以太網
4.3.2交換型以太網
4.3.3以太網交換機的結構及交換方式
4.3.4交換機的端口技術
4.4虛擬局域網
4.4.1虛擬局域網的定義
4.4.2VLAN的劃分
4.4.3VLAN的幀格式
4.5環網
4.5.1令牌環網
4.5.2FDDI網
4.6無線局域網
4.6.1無線局域網的定義
4.6.2無線局域網的特點
4.6.3無線局域網的標準
4.6.4無線局域網連接方式
4.6.5無線局域網的應用
4.7實踐練習
4.7.1直通雙絞線與交叉雙絞線的制作
4.7.2組建100Base—T以太網
4.7.3交換機的啟動與基本配置
4.7.4VLAN的劃分
習題
第5章廣域網技術
5.1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5.1.1廣域網互聯
5.1.2廣域網的分類
5.1.3廣域網設備
5.1.4互聯網(Internet)
5.2廣域網的數據鏈路層協議
5.2.1高級數據鏈路層控制(HDLC)協議
5.2.2PPP
5.2.3幀中繼(Farme Relay)
5.2.4ATM技術
習題
第6章網絡互連
6.1互聯網與因特網
6.1.1虛擬互連網絡
6.1.2IP互聯網的工作機理
6.2IP地址
6.2.1分類的IP地址
6.2.2編址實例
6.2.3子網的劃分
6.2.4無類域間路由(CIDR)
6.2.5NAT與IPv6
6.3IP協議
6.3.1IP報文格式
6.3.2IP報文轉發
6.4地址解析協議與逆地址解析協議
6.4.1地址解析協議
6.4.2反向地址解析協議
6.5因特網路由選擇協議
6.5.1靜態路由
6.5.2動態路由
6.6實踐練習
6.6.1C類地址子網劃分
6.6.2arp命令的使用
6.6.3ping命令的使用
6.6.4tracert命令的使用
6.6.5路由器的啟動與配置
6.6.6靜態路由配置
6.6.7RIP動態路由配置
6.6.8OSPF動態路由配置
習題
第7章傳輸層
7.1傳輸層概述
7.2TCP/IP體系中的傳輸層
7.2.1傳輸層中的兩個協議
7.2.2端口的概念
7.3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7.3.1UDP概述
7.3.2UDP的首部格式
7.3.3UDP的工作原理
7.4傳輸控制協議TCP
7.4.1TCP概述
7.4.2TCP報文段的首部
7.4.3TCP連接的建立與釋放
7.4.4TCP的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
習題
第8章應用層
8.1域名系統
8.1.1因特網的命名機制
8.1.2查詢模式
8.2萬維網
8.2.1概述
8.2.2WWW服務器
8.2.3WWW瀏覽器
8.2.4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8.2.5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8.2.6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
8.3文件傳輸協議
8.3.1文件傳輸協議
8.3.2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8.4電子郵件
8.4.1概述
8.4.2電子郵件的工作原理
8.4.3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8.4.4第3代郵局協議POP3
8.5DHCP
8.5.1采用DHCP的必要性
8.5.2DHCP的工作原理
8.6實踐練習
8.6.1配置DNS服務器
8.6.2配置WWW服務器
習題
第9章計算機網絡安全
9.1計算機網絡安全概述
9.1.1網絡安全的意義
9.1.2網絡的安全威脅
9.2訪問控制列表
9.2.1訪問控制列表的定義
9.2.2訪問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
9.2.3訪問控制列表的分類
9.3防火墻
9.3.1什么是防火墻
9.3.2防火墻的功能
9.3.3邊界保護機制
9.3.4防火墻的局限性
9.3.5防火墻的分類
9.3.6防火墻技術
9.4實踐練習
9.4.1防火墻配置
9.4.2網絡安全的配置
習題
第10章Internet接入技術
10.1接入網概述
10.1.1Internet概述
10.1.2Internet接入方式
10.2Internet接入技術
10.2.1撥號接入技術
10.2.2ISDN接入技術
10.2.3ADSL接入技術
10.2.4Cable Modem接入技術
10.2.5無線局域網接入技術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