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應用型院校的教學要求,根據教育部制訂的“理工科非物理類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遵循“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并注意與高中物理課程改革相協調,編寫《大學物理基礎》一書。
《大學物理基礎(第二版)》內容包含有力學、熱學、電磁學、波動學、近代物理基礎。對內容闡述詳細,說理透徹,富有啟發性,并有典型例題分析使學生充分理解物理概念、內容、方法。因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教學時數為80學時左右。
本書可作為工科類高校、職業技術學院、職工大學、函授大學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預備知識矢量
第一篇 力學
第一章 質點運動學
第一節 參照系質點
第二節 描述質點運動的基本量
第三節 平面曲線運動
第四節 相對運動
練習題
第二章 質點動力學
第一節 牛頓運動定律
第二節 力力學中常見力
第三節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第四節 動量動量守恒定律
第五節 功功率質點的動能定理
第六節 勢能
預備知識矢量
第一篇 力學
第一章 質點運動學
第一節 參照系質點
第二節 描述質點運動的基本量
第三節 平面曲線運動
第四節 相對運動
練習題
第二章 質點動力學
第一節 牛頓運動定律
第二節 力力學中常見力
第三節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第四節 動量動量守恒定律
第五節 功功率質點的動能定理
第六節 勢能
第七節 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定律
第八節 能量轉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練習題
第三章 剛體的定軸轉動
第一節 描述剛體定軸轉動的基本量
第二節 力矩轉動定律轉動慣量
第三節 剛體定軸轉動的角動量定理和角動量守恒定律
練習題
第二篇 熱學基礎
第四章 氣體動理論
第一節 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
第二節 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
第三節 理想氣體的壓強和溫度公式
第四節 能量均分定理和理想氣體的內能
第五節 在平衡態下氣體分子速率的統計分布規律
練習題
第五章 熱力學基礎
第一節 熱力學系統的過程
第二節 內能功熱量
第三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四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
第五節 循環過程卡諾循環
第六節 熱力學第二定律
第七節 卡諾定理
練習題
第三篇 電磁學
第六章 靜電場
第一節 電荷電荷守恒定律
第二節 庫侖定律
第三節 電場強度
第四節 電場強度的計算
第五節 電場強度通量高斯定理
第六節 靜電場力所做的功和環路定律
第七節 電勢能電勢差電勢
第八節 電勢的計算
第九節 靜電場中的導體
第十節 電容器電場能量
練習題
第七章 恒定磁場
第一節 磁場磁感強度
第二節 畢奧?薩伐爾定律
第三節 磁感線磁通量磁場的高斯定理
第四節 安培環路定理
第五節 磁場對載流導線的作用力
第六節 磁場對載流線圈的磁力矩
第七節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
練習題
第八章 電磁感應和電磁場
第一節 電磁感應的基本現象
第二節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第三節 楞次定律
第四節 動生電動勢感生電動勢
第五節 自感和互感
第六節 磁場的能量磁場能量密度
第七節 電磁場理論
第八節 電磁波
練習題
第四篇 波動學
第九章 機械振動
第一節 簡諧振動
第二節 描述簡諧振動的特征量
第三節 簡諧運動的旋轉矢量表示法
第四節 簡諧振動系統的能量
第五節 簡諧振動的合成
練習題
第十章 機械波
第一節 機械波的形成及描述
第二節 描述波動的基本物理量
第三節 平面簡諧波
第四節 波動中各質點振動的時間差、相位差與波程差的關系
第五節 波的能量
第六節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和干涉
第七節 相干波
練習題
第十一章 波動光學
第一節 光波
第二節 光的相干性光程差
第三節 分波陣面法干涉
第四節 薄膜干涉
第五節 劈尖牛頓環
第六節 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第七節 夫瑯禾費單縫衍射
第八節 衍射光柵
第九節 光的偏振現象
第十節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
練習題
第五篇 近代物理基礎
第十二章 狹義相對論簡介
第一節 經典的時空觀
第二節 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洛倫茲變換
第三節 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第四節 相對論中的質量和能量
練習題
第十三章 波和粒子
第一節 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光子假設
第二節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波
第三節 波函數
第四節 薛定諤方程
練習題
練習題參考答案
附錄
附錄一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和國際單位制(SI單位)
附錄二 希臘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