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環境監測》從空氣監測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介紹了空氣污染監測方案的制訂、空氣污染物的測定、室內空氣污染監測、空氣污染源監測及空氣自動連續監測技術和生物監測方法等內容。
《空氣環境監測》主要適用于高職高專環境監測專業及環境類其他各專業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環境監測部門的培訓教材。
章 緒論
節 大氣和空氣污染的基本概念
一、大氣
二、空氣污染
三、空氣監測的目的和任務
第二節 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和存在狀態
一、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和存在狀態
二、空氣污染源和污染物種類
三、空氣污染物濃度表示方法
技能訓練 大氣采樣及氣象參數的測定
本章考核要求
第二章 空氣污染監測方案的制訂
節 空氣污染監測方案
一、監測目的
二、有關資料的收集
三、監測項目
四、監測網點的布設
第二節 空氣樣品的采樣方法和技術
一、直接采樣法
二、濃縮采樣法
三、采樣儀器簡介
四、標準氣的配制
五、采樣效率
技能訓練一 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緩沖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技能訓練二 總懸浮微粒測定--重量法
技能訓練三 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本章考核要求
第三章 空氣污染物的測定
節 氣態污染物測定方法
一、一氧化碳的測定
二、光化學氧化劑和臭氧的測定
三、氟化物的測定
四、二氧化硫的測定
五、二氧化氮的測定
六、硫酸鹽化速率的測定
第二節 顆粒物的測定方法
一、總懸浮微粒測定--重量法
二、可吸入顆粒物的測定
三、灰塵自然沉降量的測定
第三節 酸雨普查監測基本技術要求
一、監測目的任務
二、酸雨監測項目
三、監測點位設置
四、采樣時間
五、降水樣品的處理和保存
六、降水樣品測定
七、監測結果數據處理
第四節 空氣質量標準和空氣污染指數
一、空氣質量標準及執行原則
二、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方法
技能訓練一 硫酸鹽化速率的測定--堿片-重量法
技能訓練二 酸雨中陰離子測定的離子色譜法(F-、Cl-、Br-、NO-2、NO-3、SO2-4、PO3-4)
本章考核要求
第四章 室內空氣污染監測
節 室內監測的目的、內容
一、室內污染物產生原因及種類
二、室內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
三、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第二節 室內空氣中主要污染物的測定方法
一、現場采樣技術要求
二、甲醛的測定
三、氨的測定
四、苯的測定
五、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測定
六、氡的測定
第三節 室內污染物的防范及措施
一、污染源的控制
二、室內通風換氣
三、合理使用空調
四、室內污染的治理技術
五、植物凈化
六、優化設計
七、合理裝修
技能訓練一 甲醛的測定--酚試劑比色法
技能訓練二 苯的測定
本章考核要求
第五章 空氣自動連續監測技術及生物監測方法
節 空氣污染自動監測系統
一、空氣自動監測的布點方法及站點類型
二、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與儀器
三、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儀器管理與技術要求
四、空氣監測自動化系統應用實例
第二節 空氣污染的生物學監測方法
一、植物的受害過程和植物監測的依據
二、大氣污染物的生物監測方法
技能訓練 植物樣品中總硫量的氧燃燒比濁測定
本章考核要求
第六章 空氣污染源監測
節 煙道氣測試技術
一、監測的目的、要求和內容
二、采樣位置和采樣點的確定
三、煙氣狀態參數的測定
四、塵粒采樣方法及濃度和排放量的計算
五、氣體采樣方法及SO 2濃度和排放量的計算
第二節 現場快速監測技術
第三節 汽車尾氣的監測
一、汽車尾氣的監測
二、汽車排放污染的生成機理
三、汽車尾氣污染物采集及監測
第四節 煙氣的擴散規律及濃度估算的高斯模式
一、氣象因素及下墊面對空氣污染物擴散的影響
二、煙氣擴散濃度估算的高斯模式
三、幾個參數的計算
四、高斯模式的應用實例
技能訓練 煙道塵的測定
本章考核要求
綜合技能訓練 校園周邊的空氣環境監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