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介紹制訂機械制造工藝過程中的相關原理、方法,其內容涵蓋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定, 機械加工精度,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裝配工藝基礎,尺寸鏈,機床夾具簡介,典型零件加工等內容。本書內容精煉,敘述簡明,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注重案例分析和實際操作性。
編寫體例新穎活潑,每章均由引例開頭,引導學生進入每章的學習,增強教材的可讀性,改變工科教材艱深古板的固有面貌。注重前后相關知識的關聯性。學習和借鑒優秀教材的寫作思路、寫作方法以及章節安排。強化案例式教學,強調應用性和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為本,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每章后都附有一定的思考題、習題,引導思維、掌握要點,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內蒙古工業大學機械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發表論文5篇,主持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緒論
第1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1.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概念
1.1.1 生產過程和工藝過程
1.1.2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1.1.3 生產類型及其對工藝過程的影響
1.2 工藝規程的概念、作用、類型及格式
1.2.1 工藝規程的含義
1.2.2 制訂工藝規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據和制訂步驟
1.3 工藝分析及毛坯選擇
1.3.1 工藝分析
1.3.2 毛坯選擇
1.4 基準及其選擇
1.4.1 基準的概念
1.4.2 設計基準 緒論
第1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1.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概念
1.1.1 生產過程和工藝過程
1.1.2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1.1.3 生產類型及其對工藝過程的影響
1.2 工藝規程的概念、作用、類型及格式
1.2.1 工藝規程的含義
1.2.2 制訂工藝規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依據和制訂步驟
1.3 工藝分析及毛坯選擇
1.3.1 工藝分析
1.3.2 毛坯選擇
1.4 基準及其選擇
1.4.1 基準的概念
1.4.2 設計基準
1.4.3 工藝基準
1.4.4 基準的選擇
1.5 工藝路線的擬定
1.5.1 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1.5.2 加工階段的劃分
1.5.3 工序集中與分散
1.5.4 加工順序的安排
1.5.5 設備與工藝裝備的選擇
1.6 確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6.1 加工余量的確定
1.6.2 切削用量的確定
1.6.3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1.7 確定時間定額
1.7.1 時間定額的含義
1.7.2 時間定額的制定方法
1.8 工藝過程的技術經濟性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綜合實訓
第2章 機械加工精度
2.1 概述
2.1.1 機械加工精度
2.1.2 機械加工誤差
2.1.3 研究加工精度的目的與方法
2.2 原理誤差
2.3 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其控制
2.3.1 機床誤差
2.3.2 夾具的制造誤差與磨損
2.3.3 刀具的制造誤差與磨損
2.3.4 調整誤差
2.4 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其控制
2.4.1 工藝系統剛度的概念
2.4.2 工藝系統剛度的計算
2.4.3 工藝系統剛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2.4.4 機床部件剛度
2.4.5 減小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影響的措施
2.4.6 工件殘余應力引起的變形
2.5 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其控制
2.5.1 概述
2.5.2 工件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2.5.3 刀具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
第3章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第4章 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
第5章 裝配工藝基礎
第6章 尺寸鏈
第7章 機床夾具簡介
第8章 典型零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