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系列教材·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緊扣教學大綱,內容系統全面,章節編排合理,概念清晰,注重應用,語言流暢,可讀性強。各章末附有適量習題,書末有附錄。“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全書共9章,系統介紹了數字電路的基本理論、邏輯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主要內容有數字邏輯基礎、邏輯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集成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硬件描述語言(VHDL)、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D/A和A/D轉換、脈沖電路等。
《普通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系列教材·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可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通信、電子信息、計算機、自動化等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輔導教材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1章 數字邏輯基礎
1.1 引論
1.1.1 數字電路的由來及發展
1.1.2 模擬/數字信號
1.1.3 數字電路的特點
1.1.4 數字集成電路的分類
1.2 數制和編碼
1.2.1 數制
1.2.2 不同數制間的轉換
1.2.3 常用編碼
1.3 邏輯代數
1.3.1 三種基本邏輯關系
1.3.2 復合邏輯關系
1.3.3 邏輯代數的基本公式、三個規則和常用公式
1.3.4 邏輯函數及其表示方法
1.3.5 邏輯函數的化簡方法
習題
第2章 邏輯門電路
2.1 晶體三極管反相器
2.1.1 晶體三極管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2.1.2 晶體三極管反相器輸出波形的改善
2.1.3 晶體管反相器的負載能力
2.2 TTL集成邏輯門
2.2.1 TTL與非門的典型電路及工作原理
2.2.2 TTL與非門的主要外特性及參數
2.2.3 TTL集成門電路使用注意事項
2.2.4 TTL與非門的改進電路
2.2.5 其他類型的TTL門電路
2.3 發射極耦合邏輯門(ECL)
2.3.1 電路的基本結構
2.3.2 ECL門的工作特點
2.4 MOS集成門
2.4.1 MOS反相器
2.4.2 NMOS門電路
2.4.3 CMOS門電路
2.4.4 CMOS集成電路使用注意事項
習題
第3章 組合邏輯電路
3.1 用傳統方法分析和設計組合邏輯電路
3.1.1 組合邏輯電路分析
3.1.2 組合邏輯電路設計
3.2 中規模組合邏輯電路
3.2.1 編碼器
3.2.2 譯碼器
3.2.3 數據選擇器和數據分配器
3.2.4 運算電路(加法器)
3.2.5 數值比較器
3.2.6 奇偶校驗器
3.3 用中規模集成器件實現組合邏輯電路
3.3.1 用數據選擇器實現組合邏輯電路
3.3.2 用譯碼器實現組合邏輯電路
3.3.3 用全加器實現組合邏輯電路
3.4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現象
3.4.1 產生競爭冒險的原因
3.4.2 消除競爭冒險的方法
習題
第4章 集成觸發器
第5章 時序邏輯電路
第6章 硬件描述語言(VHDL)
第7章 半導體存儲器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第8章 D/A和A/D轉換
第9章 脈沖電路
附錄A 常用基本邏輯單元國標符號與非國標符號對照表
附錄B 半導體集成電路型號命名法
附錄C 常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產品型號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