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移動通信》介紹了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主要技術和典型系統,以及移動通信領域最新技術的發展。
全書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第1章)主要介紹移動通信的發展和基本概念,使讀者對移動通信有一個總體認識。第2部分(第2章~第3章)主要介紹移動通信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技術,包括移動信道理論、蜂窩技術、編碼技術、交織技術、分集技術、數字調制技術等。在闡述過程中突出每種技術的作用、原理及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第3部分(第4章~第6章)主要介紹廣泛應用的典型移動通信系統,包括GSM和GPRS系統、IS-95 CDMA和cdma2000 lx系統、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WCDMA、cdma2000和TD-SCDMA)及其演進。在闡述時將每個系統的特點、網絡結構和空中接口作為重點。
《數字移動通信》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和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教材,也可供移動通信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數字移動通信》從工程應用角度關注移動通信主要技術和典型系統。在介紹基本理論、工作原理時注重實際應用,力求概念清楚。 易于理解;在講述典型系統時突出學習重點,注重對比總結。力求條理清晰。深入淺出。 《數字移動通信》在結構上。首先介紹了移動通信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和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接著講述了移動通信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技術。包括移動信道理論、蜂窩技術、編碼技術、交織技術、分集技術和數字調制技術等;最后列舉分析了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的典型系統。包括GSM和GPRS系統、IS-95 CDMA和cdma2000 lx系統、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WCDMA、cdma2000、TD-SCDMA)及其演進。 《數字移動通信》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和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教材。也可供移動通信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移動通信是通信領域中最活躍和發展最為迅速的分支,將是21世紀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學領域之一。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移動用戶數已達到46億,我國移動用戶數則超過7.4 7億。移動通信的快速發展激發了人們學習移動通信知識的熱情,也推動了移動通信教學的發展,并增加了對移動通信教材的需求。近年來,國內外出版了不少移動通信類的教材,其中不乏優秀之作。考慮到技術更新快、課時受限及專業特點等因素,編者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多年在移動通信領域工作、教學和科研的經驗編寫了本書。本書從工程應用的角度關注基本原理和主要技術,論證簡明扼要,盡量避免繁瑣的數學推導。
全書共分為6章。第1章介紹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和移動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移動無線信道的相關理論。第3章介紹移動通信的主要技術,包括蜂窩技術、編碼技術、交織技術、分集技術和數字調制技術等。第4章和第5章主要介紹廣泛應用的典型移動通信系統,包括GSM和GPRS系統、IS-95CDMA和cdma2000lx系統。第6章介紹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cdma2000、WCDMA和TD-SCDMA)及其演進。每章都給出一定量的習題與思考題,幫助讀者鞏固所學的知識,啟發思路。附錄中列出了移動通信常用英文縮略語的中文對照表,以方便讀者的學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通信工程和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教材,也可供移動通信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本書第1章~第4章由康曉非編寫,第5章~第6章和附錄由暴宇編寫。康曉非對全書進行了統稿和審定。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楊家瑋、韋惠民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李白萍、殷曉虎、崔星、李陽等也給予很多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1 移動通信的發展
1.1.1 世界移動通信的發展
1.1.2 中國移動通信的發展
1.2 移動通信基本概念
1.2.1 移動通信的定義及特點
1.2.2 移動通信的分類
1.2.3 移動通信的工作頻段
1.2.4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1.3常用移動通信系統
1.3.1 無繩電話系統
1.3.2 集群移動通信系統
1.3.3 無線電尋呼系統
1.3.4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1.3.5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移動通信信道
2.1 移動通信信道基本特性
2.1.1 移動通信信道的主要特點
2.1.2 電波傳播方式
2.1.3 接收信號中的4種效應
2.2 衰落
2.2.1 大尺度衰落
2.2.2 小尺度衰落
2.3 噪聲和干擾
2.3.1 移動通信中的噪聲
2.3.2 移動通信中的干擾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移動通信主要技術
3.1 蜂窩技術
3.1.1 蜂窩的概念
3.1.2 切換
3.1.3 頻率復用
3.2 多址技術
3.2.1 多址方式的概念
3.2.2 3種多址方式的特點
3.2.3 3種多址方式的比較
3.3 編碼及交織技術
3.3.1 語音編碼
3.3.2 信道編碼
3.3.3 交織
3.4.數字調制技術
3.4.1 數字調制技術概述
3.4.2 恒包絡調制
3.4.3 線性調制
3.5 分集技術
3.5.1 分集技術的概念
3.5.2 分集技術的分類
3.5.3 典型的分集技術
3.5.4 常用的合并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GSM和GPRS系統
4.1 GSM系統
4.1.1 GSM系統概述
4.1.2 GSM系統組成
4.1.3 GSM無線接口理論
4.1.4 GSM主要技術
4.1.5 GSM的區域與編號計劃
4.2 GPRS網絡
4.2.1 GPRS概述
4.2.2 GPRS的業務
4.2.3 GPRS網絡結構
4.2.4 GPRS空中接口
4.2.5 GPRS優勢及其局限性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IS一95CDMA和cdrna20001x系統
5.IIS.9 5CDMA系統概述
5.1.1 IS-95CDMA的產生和發展
5.1.2 Is.9 5載波帶寬的選擇和蜂窩結構的變化
5.1.3 采用直擴CDMA技術帶來的
好處和存在的問題
5.2 IS.9 5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5.2.1 CDMA網絡結構與組成
5.2.2 IS.9 5CDMA系統接口
5.3 IS.9 5CDMA系統的無線鏈路
5.3.1 IS.9 5前向信道
5.3.2 IS-95反向信道
5.4 IS-95CDMA系統的同步與定時
5.5 IS.9 5CDMA系統的功率控制
5.5.1 功率控制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5.5.2 輸出功率的限制
5.5.3 功率控制的分類與方法
5.5.4 IS.9 5系統中的功率控制
5.6 IS-95的軟切換技術及其漫游
5.6.1 IS-95切換分類
5.6.2 IS.9 5的軟切換過程
5.6.3 IS-95CDMA的漫游
5.7 cdma2000lx
5.7.1 cdma2000lx技術標準
5.7.2 cdma2000lx前向鏈路信道組成
5.7.3 cdma2000lx反向鏈路信道組成
5.7.4 cdma2000lx中的功率控制和切換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3G移動通信系統及其演進
6.1 3G系統概述
6.1.1 3G移動通信標準
6.1.2 3G移動通信業務
6.1.3 3G商用概況
6.2 WCDMA移動通信系統
6.2.1 WCDMA系統網絡結構
6.2.2 WCDMA系統技術特點
6.2.3 WCDMA系統信道結構
6.3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
6.3.1 TD-SCDMA系統技術特點
6.3.2 TD-SCDMA系統信道結構
6.4 cdma2000移動通信系統
6.5 3G的演進
6.5.1 3G的演進路線
6.5.2 LTE技術簡介
6.5.3 LTE-Advanced技術簡介
6.5.4 WiMAX的演進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附錄 英文縮略語
參考文獻
IS-95 CDMA系統是由美國Qualcomm(高通)公司1993年提出的,并被TIA(電信工業協會)采納為北美數字蜂窩網標準。該系統基于直接序列擴頻通信,因此具有天然的抗干擾能力,可以在較低信噪比下工作。由于采用了CDMA多址方式,通過不同的擴頻碼來區分用戶,這樣不同的用戶可以使用相同的頻率,從而大大提高了頻譜利用率和系統容量。此外,該系統采用了具有語音檢測的可變速率語音編碼器,從而顯著地減少了所需的傳輸數據速率,并減少了移動發射機的電池功耗。1995年下半年,第一個CDMA商用網絡在中國香港地區開通,隨后CDMA在韓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也得到了大規模商用。
JDC(Japanese Digital Cellular,日本數字蜂窩),現在也稱:PDC(Pacific Digital Cellular,太平洋數字蜂窩)是由日本自行研發的,1990年日本開始制定相關技術標準(RCR-STD-27B),1993年開始在日本商用。該系統在無線傳輸方面采納了與Is.54相似的技術;而在網絡管理和控制方面,則采取了和GSM相似的方案。
第5階段開始于2000年左右,為寬帶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具體的設計、規劃和實施階段。前面介紹的2G典型系統,以其固有的技術優勢一經推出便蓬勃發展起來,用戶數量急劇增加。然而2G也有自己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滿足未來用戶的業務需求。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是針對傳統的語音和低速率數據業務的系統,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的飛速發展,圖像、語音、數據相結合的多媒體業務和高速率數據業務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服務內容,它們的業務量將有可能遠遠超過傳統語音業務的業務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