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取材于機械工程類本科專業師生的教學實踐,從完成16個典型機械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和典型夾具設計的需要出發,從實用的角度提供了課程設計的題目、條件、內容、設計方法、設計成果等方面的內容,包括課程設計概述、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械加工工序設計、專用夾具設計、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范、課程設計案例。插入了大量的二維碼訪問資源來展示16個題目參考性工藝方案和夾具設計范例。
本書體系完整、內容完善,配備有數字化資源,以三維維型動態展示設計案例,便于學生學習。
本版在保持前兩版編寫風格的基礎上,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上一版教材進行了修訂。
第yi,將所涉及的理論、工藝標準和數據按現行的國家標準和機械行業標準全面更新。引用標準修訂了17個,索引標準修訂了37個。
第二,采用二維碼技術,投入較大力量將第1、2版配套的DVD光盤所承載的容量為2.39 GB的MCAI課件改制為便于閱讀的MP4和PDF數字化資源。
第三,訂正了少量錯誤。
本版教材由昆明理工大學柯建宏擔任主編。紙質部分由紅河學院郭德偉、南昌大學饒錫新、東華大學王慶霞、沈陽理工大學王凡擔任副主編;數字化部分由昆明理工大學劉泓濱、經慧芹,紅河學院郭德偉擔任副主編,由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鐘鈴、池州學院周亮亮擔任編委。紙質部分由柯建宏(修訂量5萬字)和郭德偉(修訂量3萬字)共同執筆完成修訂工作。數字化部分原始AVI素材和CAD素材由柯建宏(數據量1.59 GB)和劉泓濱(數據量0.8 GB)共同制作完成,二維碼訪問用MP4資源由經慧芹改制完成(數據量397 MB),二維碼訪問用PDF資源由郭德偉改制完成(數據量2 MB),鐘鈴參與了工藝方案的修訂工作,周亮亮參與了二維碼訪問用資源類型調研工作。全書由柯建宏統稿,華中科技大學賓鴻贊教授主審。
在修訂過程中,得到了昆明理工大學何幼瑛和前兩版各位編委的幫助和支持,他們對本書的修訂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特在此致謝。
在本書修訂過程中難免有考慮不周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6月
柯建宏,昆明理工大學副教授,近年主持完成昆明理工大學MCAI課件項目《機械制造基礎Ⅲ》、《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并主持昆明理工大學教改項目《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精品課程》,參研科研項目《380出礦運輸調度監控系統開發》。
第1章 課程設計概述1
1.1 課程概況1
1.2 課程設計的目的1
1.3 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2
1.4 課程設計的內容2
1.5 課程設計的題目2
1.6 課程設計的步驟、方法和要求3
1.7 課程設計的進度計劃5
1.8 課程設計中學生應提交的成果材料5
1.9 課程設計的考核6
第2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7
2.1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基本知識7
2.2 生產類型的確定10
2.3 圖樣審查11
2.4 毛坯設計14
2.5 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擬定20
2.6 機械加工設備及工藝裝備的選擇30
2.7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的填寫40
第3章 機械加工工序設計43
3.1 概述43
3.2 工序簡圖的繪制43
3.3 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46
3.4 切削用量的確定50
3.5 時間定額的估算54
3.6 機械加工工序卡片的填寫61
第4章 專用夾具設計63
4.1 夾具設計概述63
4.2 夾具總體方案設計64
4.3 夾具元件的確定80
4.4 夾具裝置設計84
4.5 夾具總裝圖設計89
第5章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常用標準和規范99
5.1 課程設計下發的材料樣本99
5.2 常用毛坯技術參數118
5.3 常用金屬切削機床的技術參數125
5.4 常用金屬切削刀具130
5.5 各種加工方法的常用加工余量142
5.6 各種切削加工方法的常用切削用量154
5.7 常用夾具標準元件173
第6章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案例190
6.1 設計任務190
6.2 設計指導書190
6.3 設計結果摘錄199
附錄A 本書引用標準索引204
附錄B 課程設計參考標準分類索引206
參考文獻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