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設的推進,課程改革全面開展,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貫穿于課程設計、教材開發、教學組織的全過程,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前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和“汽車底盤電控技術”課程不再滿足技術的發展需要,課程重構為“汽車傳動系統檢修”和“汽車行駛、轉向與制動系統檢修”兩門課程。在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組織引導下,編者按照高等職業教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培養目標,結合汽車維修職業崗位工作標準和編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編寫了本書。
本書以我國當前的大眾、東風等主流車型為例,強化汽車行駛、轉向與制動系統檢修的技能訓練,使學生正確認知汽車行駛、轉向和制動系統零部件組成結構、工作原理,熟練掌握專用拆裝工具和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系統的拆裝與調整、常見故障檢測診斷與排除技能。
本書由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曾鑫任主編并統稿,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張勇、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金云龍任副主編,宋廣輝、 樊瑞軍、吳雅莉、國樹文、劉志君、武永勤、趙小波、陶業齊參加了編寫。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編者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并得到了許多專家的指點,在此對資料的作者和給予幫助的專家表示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進入21世紀以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產銷已從爆炸式增長發展為穩步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主要的汽車消費國。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產銷已達2400萬輛左右,中國已步入了汽車社會。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從最初的形成和發展走向了逐步成熟,并開始呈現市場結構優化、技術手段升級、營銷模式創新和新興服務領域快速涌現的新型態勢。汽車售后服務領域和售后服務人才需求也進入了新常態,表現為一方面是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業對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能夠適應現代汽車銷售市場和售后市場的中高級人才匱乏。
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近年來,國內職業院校的汽車維修類專業在迅速擴充規模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體系,積極探索行動導向教學法,以滿足培養適應新形勢下現代汽車售后服務類人才的需要。
這套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材,從市場需要的實際出發,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踐技能為核心,倡導以學生為本位的培養理念,將綜合性和案例性的實踐活動轉化成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醫生”,滿足汽車后市場服務領域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復合型高等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
本套教材按照汽車售后崗位的職業特點和職業技能要求,務求探索和創新:
1.注重汽車售后技術崗位對基礎知識的要求,強調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方面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具備基本邏輯思維能力,并力求其具備強勁的發展后勁。
2.運用先進的課程體系構架,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先將各系統的檢測診斷按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劃分,再進行綜合故障診斷,以期使學生有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3.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新技術層出不窮,本套教材將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納入其中,以滿足學生對新技術的需求。
4.注重對接汽車維修企業的實踐性操作,引入實際企業的實際案例,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的無縫對接。
5.強化職業技能和實操的訓練,每個項目除了復習性的思考練習之外,還安排了用于實際操作訓練的實踐練習項目,訓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6.從能力拓展方面,編寫了《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評估》《汽車維修企業管理》等教材,力求使學生知識全面。
汽車產業是國家支柱產業,汽車售后服務業屬于朝陽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專業技術極強的業務領域。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其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一線應用型技術人才。本套教材緊扣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定位,力求實現創新驅動——內容創新、結構創新、形式創新,特色創新——典型案例、行動導向、企業實踐。
本套教材在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組織引導下,由多所職業院校教師共同參與完成,其間得到了機械工業出版社領導和編輯的支持和指導,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職業教育領域集體勞動的成果和智慧結晶。在此,謹對付出辛勤勞動的編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材研發小組組長尹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