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吉隨筆》作者吉傳仁將所見所感用隨筆的形式寫下來,集結(jié)成書。《老吉隨筆》分“今生留痕”、“修身齊家”、“名人好友”、“品行品德”、“多嘴多舌”和“一孔之見”六輯。在本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己走過的春夏秋冬,記錄了其中有意義的事情,留下了個人和時代的印記。作者將其與許多名人好友的故事訴諸筆端,表現(xiàn)人性的溫暖。
吉傳仁,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編審;《青年一代》、《少女》雜志編輯;著有《在人生的旅途上》(合作)、《家庭十大關(guān)系》、《愛,從現(xiàn)在開始》、《域外名著故事》、《經(jīng)典情懷——名著中的少女》和《-個編輯的手記》;曾在《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以及國內(nèi)20余家青年雜志和婦女雜志上發(fā)表過散文、詩歌。
自序
第一輯 今生留痕
曾經(jīng)風雨亂世過童年
經(jīng)歷上海解放前后一年間
忘不了一位送我參軍的女生
這些好像是昨天的事
遙想那年帶新兵
刻在記憶里的幾件小事
親歷“三反”打老虎
那個年月婚戀一些事
此身從教不尋常
榮巷古鎮(zhèn)一女生
不是記者的記者
回憶那年滅釘螺
“大躍進”年代寫的詩
冒險吃病雞
“文革”扭曲人性
我為少女添彩
我當過一次時裝模特
外賓家訪那些事
我游水鄉(xiāng)七古鎮(zhèn)
登山知妙趣
一張舊照片的故事
謝謝關(guān)注我博客的網(wǎng)友
重讀她們的舊信
不偷懶
第二輯 修身齊家
關(guān)于“征婚”記事
大齡姑娘的婚事
“生肖相克”太荒謬
婚禮可以不一樣
你,在家庭里
現(xiàn)代媳婦與開明婆婆
四女一席談
莫為做家務爭吵
三句絕情話不能說
夫妻“滅火”有五法
說說培養(yǎng)孩子
給你念念爸爸經(jīng)
有感于人到老年
老年。是一個好時節(jié)
老人的缺陷惹人注目
父母晚年幸福取決于子女
父母年老需要精神慰藉
第三輯 名人好友
韋君宜聊“老上海”
聽王光美說……
流沙河斯人
“李小誠”是誰
向華君武組畫稿
章含之一笑拒約稿
孫道臨二三事
未成名時的成方圓
鄧世昌后事今說
一封祝壽信
我有一個知己
益友如金
緬懷顏大姐
第四輯 品行品德
人人愛真恨假
善,是為人之本
美在思想上
你有兩個“你”
誠信,歸來吧!
請為別人想一想
你能寬容待人嗎?
如何解怨?
笑容招人喜
注意自己的談話態(tài)度
話多與話少
誰是有氣質(zhì)的人?
把友善灑滿人間
有知識,也要有教養(yǎng)
交友感言
第五輯 多嘴多舌
不該丟棄
誰都離不開陌生人
不聽空言虛辭
人闊之后
聲聲“敬老卡”
愛狗棄母的逆子
從一主一仆想到人民公仆
想起了“阿留”
不要看輕自己
抓住現(xiàn)在,才有將來
送禮。為了表達一種情意
“寶姐姐”的幽靈
何必炫耀
從“語言的巨人”想到……
毋忘“一諾千金”
中年何必徒傷悲
第六輯 一孔之見
追求平凡的幸福
信仰·真理·快樂
緣分·智慧·幸福
時間對人最公平
侃“狗”
布鞋舊說
閑聊“裙子”
扇子的斷想
傘的古往今來
鏡子碎語
書中見“笑”
聊聊“習慣”
耳熟,能詳否?
稱呼隨時勢變化
熟讀·博覽·多寫
查看全部↓
《老吉隨筆》:
親歷“三反”打老虎
2013年6月3日,《大家文摘報》有篇《“擴大化”的群眾打老虎運動》的文章,文中有一段話:1952年1月8日,公安部的報告說各單位每天開會,群情激憤,空氣緊張,出現(xiàn)了熱烈的群眾運動。讀到這段文字,使我想起親歷“三反”打老虎這段往事。
六個月的軍政訓練結(jié)束后,我被調(diào)到公安總隊教導團宣教科,經(jīng)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三反”運動。
運動開始,大家主動坦白,人人過關(guān)。機關(guān)有些同志曾拿公家信紙信封私用,都作了“坦白交代”。洗手洗澡之后,輕裝上陣打老虎。
我是新兵,一身干凈,被列為打虎隊員。毛主席認為,無論黨政軍民哪一系統(tǒng),哪一機關(guān),只要是大批地管錢管物的,就一定有大批的貪污犯。團部的后勤部門是管錢管物的,于是從這里面找貪污犯。有一位事務長,原來在潘漢年家中擔任警衛(wèi)班長,我們在他原先地方調(diào)查,說他負責飼養(yǎng)潘漢年的一條小洋狗,“小洋狗每天吃兩斤牛肉,班長每天貪污一斤”。我們覺得揭發(fā)不靠譜,未信。他去菜場買菜,可能從中貪污菜金,我們數(shù)次去豆腐店調(diào)查,老板一口咬定生意規(guī)矩。調(diào)查來調(diào)查去沒調(diào)查出名堂來。當面“審問”他,也沒審出一點問題。給我的印象,他倒是一個廉潔奉公的事務長。可他吃了一些苦頭!
第二階段是“打虎”斗爭。記得當老虎打的是一位營房管理員,追逼緊的時候,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支用完了的牙膏殼,哭喪著臉說:“我早被你們擠光了。”眾人被逗得一陣大笑后拍桌子訓斥他態(tài)度惡劣,當即把他關(guān)進倉庫電梯里。當天深夜,他大喊大叫,說是吞下淮海紀念章自殺了。大家七手八腳把他送進醫(yī)院。他拒絕醫(yī)生為他照X光,要求見妻子一面。妻子趕來,他對妻子說:“我沒有貪污,只想見見你。”大家被他愚弄了一夜,少不了又是一陣批斗。
后勤處長也被懷疑,停止他工作,把他關(guān)在自己房間里,要他交代問題。冬夜,他睡在床上,我坐在室內(nèi),開著燈看守他。外面下著大雪,處長掀開蚊帳,伸出頭來招呼我:“小同志,外面冷,你來睡一會。”第二天打虎隊長問我昨夜“老虎”有何狀況,我如實匯報。隊長要我提高警惕,千萬不能和老虎睡在一起。
運動未結(jié)束,我被調(diào)到公安總隊。總隊設在九江路查抄過的證券大樓內(nèi),曾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凡從證券交易所留用的勤雜人員都要挨個審查。在批斗一個清潔工時,他交代貪污了一大包黃金。批斗會喜獲大豐收,立即派兩個人跟著清潔工回家取黃金。清潔工從三層閣樓里取出一大包沉甸甸的東西,拿到批斗會上打開一層一層報紙,最終露出他偷的原來是二三十只砝碼。他把黃色砝碼當成黃金了,引來一陣哄堂大笑。大家認為他把砝碼當黃金偷,也算貪污犯。
多年后,曾志(時任中南工業(yè)部部長)在回憶錄中寫道:“從三反運動想起延安的搶救運動,我是過來人,被搶救過,我深深體會到表面上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絕不可能實事求是,許多被批斗的人是冤枉的,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絕對體會不到那種切膚之痛。”
曾志說得極是。當年“三反”是在法律與制度尚處于空缺的歷史時期,不是走群眾路線,而是以群眾運動反腐,顯然不適合當下的社會與法制環(huán)境。過來人回顧往事,能從中接受教訓。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