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學》共分三編:一為“通論”,凡五章,總述金石學之名義、價值及其發展之歷史;二為“說金”,凡五章,分述古金諸器之原始、名物、制度、銘刻及歷代之毀壞與偽造;三為“說石”,凡四章,分述歷代刻石之名義、制度、文字、源流及其厄運。凡屬金石學范圍應有之知識,略具于是,系統性地概括了金石之學的全貌。在具體的持論上,說石主葉昌熾,說金主王國維,蓋“于舊學之整理研治,惟葉昌熾氏之于石刻、王國維氏之于吉金。之二氏者,要為斯學之殿矣。”
一、《金石學》為朱劍心多年攻究金石學之心得,并千百年來金石器物、名家著述之總結,是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金石學通論著作
二、《金石學》體系完備,取止有度,并有圖表,隨文列附,既便初學,又便研究
三、《金石學》參稽眾書,援引舊說,或直錄,或刪節,均標注出處,以示嚴謹
朱劍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寧人。現代金石學家。1925年,畢業于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奉公赴日本、朝鮮考察。1928至1935年,任教于臺州、杭州、衢州等地。1936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抗日戰爭爆發后隨館遷往香港,淪陷后返回上海。1944年后在南京、上海任教,直至病逝。刊有《金石學》《孫過庭書譜箋證》《晚明小品選注》《樂府詩選注》《黃仲則詩選注》等。
第一編 通論
第一章 金石學之名義
一、金石、甲骨、竹木三者之比較
二、金石之始制
三、金石二字連用之始
四、吉金、樂石之義
五、何謂金?何謂石?何謂金石學?
第二章 金石學之價值
一、考訂——證經、訂史、補佚、考字
二、文章——淵源、體制、工拙
三、藝術——書、畫、雕刻
第三章 金石學之肇始及演進
第一節 肇始——漢
一、時代之鑒定
二、文字之考釋
三、文字之互證
四、文字之存錄
第二節 演進——魏至唐
一、訂史正俗之例
二、撰述引用之例
三、專著之始創
四、石經之著錄
五、石鼓之發現
第四章 金石學之極盛及中衰
第一節 極盛——宋
一、吉金之著錄
二、石刻之著錄
第二節 中衰——元明
一、元人之著錄
二、明人之著錄
第五章 金石學之復興創獲及整理
第一節 復興——清初至現代
一、石刻之著錄
二、吉金之著錄
三、錢幣之著錄
四、璽印之著錄
五、兵符之著錄
六、鏡鑒之著錄
七、玉器之著錄
八、瓦磚之著錄
第二節 創獲——清末至現代
一、甲骨之著錄
二、簡牘之著錄
三、封泥之著錄
四、陶器及明器之著錄
第三節 整理——清中葉至現代
一、史料之纂述
二、書目之編輯
第二編 說金
第一章 總說
第二章 殷周諸器
第三章 秦漢以后諸器
第四章 錢幣、璽印、兵符、鏡鑒
第五章 古器之厄
第三編 說石
第一章 名義制度
第二章 文字圖像
第三章 碑版源流
第四章 石刻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