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溝通能力提升實訓教程》擬堅持“教學做一體化”的理念,結合“項目引導,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方式,“夠用為本”的宗旨,在教材編寫和設計中精心開發實訓項目和實訓任務,從溝通再認知、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人際溝通、團隊溝通、組織溝通、網絡溝通等多方面逐層展開,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能力訓練到綜合能力訓練,既有溝通意識培養,更強調能力提升,從而滿足多層次人群的溝通能力提升需求。
《職業溝通能力提升實訓教程》在編寫過程中,注重”動靜結合”。在展示具體任務所涉及知識點之前的安排了”引導活動”環節,主要是通過設計一個實操性較強的活動或情境,讓學生全情投入與參與,并將所”悟”之”理”外化展示。這種突出”行為導向”理念的”動感”課堂設計,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間的交流頻率,活躍思維,把學生從網絡世界拽回現實,更可以培養他們思考問題、團隊合作以及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意識與能力。在具體任務的知識點之后,則安排了對應主題的典型”案例分析”,通過文字表述引發學生的進一步的”靜態”思維。這種”動靜結合”的教材設計目的在于讓教師感覺課堂”可控”,培養教師的實際操作設計傾向,讓學生感覺課堂”有事可做、有理可獲”,一舉兩得。
信息時代的兩大顯著特點就是知識大爆炸和溝通無極限,處在這樣時代中的我們似乎在持續溝通中不斷追求高效能。溝通能力則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的必備能力,更因其具有巨大的效益潛能而備受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側重溝通能力培養與提升的培訓教材和培訓課程的大量涌現也算是順應了時代需求。
作為職業溝通類課程的一名教員,在深入認識到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和人們提升能力的迫切程度后,同樣也困擾于究竟怎樣的教學方式才最適用。目前我們正在探索與實踐一種以”行為導向”為特點的”GECU”教學模式。GECU(Guide,Experience,Comments,Understanding)教學模式其實是在教學中一種竭力追求課堂吸引力,強調學員參與度,寓教于樂的項目化教學模式。它高度強調課堂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們在”做”的過程中”悟”,通過”悟”達到”會”和”用”的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模式適用于側重能力培養的通識類課程。正是基于這種教學模式才開發和編寫了這本更偏重實際操作與領悟力的教材。
苗杰(1979--),女,漢族人,文學碩士,副教授,山東外貿職業學院交流與溝通教研室主任。2005年畢業于杭州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同年進入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工作。2009年至今一直從事商務溝通課程和職業溝通課程的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注重積累教學經驗,大膽創新,教研結合,獨立編著教材《商務溝通技巧》。
項目一 溝通再認知 4
任務一 明確溝通的含義、層次和類型 4
任務二 克服溝通障礙,追求高效溝通 13
任務三 溝通的作用與現代商務溝通的發展趨勢 20
【自我測評】初次見面你給人的印象可好? 25
項目二 語言溝通技巧 28
任務一 語言溝通的基本原則和禮儀 28
任務二 面談技巧 38
任務三 電話溝通技巧 44
任務四 商務信函的寫作 49
【自我測評】電話溝通能力評估 56
項目三 非語言溝通的控制 60
任務一 明確非語言溝通的作用和種類 60
任務二 非語言溝通的控制 65
任務三 掌握常用的非語言溝通禮儀 72
【自我測評】非語言溝通能力測試 75
項目四 人際溝通技巧 78
任務一 明確人際溝通的特點、原則和常見障礙 78
任務二 學會拒絕與批評 87
任務三 說服對方與贊美他人 93
任務四 沖突處理 100
任務五 學會傾聽 104
【自我測評】情商測試問卷 113
項目五 工作中的溝通技巧 117
任務一 組織內部溝通狀況簡析 117
任務二 如何與上級溝通 126
任務三 如何與下屬溝通 137
任務四 如何與同事溝通 140
任務五 如何與客戶溝通 143
【自我測評】組織溝通能力測評 147
項目六 團隊溝通 150
任務一 團隊的特征、類型及成員分析 150
任務二 團隊溝通實用技巧 156
任務一 網絡溝通的特點和主要形式 165
任務二 網絡溝通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171
任務三 網絡溝通實用技巧 174
【自我測評】職業溝通能力綜合測評 179
參考文獻 182
溝通是人類交換信息、獲取信息、建立關系、生存發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網絡一體化、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溝通能力更受重視,溝通成為職場人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戴爾o卡耐基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系、外世技巧。軟與硬是相對而言的。專業的技術是硬本領,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交際本領則是軟本領”。正視溝通效能,運用溝通技巧,不斷提升自身溝通能力已是當今職業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