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按照“十三五”規劃教材的編寫要求,借鑒“任務驅動模式”,把學習目標分解為若干個任務,在增加師生之間互動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而習得知識。全書共9章,涵蓋了乒乓球運動的理論、實踐、教學、訓練、競賽等內容,基本上反映了乒乓球運動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和教學內容。《乒乓球》所涉及的政策、數據、案例、技戰術、規則等內容均是新的。
《乒乓球》既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專業專項、選修課教材和高水平運動隊訓練課教材,也可作為從事乒乓球教學、訓練人員和廣大乒乓球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本書的編寫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按照“十三五”規劃教材的編寫要求,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遵循教材的規范合理、簡單實用、易教易學、圖文并茂,注重時代性、創新性、多樣性、實踐性和可選擇性,著重突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的課程目標;在內容上注重健身性與文化性、選擇性與時效性、科學性與可接受性、民族性與世界性、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反映和體現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內容和要求,旨在為大學生提供素質教育和開展乒乓球活動的有益指導。
乒乓球運動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享有“國球”的美譽,人們喜愛乒乓球運動,它不僅能起到強身健體、豐富生活、增添樂趣的作用,尤其是著名的“乒乓外交”震撼了世界,振奮了民族精神。乒乓球比賽充滿著控制與反控制、適應與反適應,技戰術變化多樣,既能凝練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質,又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本書的編撰涵蓋了乒乓球運動理論、技術、戰術、教學、訓練、競賽和乒乓文化與健身等多方面的內容,基本上反映了乒乓球運動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和教學內容。全書借鑒“任務驅動模式”,把學習目標分解為若干個任務,在增加師生之間互動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從而習得知識。本書所涉及的政策、數據、案例、技戰術、規則等內容均是最新和權威的。
本書由吳健、洪國梁任主編,萬發、余洋、吳迪、翟星辰任副主編。參加編寫的有(按姓氏拼音排序)高昊、郭鴻運、花啟文、黃伊晗、李浩、牛濤濤、王飛、吳夢迪、楊怡然。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了中國大學生乒乓球協會、河南省乒乓球協會、河南省學生體育總會乒乓球協會、河南省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鄭州大學高水平乒乓球運動隊的領導、專家、學者等諸多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限于作者水平,書中若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章 乒乓球運動概論
第一節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乒乓球運動與健身
第二章 乒乓球基本理論
第一節 常用名詞術語
第二節 球拍的種類及性能
第三節 握拍技術、基本站位、姿勢和步法
第四節 擊球的基本環節和動作結構
第五節 擊球技術五要素
第六節 乒乓球意識
第三章 乒乓球教學與訓練
第一節 乒乓球教學
第二節 乒乓球訓練
第四章 乒乓球技術
第一節 基本功
第二節 發球技術
第三節 接發球技術
第四節 推擋球技術
第五節 攻球技術
第六節 直拍反手反面橫打技術
第七節 搓球技術
第八節 削球技術
第九節 其他技術
第十節 接發球結合技術配套組合
第五章 乒乓球戰術
第一節 發球搶攻戰術
第二節 對攻戰術
第三節 拉攻戰術
第四節 削中反攻戰術
第五節 搓攻技術
第六章 乒乓球雙打
第一節 雙打的特點
第二節 雙打的配對
第三節 雙打的站位與走位
第四節 雙打技戰術
第七章 乒乓球臨場操作程序
第八章 乒乓球競賽的基本方法
第九章 乒乓球比賽欣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