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應用型本科、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特點和要求,較全面、系統地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實踐知識,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網絡應用實際技能。
全書共10章,內容豐富、由淺入深、概念清楚、圖文并茂、重點突出、技術實用,連貫性強。每章除了介紹理論知識外,都配備了相應的實訓環節。
本書不僅適合作為應用型本科、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自學參考書。
1.由淺入深地闡述了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和組建管理知識,介紹了當前常用的網絡技術以及網絡的實際應用實例,反映了計算機組網技術的一些新的發展。
2.教材編寫根據市場發展前景,結合校企合作計劃和學生特點,以突出培養創業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以企業對人才的需要為導向。
3.教材內容設置重點突出、主輔分明,以“理論夠用、實用性強”為原則,與培養學生學、思、做相結合。
第1章計算機網絡基礎概述1
1.1了解計算機網絡1
1.1.1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1
1.1.2計算機網絡的定義3
1.1.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3
1.1.4計算機網絡的分類4
1.2計算機網絡的組成6
1.3計算機網絡的應用8
1.4數據通信技術9
1.4.1數據通信術語9
1.4.2數據傳輸11
1.4.3數據交換技術14
1.4.4計算機網絡的工作模式16
1.5傳輸介質16
1.6上機實踐20
實驗一查看計算機的基本配置20
實驗二使用Visio 2007軟件繪制網絡拓撲圖20
實驗三雙絞線的制作21
1.7習題22
第2章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24
2.1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概念24
2.1.1劃分層次的必要性24
2.1.2網絡協議25
2.2OSI參考模型26
2.2.1OSI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26
2.2.2OSI/RM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26
2.2.3OSI/RM數據封裝過程282.3TCP/IP體系結構29
2.3.1TCP/IP體系結構的產生29
2.3.2TCP/IP的層次結構29
2.3.3OSI與TCP/IP比較30
2.4上機實踐32
實驗一了解OSI模型32
實驗二認識TCP/IP協議33
2.5習題33
第3章局域網組建技術36
3.1局域網概述36
3.1.1局域網的特點37
3.1.2局域網的組成37
3.1.3局域網的拓撲結構38
3.1.4常用局域網40
3.2局域網協議和體系結構43
3.2.1IEEE 802標準概述43
3.2.2局域網的體系結構44
3.2.3IEEE 802.3協議44
3.2.4IEEE 802.5協議46
3.3架設局域網的硬件設備47
3.3.1網絡適配器(網卡)47
3.3.2局域網的傳輸介質47
3.3.3集線器47
3.3.4交換機48
3.3.5路由器49
3.4局域網主要技術49
3.4.1以太網系列50
3.4.2令牌環網53
3.4.3FDDI53
3.5虛擬局域網54
3.5.1VLAN的優點54
3.5.2VLAN的劃分55
3.6上機實踐56
實驗一認識常見的局域網56
實驗二家庭局域網的組建57
實驗三子網與VLAN規劃57
3.7習題58
第4章網絡互聯設備60
4.1網絡互聯概述60
4.2物理層互聯設備61
4.2.1中繼器62
4.2.2集線器62
4.3數據鏈路層互聯設備64
4.3.1網橋64
4.3.2交換機65
4.4網絡層互聯設備67
4.4.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68
4.4.2路由器的結構、分類和作用69
4.5高層互聯設備70
4.6三層交換和高層交換71
4.6.1三層交換的概念71
4.6.2三層交換技術72
4.6.3高層交換73
4.7上機實踐74
實驗一配置以太網交換機74
實驗二路由器的配置使用74
4.8習題75
第5章廣域網互聯技術78
5.1廣域網概述78
5.2公共電話交換網82
5.2.1終端方式入網83
5.2.2SLIP/PPP協議83
5.2.3撥號入網84
5.3綜合業務數字網85
5.3.1ISDN簡介85
5.3.2ISDN的接入85
5.3.3寬帶ISDN(BISDN)86
5.4數字用戶線86
5.4.1xDSL的種類87
5.4.2xDSL的接入88
5.5CATV接入88
5.6數字數據網89
5.7公共分組交換網89
5.8幀中繼90
5.8.1幀中繼的特點91
5.8.2幀中繼的接入91
5.8.3X.25和幀中繼的比較92
5.9異步傳輸模式92
5.9.1ATM的基本原理92
5.9.2ATM的層次94
5.9.3ATM的應用95
5.10廣域網接入技術95
5.10.1單機用戶接入方法95
5.10.2小型局域網接入方法96
5.10.3大、中型集團用戶接入方法97
5.11上機實踐97
5.12習題98
第6章Internet與應用101
6.1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102
6.1.1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102
6.1.2Internet基本概念103
6.1.3Internet的主要功能與服務104
6.1.4Internet的結構105
6.1.5Intranet109
6.1.6Extranet110
6.2Internet地址結構111
6.2.1網際協議(IP)111
6.2.2網絡地址112
6.2.3IP地址的配置和管理116
6.3子網的劃分與配置117
6.3.1子網劃分的作用117
6.3.2子網劃分的方法118
6.4上機實踐120
實驗一創建Ineranet信息網站120
實驗二安裝和配置DNS服務器121
6.5習題121
第7章常用網絡設備及選型125
7.1交換機及其選型125
7.1.1交換機簡介125
7.1.2交換機的分類126
7.1.3交換機的性能指標130
7.1.4主流交換機產品131
7.1.5交換機的選購133
7.2路由器及其選型135
7.2.1路由器簡介135
7.2.2路由器的分類136
7.2.3路由器的性能指標138
7.2.4主流路由器產品140
7.2.5路由器的選購142
7.3寬帶路由器選型144
7.3.1寬帶路由器簡介144
7.3.2寬帶路由器的性能指標145
7.3.3寬帶路由器的選購145
7.4服務器選型146
7.4.1服務器簡介146
7.4.2服務器的分類148
7.4.3服務器的性能指標151
7.4.4主流服務器152
7.4.5服務器的選購153
7.5網絡操作系統選型154
7.5.1網絡操作系統簡介154
7.5.2典型網絡操作系統154
7.5.3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156
7.6設計實訓157
7.6.1實訓項目背景157
7.6.2實訓目的158
7.6.3實訓內容158
7.6.4實訓討論159
7.7習題159
第8章物聯網及智能家居161
8.1物聯網技術161
8.1.1什么是物聯網161
8.1.2物聯網組成164
8.1.3物聯網的應用領域169
8.1.4物聯網需注意的問題171
8.2智能家居應用172
8.2.1智能家居概述172
8.2.2智能家居的數據傳輸技術174
8.2.3智能家居組成175
8.2.4海爾Uhome介紹177
8.3智能家居信息平臺解決方案179
8.3.1項目簡介179
8.3.2方案設計原則179
8.3.3智能家居系統配置179
8.4習題185
第9章校園網絡規劃建設方案187
9.1校園網設計要求187
9.2項目需求分析188
9.3網絡拓撲設計及原則189
9.3.1網絡拓撲設計189
9.3.2網絡設計原則189
9.4網絡方案設計190
9.4.1網絡結構分析190
9.4.2網絡架構設計191
9.4.3擴展的考慮192
9.4.4網絡VLAN的設計192
9.4.5網絡QoS設計193
9.4.6網絡安全設計194
9.4.7服務器要求195
9.5設備選擇196
9.5.1路由器的選擇196
9.5.2交換機的選擇197
9.5.3防火墻201
9.5.4服務器201
9.5.5設備詳細配置203
9.6實訓205
第10章網絡管理常用命令206
10.1ping命令的使用206
10.1.1ping命令基本介紹206
10.1.2ping命令使用說明209
10.1.3使用ping命令解決網絡故障211
10.2ipconfig命令的使用212
10.2.1ipconfig命令解釋212
10.2.2ipconfig常用選項213
10.2.3ipconfig命令使用說明213
10.3netstat命令的使用216
10.3.1netstat命令基本介紹216
10.3.2netstat使用說明216
10.4其他常用命令介紹218
10.4.1ARP命令218
10.4.2route命令219
10.4.3tracert命令220
10.4.4nslookup命令221
10.5實驗操作222
10.5.1實驗內容和要求222
10.5.2實驗步驟222
10.5.3實驗結果和討論223
10.6習題223
參考文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