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工商管理類非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本書以國際公認會計原則為基礎,以我國最新的會計準則和經濟實務為前提,詳細闡述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原理與方法,各章配有豐富的例題和練習題,便于學生學習和復習。
(1)以*的會計規范為依據。本書介紹的各項會計業務均以我國2014年以來修訂的*會計準則為依據,同時反映了國際會計發展的新動向,內容的設計力求體現現實性和前瞻性。
(2)內容全面,通俗易懂。本書內容全面,既包括了企業的主要業務,也包括了諸如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會計政策變更與前期差錯更正等特殊業務。同時,本書力爭以*通俗的語言和實例解釋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和相關實務。
(3)注重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各章例題豐富,均以企業的會計實務為基礎,結合我國的具體會計準則進行講解,每章還配有較多的練習題和電子版答案,便于學生學習和復習。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工商管理類非會計學專業的必修課。本書以國際公認會計原則為基礎,以我國最新的會計法規和經濟實務為前提,詳細闡述了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原理與方法。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1)以最新的會計規范為依據。本書介紹的各項會計業務均以我國2014年以來修訂的最新會計準則為依據,同時反映了國際會計發展的新動向,內容的設計力求體現現實性和前瞻性。
(2)內容全面,通俗易懂。本書內容全面,既包括了企業的主要業務,也包括了諸如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會計政策變更與前期差錯更正等特殊業務。同時,本書力爭以最通俗的語言和實例解釋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和相關 實務。
(3)注重理論與實務的緊密結合。各章例題豐富,均以企業的會計實務為基礎,結合我國的具體會計準則進行講解,每章還配有較多的練習題和電子版答案,便于學生學習和復習。
通過本書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對企業主要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而且可以通過多種練習和案例分析等增強對會計信息的利用技能。本書是在《基礎會計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進一步系統闡述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學習其他會計學后續課程的重要基礎。基于此,本書適用于會計學專業及工商管理類非會計學專業的本、專科教學,同時也適用于企業經濟管理人員特別是會計人員的自學和培訓。
參加本書編寫的都是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會計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潘愛玲教授任主編,張健梅老師任副主編,潘愛玲對全書進行了總纂。各章執筆如下:潘愛玲,第一章、第七章;鞠雪芹,第二章、第三章、第十章;唐蓓,第四章、第八章;張健梅,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原秀玉,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劉紅巖,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相應的會計學教材及其他相關資料,特向其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杜星編輯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勞動,在此一并感謝!歡迎廣大同行、專家和讀者對本書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編 者
2016年6月于山東大學
目錄
第一章 財務會計基本理論 1
第一節 會計的含義和財務會計的特點 1
一、會計的含義 1
二、財務會計的特點 1
第二節 財務會計的目標和會計要素 3
一、財務會計的目標 3
二、會計要素 4
第三節 會計假設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6
一、會計假設 6
二、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8
第四節 會計確認和計量 12
一、會計確認 12
二、會計計量 13
第五節 我國會計規范體系的演變 14
一、會計法律 14
二、會計準則 15
思考題 17
第二章 貨幣資金 18
第一節 貨幣資金概述 18
一、貨幣資金的含義與范圍 18
二、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 18
第二節 庫存現金 20
一、庫存現金的管理 20
二、庫存現金的核算 21
三、庫存現金的清查 22
第三節 銀行存款 23
一、銀行存款的管理 23
二、銀行轉賬結算方式 24
三、銀行存款的核算 30
四、銀行存款的核對 31
第四節 其他貨幣資金 32
一、其他貨幣資金的內容 32
二、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 32
思考題 36
練習題 36
第三章 應收及預付款項 38
第一節 應收賬款 38
一、應收賬款概述 38
二、應收賬款的核算 39
第二節 應收票據 41
一、應收票據概述 41
二、應收票據的核算 42
三、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44
第三節 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 45
一、預付賬款 45
二、其他應收款 46
第四節 壞賬的核算 47
一、壞賬損失的概念 47
二、壞賬損失的核算 47
思考題 52
練習題 52
第四章 存貨 54
第一節 存貨概述 54
一、存貨的概念和特征 54
二、存貨的內容 54
三、存貨的分類 55
四、存貨范圍的確定 55
第二節 存貨核算的實際成本法 56
一、存貨的確認條件 56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 56
三、存貨的后續計量 58
四、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61
五、對實際成本法的評價 65
第三節 存貨核算的計劃成本法 66
一、計劃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66
二、計劃成本法的會計處理 66
三、對計劃成本法的評價 70
第四節 存貨的盤存制度 70
一、實地盤存制 70
二、永續盤存制 71
三、實地盤存制與永續盤存制的比較 71
四、存貨的清查 71
第五節 存貨的期末計價 72
一、存貨期末計價方法 72
二、存貨跌價準備 74
第六節 周轉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資 77
一、低值易耗品 77
二、包裝物 78
三、委托加工物資 80
思考題 81
練習題 81
第五章 金融資產 84
第一節 金融資產概述 84
一、金融資產的定義 84
二、金融資產的分類及判斷標準 84
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86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86
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87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88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計量 88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計量 88
第四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91
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91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92
思考題 95
練習題 95
第六章 長期股權投資 97
第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概述 97
一、能夠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 97
二、對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 97
三、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 98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98
一、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的原則 98
二、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99
三、非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102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103
一、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 103
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權益法 104
第四節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108
一、處置投資導致的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08
二、追加投資導致的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110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期末計量 111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111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112
思考題 112
練習題 112
第七章 固定資產 115
第一節 固定資產概述 115
一、固定資產的含義和特征 115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 116
三、固定資產的確認 116
四、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117
第二節 固定資產增加 118
一、購入的固定資產 118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 120
三、接受投資的固定資產 122
第三節 固定資產折舊 122
一、折舊的性質及范圍 122
二、影響折舊的因素 123
三、折舊方法 124
四、折舊的賬務處理 126
五、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復核 126
第四節 固定資產的后續支出 127
一、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127
二、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127
第五節 固定資產的處置和盤虧 128
一、固定資產處置概述 128
二、固定資產報廢和毀損 129
三、捐贈轉出的固定資產 129
四、固定資產盤虧 129
第六節 固定資產的期末計價 130
一、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30
二、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132
三、固定資產的信息披露 132
思考題 132
練習題 132
第八章 無形資產、商譽及其他資產 135
第一節 無形資產 135
一、無形資產概述 135
二、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 137
三、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140
四、無形資產的出售、出租與轉銷 142
五、無形資產的列報與披露 143
第二節 商譽 144
一、商譽的性質 144
二、商譽的確認 145
三、商譽的計量 145
四、負商譽 149
第三節 長期待攤費用和其他長期資產 150
一、長期待攤費用 150
二、其他長期資產 152
思考題 152
練習題 152
第九章 投資性房地產 154
第一節 投資性房地產概述 154
一、投資性房地產的定義及特征 154
二、投資性房地產的范圍 154
三、投資性房地產的確認 155
第二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計量 155
一、外購的投資性房地產 156
二、自行建造的投資性房地產 156
三、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 157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 157
一、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57
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158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支出 159
一、資本化的后續支出 159
二、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160
第五節 投資性房地產與非投資性房地產的轉換 160
一、房地產轉換形式 160
二、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非投資性房地產 161
三、非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162
第六節 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163
一、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164
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164
思考題 165
練習題 165
第十章 流動負債 167
第一節 短期借款 167
一、短期借款的含義 167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167
第二節 應付及預收款項 168
一、應付賬款 168
二、應付票據 170
三、預收賬款 171
第三節 應付職工薪酬 172
一、職工薪酬概述 172
二、短期薪酬的核算 174
三、離職后福利的核算 181
四、辭退福利的核算 182
五、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的核算 184
六、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 184
七、職工薪酬的披露 186
第四節 應交稅費 187
一、應交增值稅 187
二、應交消費稅 192
三、其他應交稅費 194
第五節 其他流動負債 196
一、其他應付款 196
二、應付股利 197
三、應付利息 197
第六節 或有負債與預計負債 197
一、或有事項概述 197
二、或有負債 198
三、預計負債 200
思考題 204
練習題 204
第十一章 非流動負債及借款費用 207
第一節 非流動負債概述 207
一、非流動負債的性質 207
二、非流動負債的種類 208
三、非流動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208
第二節 長期借款 208
一、長期借款的科目設置 208
二、長期借款的賬務處理 208
第三節 應付債券 210
一、公司債券概述 210
二、應付債券的核算 211
三、可轉換公司債券 213
第四節 長期應付款 215
第五節 借款費用 216
一、借款費用的范圍 216
二、借款費用的確認 217
三、借款費用的計量 220
思考題 227
練習題 227
第十二章 所有者權益 230
第一節 所有者權益概述 230
一、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來源 230
二、所有者權益與負債的區別 230
第二節 實收資本 231
一、實收資本的含義和分類 231
二、實收資本的核算 232
三、企業資本(或股本)變動的核算 236
第三節 資本公積 238
一、資本公積概述 238
二、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238
三、其他資本公積 239
第四節 其他綜合收益 239
第五節 留存收益 240
一、盈余公積 240
二、未分配利潤 241
思考題 242
練習題 242
第十三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244
第一節 收入 244
一、收入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244
二、收入的確認 245
三、收入的計量 246
四、收入的核算 247
第二節 費用 251
一、費用概述 251
二、生產費用的核算 252
三、營業稅金及附加與其他業務成本的核算 253
四、期間費用的核算 254
第三節 利潤及利潤分配 255
一、利潤的構成 255
二、營業外收支的核算 256
三、本年利潤的結轉 257
四、利潤分配 258
思考題 260
練習題 260
第十四章 所得稅 262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262
一、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262
二、所得稅會計核算的一般程序 262
第二節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263
一、資產的計稅基礎 263
二、負債的計稅基礎 269
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產生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 271
四、暫時性差異 272
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 274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274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276
三、適用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278
第四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278
一、當期所得稅 279
二、遞延所得稅 279
三、所得稅費用 281
四、所得稅的列報 284
思考題 284
練習題 284
第十五章 財務報告 288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288
一、財務報告的作用 288
二、財務報表的定義和分類 289
三、財務報表列報的基本要求 289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92
一、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及結構 292
二、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允許抵銷與不得相互抵銷的要求 293
三、資產和負債按流動性列報 294
四、資產負債表的填列方法 296
五、資產負債表編制示例 298
第三節 利潤表 301
一、利潤表的內容及結構 301
二、利潤表的填列方法 302
三、利潤表編制示例 303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304
一、現金流量表的內容及結構 304
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 305
三、現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305
四、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及程序 307
五、現金流量表編制示例 309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313
一、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內容及結構 313
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填列方法 314
三、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編制示例 314
第六節 附注 316
第七節 中期財務報告 318
一、中期財務報告及其構成 318
二、中期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 319
三、中期財務報告附注的編制要求 323
思考題 324
練習題 324
第十六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327
第一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概述 327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概念 327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的期間 328
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內容 328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 330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30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31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 336
一、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336
二、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336
思考題 337
練習題 338
第十七章 債務重組 340
第一節 債務重組概述 340
一、債務重組的含義及特征 340
二、債務重組的方式 340
第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341
一、債務重組會計處理的基本原則 341
二、以資產清償債務 341
三、債務轉為資本 343
四、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344
五、以上三種方式的組合方式 346
思考題 347
練習題 348
第十八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350
第一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概述 350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350
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計量原則 350
第二節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352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352
二、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量的會計處理 356
三、涉及多項資產交換的處理 357
思考題 360
練習題 360
第十九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 362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362
一、會計政策概述 362
二、會計政策變更 363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 364
四、會計政策變更的披露 368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369
一、會計估計概述 369
二、會計估計變更 370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371
四、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371
第三節 前期差錯更正 372
一、前期差錯概述 372
二、前期差錯重要性的判斷 373
三、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373
四、前期差錯的披露 375
思考題 375
練習題 375
參考文獻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