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主干課程財務管理的教學基本要求和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編寫而成。本書以我國*新頒布的各項財會法規為依據,以股份制企業為案例,依照國際規范,科學地安排了財務管理的結構體系,詳細分析了財務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技術方法,是一本全面系統地介紹有關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的教材。本書內容包括:財務管理總論、財務管理基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控制與業績考核。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特別適合作為應用型院校的教材,也適用于一些自學財務管理知識的讀者。
本書吸收了*新的財務管理理論和研究動態,以企業價值*大化為目標,以企業價值增長為途徑,以收益和風險管理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財務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在理論闡釋的同時,編寫和采用了一些典型案例。每章以本章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引導案例開篇,以理論闡釋配套例題展開分析,并以配套章后練習題進行收尾,做到引導、學習、演練的全面一體化,形成層次遞進式體系。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特別適合作為應用型院校的教材。
財務管理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企業與相關各方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經濟管理工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和先進的財務管理手段,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市場經濟越發展,財務管理越重要。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是企業價值保持持續增長的基本前提。
《財務管理學(第二版)》是根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大綱及該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編寫而成的。在參考大量的有關著作和文獻的基礎上,我們按照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原則,編寫本書。本書吸收了最新的財務管理理論和研究動態,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企業價值增長為途徑,以收益和風險管理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財務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在理論闡釋的同時,編寫和采用了一些典型案例。每章以本章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引導案例開篇,以理論闡釋配套例題展開分析,并以配套章后練習題進行收尾,做到引導、學習、演練的全面一體化,形成層次遞進式體系。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材,特別適合作為應用型院校的教材。
在本次教材修訂中,我們根據國家財經政策法規的變化做了一些調整,具體包括:針對第一版的不足,第一章增加了財務管理體制的內容,第二章增加了成本性態分析的知識;為了使投資知識更加系統化,整合了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在闡述營運資金管理的基礎上,增加了流動負債管理的內容;為了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熟練程度,增加了課后習題數量;對于其他章節,修正了部分文字和數據,修訂了部分內容。
本書共分9章,第1章、第2章介紹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計算基礎知識,第3章至第7章分別講解財務管理的投資、籌資、營運和分配這四方面的管理,第8章系統地講解企業如何進行財務分析,第9章介紹財務控制和業績考核。
本書由馬小會和蔡永鴻擔任主編,隋志純、夏天、李爭艷和岳春玲擔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第1章、第8章由馬小會、夏天(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編寫,第3章、第9章由蔡永鴻、隋志純(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編寫,第4章、第7章由李爭艷、岳春玲(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編寫,第2章、第5章由李爭艷、蔡永鴻(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編寫,第6章由馬小會、夏天(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編寫,全書由馬小會統稿審定。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反饋郵箱:wkservice@vip.163.com。
編者
2016.8
第1章 財務管理總論 1
1.1 財務管理的概念 2
1.1.1 財務活動 3
1.1.2 財務關系 4
1.2 財務管理的目標 5
1.2.1 財務管理目標的類型 6
1.2.2 財務管理目標的協調 8
1.2.3 影響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因素 10
1.3 財務管理的基本環節與原則 11
1.3.1 財務管理的基本環節 11
1.3.2 財務管理的原則 12
1.4 財務管理的環境 14
1.4.1 法律環境 14
1.4.2 金融市場環境 15
1.4.3 經濟環境 18
1.5 財務管理的體制 20
1.5.1 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模式 20
1.5.2 集權與分權的選擇 21
1.5.3 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設計原則 22
1.5.4 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內容 23
第2章 財務管理基礎 33
2.1 貨幣時間價值 34
2.1.1 貨幣時間價值理論 34
2.1.2 貨幣時間價值的計算 35
2.2 風險與收益 45
2.2.1 風險的概念 45
2.2.2 風險衡量 47
2.2.3 風險收益 49
2.3 成本性態 51
2.3.1 成本性態的概念 51
2.3.2 變動成本 51
2.3.3 固定成本 52
2.3.4 混合成本 54
2.3.5 邊際貢獻 55
2.3.6 盈虧平衡分析 57
第3章 籌資管理(上) 71
3.1 企業籌資概述 72
3.1.1 企業籌資的含義與分類 72
3.1.2 企業籌資渠道與方式 74
3.1.3 企業籌資原則 75
3.2 資金需要量的預測 76
3.2.1 定性估測法 76
3.2.2 定量預測法 76
3.3 負債籌資 82
3.3.1 銀行借款 83
3.3.2 債券籌資 86
3.3.3 融資租賃 90
3.4 股權籌資 96
3.4.1 吸收直接投資 96
3.4.2 發行股票 98
3.4.3 企業自留資金 102
3.5 混合籌資 102
3.5.1 可轉換債券 103
3.5.2 認股權證 107
第4章 籌資管理(下) 114
4.1 資本成本 116
4.1.1 資本成本概述 116
4.1.2 個別資本成本 118
4.1.3 綜合資本成本 123
4.1.4 邊際資本成本 126
4.2 杠桿原理 129
4.2.1 經營杠桿 129
4.2.2 財務杠桿 133
4.2.3 復合杠桿 136
4.3 資本結構 137
4.3.1 資本結構的概念及影響因素 137
4.3.2 最佳資本結構的確定方法 139
第5章 投資管理 161
5.1 投資管理的主要內容 163
5.1.1 企業投資的意義 163
5.1.2 企業投資管理的特點 164
5.1.3 企業投資的分類 165
5.1.4 投資管理的原則 166
5.2 項目投資決策的相關理論 168
5.2.1 項目投資概述 168
5.2.2 項目投資的分類 170
5.3 項目投資的現金流量 171
5.3.1 現金流量概述 171
5.3.2 現金流量的內容 173
5.3.3 凈現金流量的計算 176
5.4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 179
5.4.1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及其類型 179
5.4.2 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運用 186
5.4.3 固定資產更新的決策 194
5.4.4 所得稅與折舊對項目投資的影響 197
5.5 證券投資管理 199
5.5.1 證券概述 199
5.5.2 債券投資 204
5.5.3 股票投資 208
5.5.4 證券投資 212
第6章 營運資金管理 223
6.1 營運資金管理概述 224
6.1.1 營運資金的概念和特點 224
6.1.2 營運資金的規模控制 224
6.2 現金管理 229
6.2.1 持有現金的動機 229
6.2.2 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 230
6.2.3 現金收支的日常管理 235
6.3 應收賬款管理 237
6.3.1 應收賬款的功能與成本 237
6.3.2 信用政策 238
6.3.3 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 243
6.4 存貨管理 245
6.4.1 存貨的功能與存貨管理的目標 246
6.4.2 存貨成本 247
6.4.3 存貨決策方法 248
6.4.4 存貨的日常管理 253
6.5 流動負債管理 254
6.5.1 短期借款 254
6.5.2 短期融資券 256
6.5.3 商業信用 257
6.5.4 流動負債經營的優劣勢 260
第7章 利潤分配管理 267
7.1 利潤分配 268
7.1.1 利潤分配的意義與原則 268
7.1.2 利潤分配的順序 269
7.2 股利理論 270
7.2.1 股利無關論 270
7.2.2 股利相關論 271
7.3 股利政策 273
7.3.1 影響股利分配的因素 273
7.3.2 股利政策的類型 275
7.3.3 股利支付形式 279
7.3.4 股利支付程序 282
7.4 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購 282
7.4.1 股票分割 282
7.4.2 股票回購 284
第8章 財務分析 296
8.1 財務分析概述 297
8.1.1 財務分析的概念和內容 297
8.1.2 財務分析的步驟 299
8.1.3 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300
8.2 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 301
8.2.1 比率分析法 301
8.2.2 趨勢分析法 302
8.2.3 因素分析法 303
8.3 財務指標分析 308
8.3.1 償債能力分析 310
8.3.2 營運能力分析 317
8.3.3 盈利能力分析 320
8.3.4 市場價值分析 322
8.3.5 財務狀況綜合分析 324
第9章 財務控制與業績考核 337
9.1 財務控制 338
9.1.1 財務控制概述 338
9.1.2 財務控制的方式 339
9.1.3 財務控制系統 339
9.2 責任中心與績效評價 341
9.2.1 責任中心概述 341
9.2.2 成本中心及其業績考核 341
9.2.3 利潤中心及其業績考核 343
9.2.4 投資中心及其業績考核 344
9.3 內部轉移價格 346
9.3.1 內部轉移價格的含義 346
9.3.2 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原則 346
9.3.3 內部轉移價格的類型 346
附錄A 復利終值系數表(F/P,i,n) 351
附錄B 復利現值系數表(P/F,i,n) 354
附錄C 年金終值系數表(F/A,i,n) 357
附錄D 年金現值系數表(P/A,i,n) 360
參考文獻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