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微型計算機自20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已經對人類經濟社會與科技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以美國Intel公司MCS-51系列單片機為內核的單片機,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強大、系統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穩定可靠等優點,得到市場普遍認可,并得以推廣使用。時至今日,以MCS-51系列單片機為內核的單片機仍是我國單片機應用領域的主流機型。因此,市場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有關單片機普及與使用的教材,這些教材的推出,也為單片機的推廣使用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由梅麗鳳、王艷秋、汪毓鐸等編寫的《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自2004年出版以來,經過兩次修訂,深受各大專院校同行的認可,廣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在此,作者謹致誠摯的謝意。鑒于單片機技術的發展和c程序設計技術的普及,根據廣大讀者的反饋意見和實際情況需要,現推出本教材。
本教材以MCS-51系列單片機的主流機型AT89S52為樣機,其主要特點如下。
從原理上,詳細闡述了MCS-51系列單片機的組成原理、硬件結構和指令系統,并對單片機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做了詳盡的解析和說明;從系統擴展上,在介紹原理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有關單片機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調動管理的實用實例,包括系統硬件資源的擴展和軟件子程序的設計等,可以進一步幫助讀者消化理解單片機的相關基礎知識;從實際應用上,結合作者的工程實踐經歷,書中給出了大量的經過工程實踐檢驗的工程設計實例,凸顯了本書的實用性和典型性,賦予讀者的不再是有關單片機智能化設計的空想和遐想;從工程角度,本書還安排了工程設計中常用的設計技巧,包括系統抗干擾設計以及軟件阱等設計技巧,大大增加了本書使用的實用性。同時,全書給出了大量c程序設計實例,便于讀者使用C進行實用程序設計。
各章習題解答及考題庫,可參考《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習題集與實驗指導》。
全書共分為12章。第1章至第3章詳細介紹了MCS-51系列單片機的硬件結構和指令系統;第4章至第7章介紹了MCS-51系列單片機硬件資源的管理與應用;第8章和第9章介紹了單片機硬件資源的擴展方法與接口技術;第10章和第11章給出了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過程和實際工程案例;第12章則給出了單片機應用系統的抗干擾設計一般方法和設計原則。
本教材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汪毓鐸教授、遼寧工業大學梅麗鳳教授和王艷秋教授共同編寫完成,其中,第1、2、6、8章由王艷秋教授編寫,第3、4、7、11章由梅麗鳳教授編寫,第5、9、10、12章由汪毓鐸教授編寫,全書由汪毓鐸教授策劃和統稿。
本教材的編寫,得到了全國各高校同行專家與學者的熱情幫助,他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也參考了國內外大量的參考文獻和教材。在此,謹向給予我們支持和幫助的單位、個人及作者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由于編者學時、水平有限,書中一定有許多疏漏、不妥乃至錯誤之處,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另外,有需要配套課件的教師,請通過郵箱wangyuduo@bistu.edu.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