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大學MOOC在線課程大學計算機基礎(http://www.icourse163.org/university/CAU#/c)的配套教材。全書共12個單元,分別講述信息技術與計算機、計算機組成和原理、計算機操作系統基礎、程序設計基礎、Word字處理程序、Excel電子表格處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數據庫及Access數據庫系統、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網絡安全及網絡新技術,常用工具和軟件等內容。
本書按照MOOC課程的特點去歸納知識點、設計案例,內容組織注重深度與廣度的結合,強調理性思維和技能訓練。全書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圖文并茂,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有大量的操作范例。
本書在直接服務于MOOC課程的同時,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公共課程的教材,還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
參加本書編寫的作者是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在編寫時注重原理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案例的選取上注意從讀者日常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出發;文字敘述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前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國內高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已踏上了新的臺階,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各專業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大規模在線教育(以MOOC為代表)在國外興起并迅速對國內帶來巨大沖擊。為了適應這種快速變化發展的要求,許多學校重新探討新條件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課程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各種優質課程和資源也源源不斷地以MOOC形式推向互聯網這個大平臺來服務學生、服務社會。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非計算機專業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課程,是學習其他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前導和基礎課程。本書為目前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的配套教材,其編寫的宗旨是使讀者較全面、系統地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具備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并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自覺地應用計算機進行學習與研究。本書兼顧了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加強了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方面的基本內容,使讀者在數據處理和多媒體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全書分為12單元:
第1、2單元介紹了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形式、編碼以及計算機的組成和原理; 第3單元介紹了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第4單元介紹了程序設計的概念和編程基礎,簡單描述了算法及其表現方式;
第5~7單元介紹了常用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ce中字處理、電子表格處理和演示文稿的使用;
第8單元介紹了數據庫系統基本概念和Access數據庫的簡單使用;
第9單元介紹了多媒體的概念、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第10、11單元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Internet基礎知識與應用、網絡安全技術與網絡新技術等;
第12單元分類介紹了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參加本書編寫的作者都是多年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在編寫時注重原理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文字敘述深入淺出,內容通俗易懂。
本書由陳雷副教授主編,同時參加編寫的老師有張莉、史銀雪、劉云玲、王蓮芝、王慶、田力軍、闞道宏、李振波、陳英義等。李輝博士認真審閱了書稿,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修改意見。
由于本書的知識面較廣,要將眾多的知識很好地貫穿起來,難度較大,不足之處在所難免。為便于以后教材的修訂,懇請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編者
2017年10月
目錄
第1單元信息技術與計算機
1.1計算思維培養信息技術創新意識
1.1.1計算思維與新技術發展創新
1.1.2計算思維與計算機科學
1.1.3計算思維與大學計算機教學
1.2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
1.2.1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
1.2.2計算機用戶與計算機系統
1.2.3計算機新技術發展
1.3計算機信息處理
1.4計算機信息數據計算
1.4.1常用記數制
1.4.2記數制轉換
1.4.3ASCII編碼
1.4.4中文信息在計算機中的編碼
1.5討論題
第2單元計算機組成和原理
2.1計算機系統組成
2.1.1計算機工作系統
2.1.2計算機系統應用平臺
2.2計算機硬件系統
2.2.1計算機工作原理
2.2.2中央處理器
2.2.3主板
2.2.4內存儲器
2.2.5外存儲器
2.2.6計算機系統輸入設備
2.2.7計算機系統輸出設備
2.3計算機軟件系統
2.3.1計算機系統軟件
2.3.2計算機應用軟件
2.4計算機常見的故障及處理
2.5討論題
第3單元計算機操作系統基礎
3.1操作系統概述
3.1.1操作系統的概念
3.1.2操作系統的層次結構
3.1.3操作系統的作用
3.1.4操作系統的接口
3.2操作系統的發展
3.2.1手工操作方式
3.2.2單道批處理系統
3.2.3多道批處理系統
3.2.4分時系統
3.3操作系統的分類
3.3.1批處理操作系統
3.3.2分時操作系統
3.3.3實時操作系統
3.3.4網絡操作系統
3.3.5分布式操作系統
3.3.6嵌入式操作系統
3.4操作系統的功能和特征
3.4.1操作系統的功能
3.4.2操作系統的特性
3.5常用操作系統介紹
3.5.1DOS基本特性與功能
3.5.2UNIX基本特性與功能
3.5.3Linux基本特性與功能
3.6Windows操作系統
3.6.1Windows操作系統基礎
3.6.2磁盤文件管理
3.6.3Windows 7系統應用程序
3.6.4Windows附件
3.6.5軟件的安裝和卸載
3.6.6常用快捷鍵
3.7討論題
第4單元程序設計基礎
4.1程序設計概述
4.1.1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
4.1.2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4.1.3常用計算機語言
4.2程序設計基礎
4.2.1計算機程序
4.2.2程序設計方法與結構
4.3數據結構與算法基礎
4.3.1數據結構
4.3.2算法和算法特點
4.3.3常用算法實例
4.4討論題
第5單元Word字處理程序
5.1基本操作
5.1.1Word主要版本
5.1.2啟動Word應用程序
5.1.3Word 2010界面組成
5.1.4保存文檔
5.1.5關閉及退出
5.1.6多文檔切換
5.2文檔編輯
5.2.1文本輸入及選取
5.2.2查找、替換、定位
5.2.3復制、粘貼、剪切
5.2.4撤銷及恢復
5.3字符格式
5.3.1格式設定
5.3.2格式刷
5.4段落格式
5.4.1段落對齊
5.4.2段落縮進
5.4.3段落間距
5.4.4項目符號及編號
5.5頁面設置
5.5.1頁面背景
5.5.2分隔符
5.5.3頁碼、頁眉、頁腳
5.5.4其他頁面設置
5.6文檔視圖
5.6.1頁面視圖
5.6.2大綱視圖
5.6.3Web版式視圖
5.7表格和對象圖文混排
5.7.1表格處理
5.7.2繪圖工具
5.7.3圖片
5.7.4藝術字
5.7.5文本框
5.7.6公式編輯器
5.7.7圖文混排
5.8審閱
5.8.1修訂模式
5.8.2插入批注
5.8.3接受或拒絕修改
5.9打印
5.10討論題
第6單元Excel電子表格處理
6.1Excel的基本操作
6.1.1創建工作簿
6.1.2保存工作簿
6.1.3打開工作簿
6.1.4工作簿、工作表與單元格
6.2輸入與編輯數據
6.2.1數據和數據類型
6.2.2按單元格或與區域輸入數據
6.2.3手動輸入數據
6.2.4自動填充數據
6.2.5編輯單元格數據
6.3格式化工作表
6.3.1創建單元格的數據格式
6.3.2調整行高和列寬
6.3.3合并單元格
6.3.4設置單元格的文字格式
6.3.5添加表格邊框
6.3.6設置背景顏色
6.3.7套用格式
6.4管理工作表
6.4.1插入工作表
6.4.2重命名工作表
6.4.3刪除工作表
6.4.4移動和復制工作表
6.5管理工作簿窗口
6.5.1使用多窗口查看工作表
6.5.2拆分工作表窗口
6.5.3凍結部分窗格
6.6保護工作簿數據
6.6.1保護工作簿
6.6.2保護整個工作表
6.7公式
6.7.1公式的組成
6.7.2公式的輸入和編輯
6.7.3公式中的運算符
6.7.4單元格引用
6.7.5公式的錯誤和審核
6.8函數
6.8.1函數簡介
6.8.2函數的輸入
6.8.3常用函數
6.9數據排序
6.9.1單字段排序
6.9.2多字段排序
6.10數據篩選
6.10.1自動篩選
6.10.2高級篩選
6.11數據的分類匯總
6.12圖表
6.12.1創建圖表
6.12.2圖表編輯與設置
6.12.3圖表布局與樣式套用
6.13誤差線與趨勢線應用
6.13.1誤差線的應用
6.13.2趨勢線的應用
6.14討論題
第7單元PowerPoint演示文稿
7.1演示文稿簡介
7.2常用的演示文稿制作程序
7.2.1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7.2.2金山WPS
7.2.3Apple Keynote
7.2.4OpenOffice.org
Impress
7.3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
7.3.1啟動PowerPoint軟件
7.3.2創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7.3.3演示文稿播放
7.4PowerPoint高級功能
7.4.1母版和模板
7.4.2演示者視圖
7.4.3多媒體文件格式
7.4.4演示文稿旁白
7.5討論題
第8單元數據庫及Access數據庫系統
8.1數據庫概述
8.1.1數據管理技術發展
8.1.2數據模型
8.2規劃數據庫
8.2.1數據庫設計的內容和要求
8.2.2數據庫設計過程
8.3Access數據庫操作
8.3.1Access 2010簡介
8.3.2表對象的操作
8.3.3查詢對象的操作
8.3.4窗體對象的操作
8.3.5報表對象的操作
8.3.6宏和模塊對象的操作
8.4討論題
第9單元多媒體技術
9.1多媒體基本概念及常見媒體類型
9.1.1常見媒體類型
9.1.2常見媒體信息文件格式
9.2多媒體系統組成
9.2.1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9.2.2多媒體計算機性能的發展
9.2.3多媒體計算機主要部件介紹
9.3數字圖像處理基礎
9.3.1數字圖像處理的概念
9.3.2數字圖像處理的發展
9.3.3數字圖像基礎
9.3.4數字圖像處理常用方法
9.3.5數字圖像處理的應用
9.4聲音處理技術基礎
9.4.1音頻信息數字化過程
9.4.2音頻編碼與壓縮
9.5視頻處理技術基礎
9.5.1視頻基本概念
9.5.2視頻圖像獲取
9.5.3視頻編碼技術
9.5.4生豬行為檢測跟蹤技術研究
9.6動畫制作技術基礎
9.6.1動畫基本概念
9.6.2動畫制作常用軟件
9.6.3三維動畫技術在水利工程仿真中的應用
9.7虛擬現實技術基礎
9.7.1虛擬現實基本概念
9.7.2虛擬現實的關鍵技術
9.7.3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養豬場可視化信息管理的研究
9.8討論題
第10單元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
10.1計算機網絡概述
10.1.1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分類
10.1.2網絡拓撲結構及類型
10.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
*10.2.1網絡體系結構
10.2.2網絡協議
*10.3數據通信基礎
10.3.1數據通信分類
10.3.2數據通信傳輸手段
10.3.3數據通信基礎理論
10.4局域網與協議
10.4.1IPv4/IPv6
10.4.2局域網組網設備
10.5Internet應用
10.5.1電子商務
*10.5.2網站的創建與維護
10.5.3移動終端及其應用
10.6討論題
第11單元網絡安全及網絡新技術
11.1計算機網絡安全
11.1.1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
11.1.2網絡應用的道德與守法
11.1.3網絡病毒與防范
11.2計算機網絡新技術
11.2.1計算機網絡新技術發展
11.2.2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
11.2.3網絡數據傳輸方式
11.2.4Internet互聯網技術
11.2.5移動網絡技術服務及應用
11.3討論題
第12單元常用工具和軟件
12.1系統安全工具
12.1.1查殺原理
12.1.2工具類型
12.2學習工具
12.3壓縮工具
12.3.1壓縮技術
12.3.2主要壓縮工具
12.3.3解壓文件
12.4即時通信工具
12.4.1即時通信概念
12.4.2主要通信工具
12.4.3注意事項
12.5多媒體工具
12.5.1多媒體概念
12.5.2主要媒體工具
12.6下載工具
12.6.1下載技術
12.6.2主要下載工具
12.7其他工具
12.7.1其他類型工具
12.7.2主要工具介紹
12.8討論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