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默絕句集譯箋》,是12世紀古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今通譯海亞姆)所作《魯拜集》,是波斯詩歌的杰出代表作。“魯拜”,即波斯語四行詩,格律形式與中國絕句類似。19世紀經英國菲茲杰拉德譯為英文。本書的漢譯采用傳統詩體七言絕句,并對原詩及譯文中背景知識、典故、寓意用傳統箋注的形式加以闡明。除一般讀者熟知的菲譯101首外,譯者還首次全部譯出了溫菲爾德英譯本的500首作品。
《莪默絕句集譯箋》,國內通名《魯拜集》,是波斯詩歌的杰出代表作。“魯拜”,即波斯語四行詩,格律形式與中國絕句類似,原作者為十二世紀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現通譯海亞姆)。
其中一百余首在十九世紀經英國詩人菲茨杰拉德譯為英文,遂風靡西方。后又有溫菲爾德英譯本,所譯之數更達到五百首。目前國內出版的漢譯本,絕大多數是從菲茨杰拉德第五版一百零一首轉譯,多為白話散體譯本。
眭謙之《莪默絕句集譯箋》,則采取了古典的七言絕句形式,并對原詩及譯文中的背景知識、典故及寓意用傳統箋注的形式加以闡明。
除迻譯一般讀者熟知的菲茨杰拉德譯本外,譯箋者還首次全部譯出了溫菲爾德英譯本的全部作品,總數達六百余首,能夠使讀者更多的了解原作詩歌的全貌。
作者 莪默·伽亞謨(Omar Khayyam)1048年5月15日生于波斯灣邊的內沙布爾(今伊朗東北部);1131年12月4日卒于內沙布爾(一說卒于1123年)。是當時負有盛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哲學家。著有《代數學》等著述,修訂過歷法,主持修建了天文臺,當過宮廷御醫。
莪默·伽亞謨的著作《魯拜集》(意譯為‘四行詩’),否定來世和宗教信條,譴責僧侶的偽善。《魯拜集》的詩體形式為一首四行,一、二、四行押韻,第三行大抵不押韻,和我國的絕句相類似,內容多感慨人生如寄、盛衰無常,以及時行樂、縱酒放歌為寬解。在縱酒狂歌的表象之下洞徹生命的虛幻無常,以絕美的純詩,將人生淡淡的悲哀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作融科學家的觀點與詩人的靈感于一體,成為文學藝術上的輝煌杰作。金庸也在其作品《倚天屠龍記》中引用過莪默的詩歌。
莪默·伽亞謨不僅在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在天文學上也有重大的貢獻。他于1079年修訂波斯歷法,并編寫了適合天文現象特點的歷書,制成哲拉理歷。這個歷法比現今通行的格列高歷更為精確。
莪默·伽亞謨寫了一本當時杰出的論代數的書《代數學》,能簡練地解二次方程式,而卻被三次方程式所難倒。他懷疑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可能是不存在的,但四百五十年后卡爾達諾卻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莪默·伽亞謨有兩件事為一般受過良好教育的近代人所了解。其一他是個造帳篷的人,這就是“伽亞謨”的意思;其二他寫過優雅的四行詩。他父親是造帳篷的,事實上他本人早年也從事這個行業,但他被認為是個有天才的學者,他的大半生靠年金過活,先由賽爾伊烏克蘇丹及阿樂普·阿斯蘭資助,后來靠蘇丹的繼承人瑪立克王資助。(在這兩人統治時,賽爾伊烏克土耳其帝國曾達到盛世。)莪默的詩歌只是1859年由愛德華·費茲哲羅將他的《魯拜集》翻譯成英文時才引人注意。然而我們所贊賞的這些詩句與其說是莪默的,倒不如說是費茲哲羅的。
譯者 眭謙,男,1966年10月生,詩人,字卬菭,號伯昏子,室名由枿齋。江蘇鎮江人,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精研詩詞,深通文史,著有詩詞別集《由枿齋吟稿》(巴蜀書社出版,作品發表于國內多種刊物。現為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自題
自序
甲集
其一~其一百零一
外編
一見于菲氏譯介諸篇
二見于注釋諸篇
三僅見首版諸篇
四僅見第二版諸篇
五異譯諸篇
菲茨杰拉德傳
乙集
其一~其五百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