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斯特《追尋逝去的時光》主題筆記本,法語翻譯家周克希編譯,分為“普魯斯特談文學”、“普魯斯特談繪畫”、“普魯斯特談音樂”三部分,集中收錄普魯斯特在《追尋逝去的時光》中描寫文學、繪畫、音樂的文字,并輔以精美油畫和珍貴手稿。一百多個經典句子和段落,三十余幅珍貴畫作和手稿,再現普魯斯特筆下的美好時代。
※ 相比于傳統的筆記本,這是一本可閱讀的筆記書,以“文學”、“繪畫”、“音樂”三個角度,重新認識普魯斯特,讀懂《追尋逝去的時光》。
※ 法語翻譯家周克希親自梳理筆記本內容,每一段落和句子均飽含普魯斯特帶給他的人生啟示。
※ 在這本筆記書中,不僅可以讀到《追尋逝去的時光》的經典段落,更可以了解那些享譽世界的文學家、畫家和音樂家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
※ “江蘇zui美書店”之一慢書房全程參與策劃和制作,每一處設計細節都流露出愛書人的心思和心意。
※ 隨書附贈精美函套、書簽和普魯斯特頭像貼紙。
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二十世紀法國小說家,意識流文學的先驅。他出生在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受外祖母和母親的熏陶,喜歡塞維涅夫人、喬治·桑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一些作家;又受中學老師的影響,推崇十七世紀的法國古典作品。他傾心于圣西門、巴爾扎克、波德萊爾、福樓拜和柏格森;一度還熱衷于英國作家約翰·拉斯金論述建筑和藝術的作品。普魯斯特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社交圈,這段經歷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和很好的機會對日后作品中的人物作細致而獨到的觀察。代表作為《追尋逝去的時光》。
周克希,法語翻譯家。畢業于復旦大學數學系,在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任教期間赴法國巴黎高師進修黎曼幾何。回國后一邊從事數學教學,一邊從事法語文學翻譯。1992年調至上海譯文出版社,任編審。翻譯的文學作品主要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劍客》《費代》《不朽者》《小王子》《王家大道》《幽靈的生活》《古老的法蘭西》《成熟的年齡》《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說集》以及《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著有隨筆集《譯邊草》《譯之痕》
陀思妥耶夫斯基帶給這個世界的是一種新穎的美,正如弗美爾在他的畫中創造了猶如我們心靈一般的東西,讓我們看到了衣料和場所的某種色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不僅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人物,而且出現了前人不曾這樣寫過的住宅,《罪與罰》中的兇屋和它的看門人,難道不是寫得跟羅果靜殺死納斯塔西婭?菲利波芙娜時的那座又長又高又空曠的陰暗的老宅,那座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經典的兇屋,同樣的精彩嗎?一座住宅的這種令人心悸的新穎的美,這種跟女性臉龐混合在一起的新穎的美,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帶給這個世界的獨一無二的東西。
河面上不時可以看到一朵兩朵當中鮮紅、邊緣雪白的睡蓮,紅艷艷的像草莓。再往前去,花朵開得更繁密,色澤也顯得更素淡,似乎不那么光滑,比較粗糙,皺褶也多些,無意間排成了優雅的漩渦形狀,看上去讓人想到苔薔薇編織的花環松散了開來,猶如一次游樂會過后滿地落英令人惆悵地漂浮在河面上。另外有塊地方,仿佛特地留給了那些一般品種的睡蓮,它們呈現著花草那般素凈的白色和粉紅色,淡淡的有如室內珍藏的瓷器,而在稍微更遠一些的水面上,一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宛如一座浮動的花壇,仿佛花園里的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像蝴蝶那樣把它們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透明的斜面上。
年輕鋼琴家在韋爾迪蘭夫人的客廳里剛開始彈了幾分鐘,斯萬就突然在一個持續了兩拍之久的高音后面,倏地瞥見他心愛的那個輕盈、芬芳的樂句,正在越過這個嘹亮而緊張的長音(猶如一道遮掩它降臨奧秘的音簾)向他趨近過來,他認出了它,那么神秘,那么輕款,那么清晰。它又是那么獨特,自有一種富有性格的、任何別的樂句所無法取代的魅力,所以對斯萬來說,這就好比在朋友的客廳里碰到了一個他在路上艷羨地見過,以為再也無緣重見的女子。最后,這個樂句又在它一路灑下的芳香中間,認準一條歸路悄然而去,只剩下那抹笑容依然留在斯萬的臉上。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