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沃格林八卷本“政治觀念史稿”的第四卷,本卷涵蓋了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所代表的現代時期。
現代性的哲學之維一直都是作為政治科學家的沃格林著作的主題之一,在本書中,沃格林闡析了帝國基督教統一性的崩潰,此種崩潰引發了自主理性與教派反叛的崛起,這些趨勢在19世紀與20世紀得到更為充分的展開。本書所包含的不僅有沃格林對現代性早期的分析,還有他在后期作品中處理的、對許多現代運動之直接根源的描述與分析。這些分析足以為我們理解現代性的種種特征提供基礎。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沃格林八卷本“政治觀念史稿”的第四卷,本卷涵蓋了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所代表的現代時期。
現代性的哲學之維一直都是作為政治科學家的沃格林著作的主題之一,在本書中,沃格林闡析了帝國基督教統一性的崩潰,此種崩潰引發了自主理性與教派反叛的崛起,這些趨勢在19世紀與20世紀得到更為充分的展開。本書所包含的不僅有沃格林對現代性早期的分析,還有他在后期作品中處理的、對許多現代運動之直接根源的描述與分析。這些分析足以為我們理解現代性的種種特征提供基礎。
1.《政治觀念史稿(卷四):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作者沃格林是二十世紀zui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
2.《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是沃格林八卷本“政治觀念史稿”的第四卷,本卷涵蓋了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所代表的現代時期。
3. 在本書中,沃格林闡析了帝國基督教統一性的崩潰,此種崩潰引發了自主理性與教派反叛的崛起,這些趨勢在19世紀與20世紀得到更為充分的展開。沃格林的分析足以為我們理解現代性的種種特征提供基礎。
英文版編者導言 / 1
一、本書在沃格林著作中的地位 / 1
二、沃格林對此時段的概括 / 4
三、本書的內容框架 / 6
四、對沃格林之路德與加爾文解讀的一個注釋 / 18
五、編者的注 / 25
第四部分 現代世界
第一章
權力之秩序:馬基雅維利 / 29
一、傳記式背景:馬基雅維利與圭恰爾迪尼
/ 30
二、時代諸問題:1494年的創傷 / 33
三、意大利傳統 / 38
四、亞洲之背景 / 44
五、《卡斯特拉卡尼傳》 / 61
英文版編者導言 / 1
一、本書在沃格林著作中的地位 / 1
二、沃格林對此時段的概括 / 4
三、本書的內容框架 / 6
四、對沃格林之路德與加爾文解讀的一個注釋 / 18
五、編者的注 / 25
第四部分 現代世界
第一章
權力之秩序:馬基雅維利 / 29
一、傳記式背景:馬基雅維利與圭恰爾迪尼
/ 30
二、時代諸問題:1494年的創傷 / 33
三、意大利傳統 / 38
四、亞洲之背景 / 44
五、《卡斯特拉卡尼傳》 / 61
六、《李維史論》 / 66
七、《君主論》 / 82
八、結論 / 96
第二章
理性之秩序:伊拉斯謨與莫爾 / 103
一、1516年 / 105
二、伊拉斯謨的基督教 / 107
三、禁欲主義君主與“粗人” / 114
四、君主禁欲主義之范圍 / 120
五、伊拉斯謨論戰爭 / 124
六、權力問題 / 125
七、《烏托邦》與美洲 / 129
八、某地與烏有鄉 / 134
九、驕狂與財產 / 142
十、烏托邦的戰爭 / 149
第三章
上帝的子民 / 155
一、制度與運動 / 156
二、運動之分期 / 160
三、運動之范圍 / 163
四、教會與宗派 / 165
五、改革與反文明效應 / 168
六、《錫安榮光一瞥》 / 169
七、運動之社會結構 / 174
八、東部對西部運動之影響——偽狄奧尼修斯 / 177
九、運動諸觀念 / 183
十、自由性靈 / 206
十一、阿波羅之統治 / 236
第五部分 大混亂
第一章
大混亂(上):
路德與加爾文 / 253
一、印刷與公眾 / 254
二、分裂——萊比錫辯論 / 256
三、符號之歷史性——教會與圣餐變體論 / 260
四、《九十五條論綱》 / 265
五、《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徒貴族書》 / 270
六、因信稱義 / 289
七、再思考 / 304
八、加爾文與命定論 / 314
索引 /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