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壓傳動(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為普通高校教育機械類國家級特 色專業系列規劃教材之一。全書分三篇,第一篇流體 力學、第二篇液壓傳動、第三篇氣壓傳動。全書共13 章:第1章介紹流體靜力學和動力學、孔口出流及縫 隙流動、氣體動力學、液壓介質等;第2章概述液壓 傳動的工作原理和組成、特點等;第3~6章介紹液壓 傳動系統所用的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調節元件 和輔助元件;第7章介紹液壓基本回路;第8章介紹典 型液壓系統;第9章介紹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計算; 第10章簡要介紹電液伺服系統和比例控制系統的工作 原理、電液伺服閥和比例控制閥;第11章概述氣壓傳 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和組成、氣壓傳動的應用;第12章 介紹氣源裝置、氣動輔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第 13章介紹氣壓傳動的基本回路和常用回路、氣動控制 回路的設計等。每章附有思考題與習題。在附錄中列 出了常用液壓與氣壓傳動元件圖形符號(摘自GB/ T786.1—2O09)及液壓、氣動常用英語專業詞匯, 以便學生學習相關的英文文獻資料。
宋錦春主編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第3版普通高 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作為普通高等院 校機械類專業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材,也可供相關 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國家級特色專業系列規劃教材之一。本書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具體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需要,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科研成果,汲取國內外同類教材的精華,采用最新元件符號國家標準,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基礎上重新組織編寫而成。前兩版教材自出版以來得到了廣大師生和社會讀者的一致認可,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遼寧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級規劃教材,2O07年被教育部評為首批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宋錦春主編的《液壓與氣壓傳動(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編寫基于理論聯系實際的指導思想,注重基本概念的建立和應用,介紹了目前本領域最新出現的技術與發展趨勢,元件講解選用最新的工業產品,新增了行業內新出現的重要元器件,讀者可以通過本書了解到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的當前發展現狀。
第一篇 流體力學第1章 流體力學基礎 1.1 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 1.1.1 密度 1.1.2 液體的可壓縮性 1.1.3 液體的溫度膨脹性 1.1.4 黏性 1.1.5 液壓介質中的氣體 1.1.6 濕空氣 1.2 流體靜力學 1.2.1 流體靜壓力及其特性 1.2.2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1.2.3 靜止流體中的壓力傳遞(帕斯卡原理) 1.2.4 流體對壁面的作用力 1.3 流體動力學 1.3.1 流體運動的基本概念 1.3.2 連續性方程 1.3.3 伯努利方程式及應用 1.3.4 動量方程式 1.4 阻力計算 1.4.1 沿程阻力損失 1.4.2 局部損失計算 1.5 孔口出流及縫隙流動 1.5.1 孔口出流 1.5.2 縫隙流動 1.6 液壓沖擊及空穴現象 1.6.1 液壓沖擊 1.6.2 空穴現象 1.7 液壓介質的選擇與應用 1.7.1 液壓油的種類及應用 1.7.2 液壓介質的選用 1.7.3 液壓介質的使用思考題與習題第二篇 液壓傳動第2章 緒論第3章 液壓泵和液壓馬達 第4章 液壓缸第5章 液壓閥第6章 液壓輔助元件第7章 液壓基本回路第8章 典型液壓系統第9章 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計算第10章 電液伺服與比例控制簡介第三篇 氣壓傳動第11章 氣壓傳動概述第12章 氣動元件第13章 氣動回路及系統設計參考文獻附表A 部分常用流體傳動系統及元件圖形符號附錄B 專業詞匯中英文對照表
3.1.3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主要性能參數
1.壓力
(1)工作壓力p0液壓泵(或液壓馬達)實際工作時的壓力稱為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工作壓力。在工作過程中,液壓泵的工作壓力取決于負載,與液壓泵的流量無關。
(2)額定壓力pn。液壓泵(或液壓馬達)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按試驗標準規定,能連續運轉的最高壓力稱為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額定壓力。實際工作中,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工作壓力應小于或等于額定壓力。
(3)最高允許壓力pmax。按試驗標準規定,超過額定壓力pn允許短暫運行的最高壓力稱為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最高允許壓力。
2.排量與流量
液壓泵的流量為單位時間內排出液壓泵的油液體積。液壓馬達的流量為單位時間內輸入液壓馬達的油液體積。
(1)排量V0液壓泵(或液壓馬達)軸每轉一周,按其密封容腔幾何尺寸變化而計算得到的排出(或輸入)的油液體積,稱為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排量。
工程實踐中,排量可以用在低壓無泄漏情況下的液壓泵(或液壓馬達)每旋轉一周所排出的油液體積來表示。
(2)理論流量qt。根據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密封容腔幾何尺寸變化而計算得到的單位時間內排出(或輸入)的油液體積,稱為液壓泵(或液壓馬達)的理論流量,一般指平均理論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