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是山東省精品課程的配套教材,是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結合地方綜合大學和高等師范院校光學教學的特點及其實際情況編寫而成的。根據“厚基礎、寬口徑、大綜合”的育人要求,《光學》匯集了近10年聊城大學、泰山學院、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濟南大學、濟寧學院、山東理工大學等17所高校光學教學改革的新成果、新經驗,并配套有實驗教材、電子教案、網絡課程等,是新體系、立體化的光學教材。《光學》適應56-72學時的教學安排,可作為地方綜合大學、師范院校、高職高專學校物理學、應用物理學、物理學教育、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相近理工科專業學生的教材或參考書,適合不同層次的教學需要,書中帶“。”的內容為選學部分,也可供其他專業學生和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前言
緒論
0.1 光學研究的內容、方法和特點
0.2 光學學科的理論體系框架
0.3 光的本性——光是什么
第1章 幾何光學的基本原理
1.1 幾何光學的基本定律
1.2 費馬原理
1.3 同心光束物與像
1.4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5 光在單球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1.6 全反射光纖與棱鏡
1.7 薄透鏡
1.8 共軸球面系統的基點和基面
1.9 共軸球面系統近軸成像的矩陣方法
1.10 變折射率光學現象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光度學與光闌
2.1 光度學的基本概念
2.2 光闌
2.3 像差簡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幾何光學儀器原理
3.1 人眼的光學系統
3.2 助視光學儀器的放大本領
3.3 投影光學儀器原理
3.4 幾何光學儀器的聚光本領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波動光學的電磁理論基礎
4.1 光波的電磁性質
4.2 光波場的數學描述
4.3 菲涅耳公式
4.4 反射光在反射點產生的相位躍變半波損失
4.5 光能流、光強的反射比和透射比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光的干涉
5.1 光源光波的疊加原理
5.2 相干疊加與非相干疊加、相干條件
5.3 分波陣面干涉楊氏雙縫實驗
5.4 雙棱鏡、雙面鏡、勞埃德鏡干涉實驗
5.5 光源寬度對干涉條紋可見度的影響空間相干性
5.6 光源的非單色性對干涉條紋可見度的影響時間相千陸
5.7 分振幅薄膜干涉(一):等傾干涉
5.8 分振幅薄膜干涉(二):等厚干涉
5.9 薄膜干涉的應用
5.10 邁克耳孫干涉儀及應用
5.11 法布里一珀羅干涉儀及應用
5.12 其他干涉儀及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光的衍射
6.1 光的衍射現象
6.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6.3 菲涅耳半波帶法和振幅矢量圖解法
6.4 菲涅耳衍射
6.5 夫瑯禾費圓孔衍射和圓環衍射
6.6 助視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
6.7 夫瑯禾費單縫衍射和矩孔衍射
……
第7章 光的偏振
第8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第9章 光的量子性
第10章 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