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包括:由機械圖樣(零件圖與部件裝配)引出的投影原理及方法、制圖標準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由機械產品(零部件)引出的零件形體(組合體)的結構分析(形體分解與組成方式)和投影分析,包括其組成要素基本體-平面-直線-點及其相對位置的投影分析,立體表面的交線;由零件的功能結構與工藝結構引出的機件常用表達方法、標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圖的閱讀與繪制、裝配圖的閱讀與繪制;最后以部件測繪與課程設計實訓總結。
總序
本書序
前言
第0章 緒論
0.1 工程師與工程圖
0.2 機械工程師的研究對象
0.2.1 機械產品的功能概念
0.2.2 機械產品的物理概念
0.3 本課程的性質和地位
0.4 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
第1章 初識機械工程圖樣與投影方法
1.1 初識機械圖樣——零件圖與裝配圖
1.2 從零件圖中可獲得的工程信息
1.3 從裝配圖中可獲得的工程信息
1.4 零件形體表達的基本方法一一投影法 總序
本書序
前言
第0章 緒論
0.1 工程師與工程圖
0.2 機械工程師的研究對象
0.2.1 機械產品的功能概念
0.2.2 機械產品的物理概念
0.3 本課程的性質和地位
0.4 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法
第1章 初識機械工程圖樣與投影方法
1.1 初識機械圖樣——零件圖與裝配圖
1.2 從零件圖中可獲得的工程信息
1.3 從裝配圖中可獲得的工程信息
1.4 零件形體表達的基本方法一一投影法
1.4.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1.4.2 投影法的分類及其應用
1.4.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質
1.5 三投影面體系及三面正投影
1.5.1 零件形體的正投影視圖
1.5.2 零件形體的剖視圖
1.5.3 識讀簡單零件形體一一基本體及其投影
1.5.4 從零件形體的生成過程認識基本體
1.5.5 對照實物看圖
1.5.6 第三角投影體系及投影圖簡介
1.6 軸測投影的基本概念
1.6.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1.6.2 正等測圖
1.6.3 斜二測圖
本章小結
第2章 制圖標準與制圖基本技能
2.1 制圖標準簡介
2.1.1 圖紙幅面及格式
2.1.2 比例
2.1.3 字體
2.1.4 圖線
2.1.5 尺寸注法
2.2 尺規繪圖的操作方法和制圖步驟
2.3 計算機軟件繪圖概要
2.3.1 計算機繪圖系統
2.3.2 計算機繪圖系統的硬件組成
2.3.3 計算機繪圖系統的軟件
2.3.4 計算機輔助繪圖工具
2.4 零件形體成形面(平面圖形)的幾何作圖方法
2.4.1 圖形元素的概念
2.4.2 平面圖形的尺寸與線段分析
2.4.3 等分線段的幾何作圖法
2.4.4 等分圓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幾何作圖法
2.4.5 切線的幾何作圖法
2.4.6 平面圖形作圖舉例
2.4.7 非圓曲線的幾何作圖
2.4.8 斜度和錐度的幾何作圖
本章小結
第3章 零件主體結構及其構成要素分析
3.1 零件的主體結構——組合體
3.1.1 機器零件主體結構的概念
3.1.2 零件主體結構(組合體)的組成方式與形體分析
3.1.3 零件主體結構(組合體)在投影體系中的位置和投影
3.2 構成零件基本體的幾何要素及其投影分析
3.2.1 零件表面上點的投影分析
3.2.2 零件表面上直線的投影分析
3.2.3 零件表面上平面的投影分析
3.2.4 幾何三要素的應用舉例一—平面基本體的三視圖及正等測圖
3.2.5 回轉體(面)的投影分析
3.2.6 CAD中的基本體
3.2.7 幾何要素的相對位置及其投影分析
……
第4章 零件表面的交線
第5章 零件形體(組合體)視圖的繪制與解讀
第6章 表達零件形狀的常用方法
第7章 常用機件及其結構要素的表示法
第8章 零件圖
第9章 部件裝配圖
第10章 課程實踐——裝配體測繪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