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基礎化學教程(無機與分析化學)(第2版)》是在《基礎化學教程(無機與分析化學)》(2007,科學出版社) 基礎上修訂再版。全書將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的基本內容統一安排,和諧關聯,內容包括:化學熱力學、動力學基礎,四大化學平衡(酸堿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 化還原平衡、配位平衡)與相應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電位分析應用,物質結構,元素化學與簡單儀器分析及應用等。本書對學生在較短學時內掌握基礎化學(無 機與分析化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意義。
本書適合普通高等學校化學、應用化學、化工、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海洋科學、環境科學、藥學及生物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本科低年級學生及教師使用,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本書內容包括: 化學熱力學、動力學基礎, 四大化學平衡與相應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電位分析應用, 物質結構, 元素化學與簡單儀器分析及應用等。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化學熱力學基礎
1.1 物質與化學反應的計量
1.1.1 物質的計量
1.1.2 化學反應的計量
1.2 化學熱力學的基本概念與術語
1.2.1 體系與環境
1.2.2 狀態與狀態函數
1.2.3 過程與途徑
1.2.4 熱、功、熱力學能
1.2.5 熱力學第一定律
1.3 熱化學
1.3.1 化學反應的熱效應、焓與焓變
1.3.2 標準摩爾反應焓,熱化學方程式
1.3.3 蓋斯定律
1.3.4 由標準生成焓計算反應熱
1.3.5 計算反應熱效應的其他方法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化學反應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2.1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2.1.1 影響化學反應方向的因素
2.1.2 標準狀態下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斷與相關計算
2.2 化學反應速率
2.2.1 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2.2.2 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2.2.3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2.3 化學平衡及化學反應的限度
2.3.1 可逆反應和化學平衡
2.3.2 標準平衡常數與標準自由能變
2.3.3 化學平衡的移動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誤差與數據處理
3.1 定量分析中的誤差
3.1.1 基本概念
3.1.2 誤差的分類、產生的原因及減免的方法
3.2 分析數據的統計處理
3.2.1 數據的集中趨勢和分散程度的表示
3.2.2 偶然誤差的分布
3.2.3 置信度與平均值的置信區間
3.2.4 顯著性檢驗
3.3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3.3.1 有效數字
3.3.2 有效數字運算規則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酸堿平衡
4.1 酸堿平衡的理論基礎
4.1.1 酸堿電離理論
4.1.2 酸堿質子理論
4.1.3 酸堿解離常數及酸堿的強度
4.2 不同pH溶液中酸堿存在形式的分布情況——分布曲線
4.2.1 基本概念
4.2.2 酸的分布系數與分布曲線
4.3 酸堿溶液pH的計算
4.3.1 質子條件
4.3.2 弱酸弱堿水溶液pH的計算
4.4 酸堿平衡的移動
4.4.1 稀釋定律與同離子效應
4.4.2 活度、離子強度與鹽效應
4.5 酸堿緩沖溶液
4.5.1 緩沖溶液的緩沖原理與緩沖能力
4.5.2 緩沖溶液的分類和選擇
4.5.3 緩沖溶液的有關計算
4.6 路易斯酸堿電子理論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酸堿滴定法
5.1 滴定分析法概述
5.1.1 基本概念
……
第6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7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8章 氧化還原平衡
第9章 氧化不愿滴定法
第10章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第11章 化學鍵和分子結構
第12章 配位化合物與配位平衡
第13章 配位滴定法
第14章 非金屬元素(一)
第15章 非金屬元素(二)
第16章 主族金屬元素
第17章 過渡金屬元素
第18章 鑭系元素
第19章 電位分析法
第20章 吸光光度法
第21章 氣相色譜分析法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