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合作博弈的各種解概念和合作博弈的各種解概念是本書中介紹的重點。這些解概念和求解的方法原理,不僅是構成博弈論的理論基礎體系,也是博弈論實際應用的基礎。系統介紹了博弈論的基本概念,各種博弈模型產生的背景,數學模型,模型的解概念,各種解概念求解的規范方法,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應用,并對各種模型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算例分析。對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及這兩種信息不對稱同時存在的混合模型的基本理論作了簡單介紹,并對三種模型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算例分析。全書分為六章:緒論,納什均衡,納什均衡的擴展與精煉,激勵理論簡介,協調與談判協調與談判,合作博弈。
本書第一版自2008年2月出版以來,得到了同行專家、學者的鼓勵和支持,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和幫助,并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為進一步完善本書,更好地適應博弈論的教學和研究,作者決定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并適當增加一些內容。
本書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增加了習題數量;對第3章第4節“不完全信息的動態博弈”進行了重寫;增加了“激勵理論簡介”一章。由于內容與篇幅都增加了,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對內容進行選講,讀者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
第二版的突出變化是增加了“激勵理論簡介”一章。
激勵理論,又稱委托代理理論,是在博弈論的基礎上發展的新的學科領域,也是信息經濟學的核心內容。杰出的經濟學家拉豐在其論著《激勵理論》中指出,“當事人之間目標的不一致和信息的分散化成為導致激勵問題的兩個基本因素”。而這兩個基本因素正是博弈論發展的核心動因,因而基于博弈論研究激勵理論是一個自然的趨勢。激勵理論在近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形成了成熟的理論構架。本書在“激勵理論簡介”一章介紹了其基本理論:逆向選擇模型和道德風險模型。對激勵理論的學習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學術創新思維,有助于學生分析和研究現實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因為對現代經濟和管理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激勵理論已成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限于本書的教學目的和篇幅,不再對其作更深入的介紹和探討。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博弈論概況及本書的結構
1.1.1 什么是博弈論
1.1.2 博弈論的發展與分類
1.1.3 本書的結構
1.2 博弈研究的三種基本表示法
1.2.1 規范式
1.2.2 擴展式
1.2.3 聯盟式(特征函數式)
1.2.4 三種表示式的關系
練習題1
第2章 納什均衡
2.1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2.1.1 基本概念
2.1.2 占優均衡
2.2 納什均衡
2.2.1 純策略納什均衡
2.2.2 雙矩陣博弈的劃線法
2.2.3 無限策略的純策略納什均衡
2.3 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2.3.1 基本概念
2.3.2 混合策略納什均衡點的存在性定理
2.3.3 2×2雙矩陣博弈的納什均衡
2.4 矩陣博弈.
2.4.1 基本概念
2.4.2 保守策略與納什均衡
2.4.3 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2.4.4 矩陣博弈的求解
練習題2
第3章 納什均衡的擴展與精煉
3.1 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3.1.1 不完全信息博弈與海薩尼轉換
3.1.2 規范式表述和貝葉斯納什均衡
3.1.3 貝葉斯靜態博弈的應用
3.2 完全且完美信息動態博弈
3.2.1 動態博弈
3.2.2 子博弈與子博弈完美納什均衡
3.2.3 完全且完美信息動態博弈的應用
3.2.4 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兩階段博弈
3.3 重復博弈
3.3.1 基本概念
3.3.2 觸發策略
3.3.3 重復博弈的應用
3.4 不完全信息的動態博弈
3.4.1 基本概念
3.4.2 信號博弈
練習題3
第4章 激勵理論簡介——非對稱信息博弈理論的應用
4.1 逆向選擇
4.1.1 基礎理論
4.1.2 逆向選擇模型的應用
4.2 道德風險
4.2.1 基礎理論
4.2.2 道德風險模型的應用
4.3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混合
練習題4
第5章 協調與談判
5.1 協調博弈
5.1.1 多重納什均衡
5.1.2 協調博弈與博弈實驗
5.2 相關均衡
5.3 納什談判解
5.4 初始參考點和其他談判解
5.4.1 初始參考點
5.4.2 其他談判解
5.5 威脅
練習題5
第6章 合作博弈
6.1 基本概念
6.1.1 納什談判解與聯盟
6.1.2 聯盟與特征函數
6.1.3 特征函數的性質
6.1.4 合作博弈中的解概念
6.2 占優方法:合作博弈的一類解概念
6.2.1 轉歸與占優原則
6.2.2 核心和ε-核心
6.2.3 穩定集
6.2.4 談判解
6.2.5 內核
6.2.6 核仁
6.3 估值方法:合作博弈的一類解概念
6.3.1 Shapley值
6.3.2 勢指標
6.4 合作博弈的應用
6.4.1 成本分攤博弈
6.4.2 石油市場博弈
練習題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