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高等職業醫藥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系統化”醫學教材》依據2013年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結合基層和社區醫療服務需求,特編寫了緒論、第一篇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技術基礎和第二篇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診療技術三個部分;其中第一篇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技術基礎主要包括:呼吸系統的解剖和組織結構、呼吸系統的功能及其調節、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變、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輔助檢查、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藥物及其作用,第二篇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診療技術主要包括:鼻部和咽喉部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一支氣管炎、胸部損傷、氣胸、膿胸、血胸和胸腔積液、慢性支氣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哮喘、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肺血栓栓塞癥、肺動脈高壓與肺源性心臟病、間質性肺疾病與結節病、肺癌、呼吸衰竭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呼吸系統疾病診療技術/高等職業醫藥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系統化”醫學教材》適用于全國高職高專業臨床醫學專業,也可作為臨床住院醫師的讀本。
緒論
第一篇 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技術基礎
第一章 呼吸系統的解剖和組織結構
第一節 呼吸道
第二節 肺
第三節 胸膜
第四節 縱隔
第二章 呼吸系統的功能及其調節
第一節 肺通氣
第二節 肺換氣和組織換氣
第三節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第四節 呼吸運動的調節
第三章 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改變
第一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
第二節 支氣管擴張癥病理
第三節 肺炎病理
第四節 肺硅沉著癥病理
第五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理
第六節 肺結核病理
第七節 呼吸系統常見腫瘤病理
第八節 呼吸功能不全
第九節 缺氧
第四章 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和體征
第一節 咳嗽與咳痰
第二節 咯血
第三節 胸痛
第四節 呼吸困難
第五節 肺和胸膜檢查
第五章 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輔助檢查
第一節 呼吸系統X線與磁共振檢查
第二節 肺功能檢測
第六章 呼吸系統疾病常用藥物及其作用
第一節 平喘藥
第二節 鎮咳藥
第三節 祛痰藥
第二篇 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診療技術
第一章 鼻部和咽喉部疾病
第一節 急性鼻炎
第二節 慢性鼻炎
第三節 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第四節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第五節 鼻出血
第六節 急性咽炎
第七節 慢性咽炎
第八節 扁桃體炎
第九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第十節 鼻咽癌
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第一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節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第三章 胸部損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肋骨骨折
第三節 肺損傷
第四節 膈肌損傷
第四章 氣胸、膿胸、血胸和胸腔積液
第一節 氣胸
第二節 膿胸
第三節 血胸
第四節 胸腔積液
第五章 慢性支氣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二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六章 支氣管擴張癥
第七章 支氣管哮喘
第八章 肺炎
第一節 肺炎鏈球菌肺炎
第二節 葡萄球菌肺炎
第三節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第四節 肺炎支原體肺炎
第五節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
二、臨床表現
發病多隱襲,典型癥狀為活動后氣促,以后進展至休息時亦感氣促,咳白色或黃色痰。全身癥狀不明顯,但可繼發肺部感染而出現相應的癥狀。早期輕癥病例可無癥狀,僅X線有異常表現。
體征常不明顯,肺底偶聞及少量捻發音;重癥病例出現呼吸衰竭時有相應的體征。胸部X線表現為兩肺彌散性磨玻璃影,病情進展可出現斑片狀影和融合實變影,常有支氣管氣相。肺內病灶分布不均勻,通常在肺門附近較明顯。HRCT可顯示病灶與周圍正常組織形成鮮明對照的“地圖狀”改變,小葉間隙和間隔不規則增厚形成多角形態的“鋪路石”或“碎石路樣”。
三、診斷
主要根據臨床、影像學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特點(牛奶狀、放置后沉淀、脂蛋白含量高和PAS染色陽性),或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病理診斷。
四、治療
主要采用全肺灌洗治療,在全麻下經雙腔氣管導管實行一側肺通氣、另一側肺灌洗。灌洗液用37℃生理鹽水,每次灌洗200~500ml,直至回收液體清亮。通常需要的灌洗總量為5000~12000ml。一側灌洗完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繼續做另一側肺灌洗或間隔幾天后再做對側灌洗。灌洗治療后,多數患者的呼吸困難和肺功能顯著改善或恢復正常,X線胸片可變清晰。緩解狀態多數可保持數年以上。少數患者復發,可再做肺灌洗。部分患者對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替代治療反應良好。
第四節其他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
ILD的病因眾多,除特發性間質性肺炎以外,按病因分類,還包括結締組織病、藥物誘發、過敏性、遺傳性和放射性等疾病引起的ILD。
1.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是指特發性間質性肺炎中病理表現不能診斷為其他已確定類型的間質性肺炎。根據細胞成分和纖維化成分,NSIP的肺病理改變可分為三個亞型:工型以間質性炎癥(細胞型)為主,Ⅱ型兼有炎癥和纖維化,Ⅲ型以纖維化為主。NSIP的病理特點是時相均一的炎癥和纖維化表現,蜂窩肺很少見。
NSIP患者的臨床表現差異大,多發于40~60歲,大部分患者有吸煙史,發病過程通常呈漸進性,少數表現為亞急性。病程長短不一。咳嗽、呼吸困難和乏力是常見的癥狀,可伴發熱和杵狀指。雙下肺可聞及吸氣相末的爆裂音。胸部X線主要表現為雙肺網狀或斑片狀模糊影,多累及下肺。胸部HRCT表現為雙肺斑片狀磨玻璃影或實變影,呈對稱性分布,并以胸膜下區域為顯著,伴不規則線影和細支氣管擴張。肺功能表現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和彌散量減少。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的淋巴細胞比例增高,T細胞亞群、CD4lCD8有明顯比例倒置。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特征、胸部HRCT、肺通氣及彌散功能、病理活檢及排除其他已知原因導致的I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