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重點介紹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并對小兒生長發育與兒童保健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識獨立設章。《兒科學》分緒論、生長發育、兒童保健、兒童疾病治療原則、營養和營養障礙性疾病、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遺傳性疾病、風濕與免疫性疾病、小兒感染性疾病以及呼吸、消化、血液、循環、泌尿、神經肌肉、內分泌系統疾病和小兒常見癥狀的鑒別共十七章。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兒科學的范圍和任務(1)
第二節兒科學的特點(2)
第三節小兒年齡分期(3)
第二章生長發育(5)
第一節生長發育規律(5)
第二節影響生長發育的素(6)
第三節體格生長(7)
第四節與體格生長有關的其他系統的發育(12)
第五節神經心理發(13)
第六節兒童神經心理發的評價(16)
第七節心理行為異常(18)
第三章兒童保健(21)
第一節各年齡期兒童的保健重點(21)
第二節兒童保健的具體措施(24)
第四章兒科疾病治療原則(29)
第一節兒科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29)
第二節兒科疾病治療原則(33)
第三節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和液體療法(37)
第五章營養和營養障礙疾病(46)
第一節兒童營養基礎(46)
第二節嬰幼兒喂養與營養(50)
第三節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57)
第四節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62)
第六章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66)
第一節概述(66)
第二節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與護理(69)
第三節新生兒窒息(75)
第四節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79)
第五節胎糞吸入綜合征(84)
第六節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86)
第七節新生兒感染性疾病(89)
第八節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101)
第九節新生兒黃疸(104)
第十節新生兒溶血病(107)
第十一節新生兒低血糖與高血糖(112)
第十二節新生兒臍部與產傷性疾病(114)
第七章遺傳性疾病(117)
第一節概述(117)
第二節染色體病(120)
第三節遺傳代謝病(123)
第八章風濕與免疫性疾病(129)
第一節概述(129)
第二節原發性免疫缺陷病(130)
第三節風濕熱(135)
第四節川崎病(139)
第五節過敏性紫癜(141)
第九章感染性疾病(144)
第一節病毒感染(144)
第二節結核病(159)
第十章呼吸系統疾病(169)
第一節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169)
第二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1)
第三節急性支氣管炎(173)
第四節支氣管哮喘(173)
第五節毛細支氣管炎(178)
第六節肺炎(180)
第七節支氣管肺炎(181)
第八節幾種不同病原體所致肺炎的
特點(186)
第十一章消化系統疾病(189)
第一節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189)
第二節口炎(191)
第三節腹瀉病(192)
第四節胃炎和消化性潰瘍(200)
第五節腸套疊(205)
第六節先天性巨結腸(207)
第七節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209)
第八節嬰兒肝炎綜合征(211)
第十二章血液系統疾病(215)
第一節小兒造血和血象特點(215)
第二節小兒貧血概述(217)
第三節營養性貧血(221)
第四節溶血性貧血(228)
第五節出血性疾病(234)
第六節急性白血病(244)
第七節郎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251)
第十三章循環系統疾病(255)
第一節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255)
第二節先天性心臟病(258)
第三節病毒性心肌炎(268)
第四節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癥(270)
第十四章泌尿系統疾病(272)
第一節小兒泌尿系統解剖生理特點(272)
第二節急性腎小球腎炎(274)
第三節腎病綜合征(278)
第四節泌尿道感染(282)
第十五章神經肌肉系統疾病(286)
第一節小兒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檢查方法(286)
第二節中樞神經系統感染(291)
第三節癲癇與驚厥(296)
第四節腦性癱瘓(305)
第五節重癥肌無力(307)
第六節進行性肌營養不良(309)
第十六章內分泌系統疾病(311)
第一節概述(311)
第二節生長激素缺乏癥(312)
第三節性早熟(314)
第四節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16)
第五節兒童糖尿病(319)
第十七章兒科常見癥狀的鑒別(324)
第一節發熱(324)
第二節嘔吐(325)
第三節發紺(327)
第四節頭痛(328)
第五節腹痛(329)
第六節驚厥(332)
參考文獻(334)
第一章緒論
1.了解兒科學的范圍和特點。
2.掌握兒童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兒科學(pediatrics)是一門研究自出生至青少年時期的生長發育規律、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以及促進身心健康的醫學學科。
第一節兒科學的范圍和任務
兒科學屬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其任務是研究兒科學的基本理論,發展兒科學的基本技術,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降低兒童期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增強兒童體質,保證兒童身心健康。兒科醫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領域:
(1) 研究兒童正常體格與心理發育規律及其影響因素,不斷提高兒童體格、智力發育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兒童的身心發育發揮最大的潛力。
(2) 研究兒童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臨床診斷和治療的理論和技術,不斷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3) 研究兒童期各種疾病的預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種、遺傳代謝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篩查、意外事故的預防、健康教育等。
(4) 研究兒童各種疾病的康復可能性及具體措施,盡可能地幫助這些兒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乃至完全恢復健康。
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兒科學也不斷向更深入專業的三級學科細化發展,主要以系統劃分,如呼吸、消化、循環、神經、血液、腎臟、內分泌等,此外,還有傳染病和急救醫學等特殊專業,小兒外科學則為外科學范疇內的三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