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醫學歷史發 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斷變化新,在古代,外科學 僅僅局限于一些體表疾病和外傷,隨著醫學的發展, 現代外科學已經發展成包括損傷、感染、腫瘤、畸形 和其他性質外科疾病等五大類疾病的診斷、預防、治 療。同時現代外科學以實驗外科和自然科學為基礎不 斷研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規律。王志偉、查文章、陸 玉華主編的《外科學(臨床腫瘤學專業系列教材中國 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由常年工作 在外科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共同編寫,注重理論 聯系實際,基礎知識與全新研究前沿相結合,既注重 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關注全新動態、 全新研究成果。本教材主要由外科學總論、麻醉學、 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組 成。每一專業方向重點介紹常見病、多發病,主要闡 述各種疾病的流行病及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 診斷與鑒別診斷、影像學與實驗室檢查、治療原則等 ,由于本系列教材有單獨的《腫瘤外科學》,為了不 與之發生重疊,本教材每一章節中涉及腫瘤部分,不 單獨列出章節書寫,以“附”的形式附在各個系統的 后面,以供學生參閱。在每一章節正文中穿插介紹本 章節所講的疾病的*新進展,知識拓展。
章 緒論
第二章 無菌術
節 手術器械、物品、敷料的滅菌消毒法
第二節 手術人員和患者手術區域的準備
第三節 手術進行中的無菌原則
第四節 手術室的管理
第三章 外科體液平衡
節 概述
第二節 體液代謝的失調
第三節 酸堿平衡的失調
第四節 臨床處理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 輸血與外科休克
節 輸血的適應證、輸血技術和注意事項
第二節 輸血的并發癥及其防治
第三節 自體輸血
第四節 血液成分制品
第五節 血漿代用品
第六節 休克概論
第七節 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五章 麻醉與疼痛治療
節 緒論
第二節 麻醉前準備和麻醉前用藥
第三節 全身麻醉
第四節 局部麻醉
第五節 椎管內麻醉
第六節 麻醉期間和麻醉恢復期的
監測和管理
第七節 體外循環
第八節 疼痛治療
第六章 重癥治療與復蘇
節 重癥監測治療
第二節 心肺腦復蘇
第三節 急性腎衰竭與急性腎損傷
第四節 急性肝衰竭
第七章 圍手術期處理
節 術前準備
第二節 術后處理
第三節 術后并發癥的防治
第八章 代謝與營養治療
節 人體的基本營養代謝
第二節 營養狀態的評定
第三節 腸外營養
第四節 腸內營養
第九章 外科感染
節 概論
第二節 淺部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第三節 手部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
第四節 全身性外科感染
第五節 有芽胞厭氧菌感染
第六節 外科應用抗菌藥的原則
第十章 創傷
節 創傷概論
第二節 創傷的診斷與治療
第三節 戰傷救治原則
第十一章 移植
節 概述
第二節 移植免疫
第三節 移植器官的獲得
第四節 器官移植
……
第十二章 腫瘤
第十三章 外科微創技術
第十四章 顱內壓增高和腦疝
第十五章 顱腦損傷
第十六章 顱腦和脊髓先天性畸形
第十七章 顱腦和椎管內血管性疾病
第十八章 甲狀腺疾病
第十九章 乳房疾病
第二十章 胸部損傷
第二十一章 胸壁疾病
第二十二章 膿胸
第二十三章 肺部疾病
第二十四章 食管疾病
第二十五章 心臟疾病
第二十六章 胸主動脈瘤
第二十七章 腹外疝
第二十八章 腹部損傷
第二十九章 腹膜炎
第三十章 胃十二指腸疾病
第三十一章 小腸疾病
第三十二章 闌尾疾病
第三十三章 結、直腸與肛管疾病
第三十四章 肝疾病
第三十五章 門靜脈高壓癥
第三十六章 膽道疾病
第三十七章 消化道大出血
第三十八章 急腹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三十九章 胰腺與脾疾病
第四十章 周圍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四十一章 泌尿、男生殖系統外科檢查和診斷
第四十二章 泌尿系統損傷
第四十三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統感染
第四十四章 泌尿及男生殖系統結核
第四十五章 泌尿系統梗阻
第四十六章 尿石癥
第四十七章 腎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療
第四十八章 泌尿、男生殖系統先天性畸形
第四十九章 男性性功能障礙、不育
第五十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統其他疾病
第五十一章 骨折概論
第五十二章 上肢骨、關節損傷
第五十三章 手外傷及斷肢再植
第五十四章 下肢骨、關節損傷
第五十五章 脊柱和骨盆骨折
第五十六章 周圍神經損傷
第五十七章 運動系統慢性損傷
第五十八章 頸肩痛和腰腿痛
第五十九章 骨與關節化膿性感染
第六十章 骨與關節結核
第六十一章 非化膿性關節炎
第六十二章 運動系統畸形
附:骨腫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