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污染與恢復生態學》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生態學、農學、林學研究生學習污染與恢復生態學參考,也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用書以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書。
序
前言
緒論
一、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產生的學科背景
二、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的定義
三、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四、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的研究任務
五、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一章個體污染生態學
第一節污染環境下生物的生長
一、污染對生物生長的影響
二、污染環境下生物生長的調整
第二節污染環境下生物的發育
一、污染對生物發育的影響
二、污染環境下生物發育的調整
第三節污染環境下生物的繁殖
一、污染對生物繁殖的影響
二、污染環境下生物的繁殖對策
第四節生物個體與污染環境關系的一般原理
一、環境污染物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二、生物對污染環境的適應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二章種群污染生態學
第一節種群對污染壓力的響應
一、水分生理的響應
二、光合生理的響應
三、呼吸作用的響應
四、遺傳結構的響應
第二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空間分布特征
一、種群分布界限
二、種群分布格局
第三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數量特征
一、種群參數變化
二、種群增長情況
三、種群數量的變動情況
第四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遺傳特征
一、基因庫的變化
二、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變化
三、遺傳漂變
四、遺傳瓶頸和建立者效應
第五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行為
一、回避行為
二、捕食行為
三、警惕(警覺)行為
第六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變異和進化
一、基因突變
二、染色體變異
三、種群的微進化
第七節污染環境下種群的調節
一、種群密度調節
二、食物調節
三、捕食者調節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三章群落污染生態學
第一節群落對污染壓力的響應
一、群落物種多樣性的喪失
二、群落對污染環境的適應
第二節污染環境下群落的結構變化
一、垂直結構的變化
二、水平結構的變化
三、污染對群落種間關系的影響
第三節污染環境下群落的功能變化
一、群落生產力
二、養分循環
第四節污染環境下群落的演替
一、環境污染下植物群落的演替
二、環境污染下動物群落的演替
三、環境污染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五節生物群落對環境污染的生態監測
一、利用生物群落監測大氣污染
二、利用生物群落監測水污染
三、利用生物群落監測土壤污染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四章生態系統污染生態學
第一節污染生態系統
一、污染生態系統的組成
二、污染生態系統受污染的程度
三、生態系統受污的效應體現
第二節污染環境下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變化
一、生產者的變化
二、消費者的變化
三、分解者的變化
第三節污染環境下生態系統的結構變化
一、形態結構的變化
二、時空結構的變化
三、營養結構的變化
第四節污染環境下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力
一、初級生產的變化
二、次級生產的變化
第五節污染物對生態系統主要元素循環的影響
一、氮循環
二、磷循環
三、有毒有害物質的循環
第六節環境污染下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一、環境污染下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特征
二、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影響
第七節污染環境下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一、污染環境對生態系統多樣性和復雜性的影響
二、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五章景觀污染生態學
第一節污染環境下景觀的結構變化
一、污染條件下景觀組成要素的變化
二、污染條件下景觀異質性的變化
第二節污染環境下景觀的功能變化
一、景觀生產功能的變化
二、景觀生態功能的變化
三、景觀美學功能的變化
四、景觀文化功能的變化
第三節污染環境下景觀的動態變化
一、對景觀穩定性的影響
二、景觀的破碎化
三、景觀多樣性的變化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六章污染淡水生態系統的恢復
第一節污染河流生態系統的恢復
一、污染河流生態系統概述
二、河流生態系統受損的原因
三、污染河流結構和功能的變化
四、污染河流生態恢復的原理、目標與原則
五、污染河流生態系統恢復的方法
第二節污染湖泊生態系統的恢復
一、污染湖泊生態系統概述
二、湖泊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
三、污染湖泊結構和生態功能的變化
四、污染湖泊生態系統恢復的原理與方法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第七章污染海洋生態系統的恢復
第一節污染海洋生態系統概述
一、海洋污染概況
二、污染海洋生態系統的表現及其成因
三、海洋污染的生態效應
第二節赤潮的防治
一、物理法
二、化學法
三、生物法
第三節海洋油污染的防控
一、物理處理
二、化學處理
三、生物處理
第四節重金屬污染的防治
第五節持久性有機物污染的防治
一、物理法
二、化學法
三、生物法
第六節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控制
一、放射性物質的近海處理
二、放射性物質的深埋
第七節海上溢油事故處理案例分析
小結
復習思考題
建議讀物
推薦網絡資訊
……
第八章污染土壤生態系統的恢復
第九章污染景觀的生態恢復
第十章污染與恢復生態學的一般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五)蒸騰作用的改變
植物葉片細胞中的Cd主要來源于從維管束到葉片組織的水分遷移,說明蒸騰作用對葉片中重金屬累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Cd在植物體內長距離運輸的速率受蒸騰作用影響,蒸騰越強,向莖葉中運輸也就越多越快。
在低濃度毒物刺激下,細胞膨脹,氣孔阻力減小,蒸騰加速。但當污染物濃度超過一定閾值后,氣孔阻力增加使氣孔關閉,蒸騰強度降低,從而減輕毒物危害。王煥校(2012)認為蒸騰下降可能與重金屬誘導的植物體內脫落酸(ABA)濃度增加有關。
(六)激素平衡的維持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如ABA、水楊酸等,能夠通過調節植物生長狀況來改善重金屬脅迫下的植物生長狀況,增強其抗逆性。ABA是一種植物內源激素,它能夠誘導植物對低溫、鹽害和重金屬等非生物脅迫的抗性。趙鸝等(2008)研究發現施加外源ABA能夠有效恢復Hg脅迫下種子萌發力,增強植物抗逆性。水楊酸作為一種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也能夠影響植物對重金屬的耐受性。陳珍和朱誠(2009)研究表明植物在重金屬脅迫下,利用水楊酸處理或預處理都能夠促進植物生長,使其能夠正常發揮吸收功能,并推測水楊酸可能通過參與調節光合作用速率和效率來增強植物對重金屬脅迫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