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梅、李玉菊主編的《圖學基礎教程(含習題集)》是以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2004年提出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結合21世紀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對工程圖學的教學本質和功能再認識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創新能力為出發點,結合編者多年教學經驗和教改成果編寫而成的。
全書由教程、配套習題集組成,內容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投影法、物體幾何要素的投影、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投影變換、基本立體、平面與立體相交、兩立體相交、組合體、軸測圖、計算機繪圖,共11章。
《圖學基礎教程(含習題集)》主要針對普通高等院校的“圖學基礎”課程編寫,作為高等院校教材,主要適合于38~68學時的高校工科類各專業的本科圖學基礎教學,為下一階段的專業繪圖基礎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同時也可供廣大技術人員業務學習參考。
張東梅、李玉菊主編的《圖學基礎教程(含習題集)》全部采用最新頒布的《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堅決維護標準的權威性,貫徹標準化思想。在書中,綜合考慮了當前師生狀況,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相協調,力求在不增加師生負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規定的學時內,掌握好圖學基礎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努力使圖學教育向“知識、技能、方法、能力、素質”綜合培養的教育方向轉化。在教材體系的編排和內容的選取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力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思路清晰?奢^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空間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1.1 制圖國家標準簡介
1.2 常用繪圖工具及儀器的使用方法
1.3 幾何制圖
1.4 平面圖形的分析、畫圖方法及尺寸標注
1.5 徒手繪圖
第二章 投影法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識
2.2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圖
2.3 正投影法的特性
第三章 物體幾何要素的投影
3.1 點的投影
3.2 直線的投影
3.3 平面的投影
第四章 幾何元素間的相對位置
4.1 幾何元素間的平行問題
4.2 幾何元素間的相交問題
4.3 幾何元素問的垂直問題
第五章 投影變換
5.1 概述
5.2 換面法
5.3 旋轉法
第六章 基本立體
6.1 平面立體
6.2 常見回轉體
6.3 組合回轉體和拉伸體
第七章 平面與立體相交
7.1 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
7.2 平面與常用回轉體相交
7.3 平面與組合回轉體相交
第八章 兩立體相交
8.1 兩平面立體相交
8.2 平面立體與回轉體相交
8.3 兩回轉體相交
第九章 組合體
9.1 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
9.2 組合體的組合方式及表面的過渡關系
9.3 組合體視圖的繪制
9.4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9.5 組合體視圖的閱讀
9.6 組合體的構形設計
第十章 軸測圖
10.1 軸測圖的基本知識
10.2 正等軸測圖的畫法
10.3 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
10.4 軸測圖的尺寸標注
第十一章 計算機繪圖
11.1 AutoCAD 2011基礎知識
11.2 常用的二維繪圖命令
11.3 常用的圖形編輯命令
11.4 圖形顯示、圖層操作及輔助繪圖命令
11.5 尺寸編輯與標注
11.6 圖形數據的查詢、設計中心、圖形打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