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具有面向對象、與平臺無關、安全、穩定和多線程等特點,是目前流行的程序設計語言之一。常玉慧、王秀梅主編的《Java語言實用案例教程(軟件工程專業職教師資培養系列教材)》共分為11章,根據Java知識的系統性,以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為起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Java語言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應用。內容包括Java語言基礎、程序流程控制語句、數組和字符串、類與對象繼承與多態、異常與內部類、輸入輸出和文件操作、圖形用戶界面設計、多線程以及本書配套的實驗。每章均由引例導出知識點,將示例與案例相結合
Java語言是目前面向對象編程最流行的計算機語言之一,由于該語言具有學會后就業面廣、職業薪酬高等特點,已經成為了軟件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隨著IT產業的迅猛發展,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無縫地打造軟件開發與應用人才,本書作為教育部軟件工程本科專業職教師資培養資源開發項目的特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知識為線索設計案例,圍繞案例講解知識,教材組織方式新穎,案例豐富。本書以培養職教師資掌握Java面向對象編程的基本能力為主旨,結合作者長期從事Java教學與“3+1”實訓的經驗,并汲取了其他同類教材的精華,力求體現“理論通俗易懂,實踐跟上潮流”,培養職教師資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滿足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和軟件工程職教師資的需要。
作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獨有的章節安排與知識體系設計,以及基于工作任務的教學理念,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內容。本書通過任務分析一知識點的講解一知識點的運用一實際問題的解決,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掌握Java開發的知識體系結構,能夠使學生牢固建立起面向對象的編程理念,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后續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幾乎每一章都由引例、理論講解、任務編程實現、綜合案例(從第4章之后引入)、小結、課后習題和實驗這7個模塊組成。通過引例描述使學生在明確工作任務后更深入地了解相關知識點,對每個知識點不但能告訴學生怎么做,而且還要告訴學生為何這樣做,重點強調“應用”,簡化傳統理論,以完成任務為導向,強調基本知識和實用技能的融合,通過綜合案例培養職教師資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開發的能力,最后通過實驗實訓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共分11章,其中第1~4章介紹程序設計基礎;第5~8章介紹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第9章介紹界面設計和事件處理:第10章介紹多線程,第11章是針對每章內容的配套實驗。本書理論和實踐部分由常玉慧、王秀梅共同編寫。
叢書序
前言
第1章 Java程序設計概述
1.1 引例——開學報到
1.2 Java概述
1.2.1 Java簡介
1.2.2 1ava的發展歷史
1.3 Java語言的特點
1.4 Java的開發和執行環境
1.4.1 下載JDK
1.4.2 JDK的安裝
1.4.3 配置Java的運行環境
1.5 用命令行方式描述引例程序的開發過程
1.6 Java開發工具Eclip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