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紅、梁紅、韓笑主編的這本《大學物理基礎教程》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 員會2010年重新制訂的《非物理類理工學科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及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需要編寫而成的。全書力圖在切實加強基礎理論的同時,突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大學物理基礎教程》與中學物理課程銜接,包括力學、電磁學、波動 光學及近代物理四部分。力學重點為機械振動和機械波;電磁學重點為靜電場、穩恒磁場和電 磁感應;波動光學的重點為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近代物理包括狹義相對論及量子物理基礎。參考學時為56~72學時。
《大學物理基礎教程》可作為工科大學各專業、理科與師范學校非物理專業及成人教育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教材,也可供有興趣者自學。
王雅紅、梁紅、韓笑主編的這本《大學物理基礎教程》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教材共分9章,內容包括:真空中的靜電場,靜電場中的導體與電介質,恒定磁場,電磁感應電磁場,機械振動,機械波,波動光學,狹義相對論,量子物理基礎等?勺鳛楣た拼髮W各專業、理科與師范學校非物理專業及成人教育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教材,也可供有興趣者自學。
前言
第1章 真空中的靜電場
第2章 靜電場中的導體與電介質
第3章 恒定磁場
第4章 電磁感應電磁場
第5章 機械振動
第6章 機械波
第7章 波動光學
第8章 狹義相對論
第9章 量子物理基礎
參考文獻
附錄
習題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