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發展及糧食安全影響——國際動態·中國實踐》首先對世界生物能源發展動態進行分析,對我國生物能源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其次對全球糧食安全影響傳導機制進行描述;再次對生物能源發展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效應進行深入分析,最后是結論及政策建議。研究世界生物能源發展動態及如何處理好生物能源產業與糧食安全、農業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對政府決策部門及相關領域從業者具有指導和借鑒價值。本著作采取理論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彌補目前該領域研究不深入的不足。
本書適用于從事生物能源技術、能源經濟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廣大師生,科研機構及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適用。
適讀人群 :本書適用于從事生物能源技術、能源經濟管理、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廣大師生,科研機構及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適用。
本書首先對世界生物能源發展動態進行分析,進而對對全球糧食安全影響傳導機制進行描述,在此基礎上對我國生物能源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進而對生物能源發展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效應進行深入分析,然后是結論及政策建議。本著作采取理論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彌補目前該領域研究不深入不足。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經濟發展與能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更加凸顯,而生物能源產業發展有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生物能源產業發展不僅打通了農產品與能源之間的關聯,而且大大拓展了農產品的需求空間,這完全有可能給農業發展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但同時,生物能源產業發展也會改變全球農業生產和貿易的格局,對糧食安全形成新的挑戰。
如何處理好生物能源產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這不僅有助于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資源、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更是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生物能源發展及糧食安全影響——國際動態·中國實踐》通過對世界主要國家生物能源產業發展的態勢、政策措施及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問題,以及由此對全球農業生產、糧食供求與價格、尤其是對我國糧食安全保障所可能造成的復雜影響及其作用程度,進一步明確提出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本前提下,積極探尋我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的可行路徑及其保障機制和政策建議,從而有助于實現我國生物能源產業與糧食安全保障的平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研究表明:能源、環境問題引發世界生物能源產業迅猛發展,但二、三代關鍵技術有待突破;以美國、巴西、歐盟為代表的生物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效果存在明顯不同;我國生物能源產業迅速發展,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現階段我國生物能源發展面臨政策、市場和技術多重制約;糧食具有多重屬性,糧食安全包括總量安全、價格安全、結構安全、貿易安全和主權安全等方面;生物能源使農業與能源的聯系更加緊密,并通過市場傳導機制使糧食價格、燃料乙醇和國際原油價格之間建立聯動效應;生物能源發展對國際糧食市場影響較大,國際市場糧食價格通過貿易傳導和信息誘發兩種方式對國內產生顯著影響,我國糧食進口依存度明顯提高,供需平衡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生物能源發展尚未引發我國糧食安全問題,但出現了顯著的結構性變化及隱憂。
能源、環境和糧食安全的協調發展是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性問題。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我國生物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技術研發的實質性突破、政策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市場運行模式的改革創新。為此需要統籌規劃設計,制訂適合國情的發展戰略規劃及保障措施;完善法規政策,積極創造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創新運作模式,持續增強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深化國際合作,構架互惠多贏的全球發展網絡,實現我國糧食安全與生物能源產業協調可持續發展。
本書沒有將更多筆墨用來系統解釋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概念,而是注重實證分析,力圖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程度,提高實踐指導價值。
本書的研究得到了農業部計劃司的項目資金支持,特此感謝!劉麗艷博士完成2.1、2.3.2、5.2部分的內容編寫,李建華博士完成了4.1部分的實證研究,其余部分由趙劍峰完成并負責全書修改和定稿。感謝景永平教授、郝冰副教授對本書提供的幫助。感謝在山東、吉林調研期間相關部門領導、相關企業人員以及農戶的大力支持。書中吸收和引用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除了在書中盡可能地做出說明外,也在此表示感謝。
我們深知,能源與糧食安全領域所涉及的問題廣闊而復雜,限于時間、水平和數據資料,我們的認識和研究尚不深入,因此,本書還存在很多不足及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完善的地方,期待廣大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筆者
2015年11月
趙劍峰,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副教授,趙劍峰(1969-)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現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經濟管理、能源經濟與管理,在農業經濟與能源經濟及供應鏈管理交叉學科研究中形成特色。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2部。
第1章生物能源發展意義及研究現狀1
1.1問題的提出2
1.2國內外研究現狀4
1.2.1生物能源發展研究4
1.2.2生物能源發展對糧食安全影響研究5
1.2.3生物能源產業政策研究10
1.3研究框架11
1.3.1研究目的11
1.3.2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11
第2章世界生物能源的發展動態15
2.1世界生物能源發展概述16
2.1.1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興起與發展16
2.1.2世界生物燃料的生產與消費17
2.1.3世界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產與分布20
2.2生物能源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24
2.3世界各國生物能源發展政策30
2.3.1美國生物燃料發展歷程及政策變遷30
2.3.2巴西生物燃料發展歷程及政策變遷37
2.3.3歐盟國家生物能源發展及政策44
2.3.4印度生物燃料發展政策49
2.3.5國外生物能源發展的啟示49
第3章中國生物能源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51
3.1中國生物能源發展現狀52
3.1.1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與銷售狀況52
3.1.2中國燃料乙醇原料資源狀況55
3.2中國生物能源發展法規、規劃及支持政策57
3.2.1中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法規、規劃57
3.2.2生物能源發展支持政策61
3.3中國生物能源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64
第4章世界生物能源發展對糧食安全的影響69
4.1生物能源發展與糧食安全的關聯70
4.1.1糧食屬性及糧食安全的內涵70
4.1.2石油、糧食與生物能源的關聯74
4.1.3市場傳導機制的理論分析74
4.1.4實證分析——玉米價格、國內油價與國際原油價格的關系75
4.2世界生物能源發展對國際糧食貿易與價格的影響89
4.3中國國內外糧價的傳導及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影響91
第5章生物能源發展對中國糧食安全影響的實證分析93
5.1中國糧食安全及其實現機制94
5.1.1糧食供需動態平衡的實現機制94
5.1.2中國糧食生產、貿易、儲備與糧食安全94
5.2生物能源與糧食安全:基于供給反應函數的理論分析98
5.2.1基本假定98
5.2.2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動態均衡分析99
5.2.3開放經濟下的動態均衡分析105
5.2.4糧食安全保證的策略和對策108
5.3生物能源與糧食安全的綜合效應分析109
5.3.1總量效應分析109
5.3.2結構效應分析111
第6章促進生物能源產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政策建議123
6.1現狀及前景124
6.2政策建議125
6.2.1統籌規劃設計,實施更加有效的產業發展戰略125
6.2.2完善法規政策,積極創造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126
6.2.3推進市場運作,持續增強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129
6.2.4深化國際合作,構架互惠多贏的全球發展網絡130
參考文獻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