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衛星導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根據“遙感科學與技術”對本科專業的教學需求,較系統地介紹了遙感衛星技術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及其應用。全書分為五部分,共8章。第一部分(第1章)為緒論,介紹遙感衛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二部分(第2~3章)為遙感衛星技術基礎,主要介紹遙感衛星軌道和系統;第三部分(第4~6章)主要介紹三類遙感衛星的特點、種類、性能、發展和應用;第四部分(第7章)主要介紹衛星遙感原理;第五部分(第8章)為遙感衛星應用,主要介紹了七個案例。
《遙感衛星導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作為普通高校遙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參考書,還可作為相關專業教師及相關科研和產業部門科技人員的參考資料。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衛星簡介
1.1.1 衛星定義
1.1.2 衛星組成
1.1.3 衛星工作原理
1.1.4 衛星的特點與作用
1.2 遙感簡介
1.2.1 遙感定義
1.2.2 遙感對象
1.2.3 遙感技術系統
1.2.4 遙感的學科體系
1.2.5 遙感監測特點
1.3 遙感衛星概況
1.3.1 衛星發展階段
1.3.2 在軌衛星概況
1.3.3 遙感衛星技術發展概況
1.4 遙感衛星應用技術概況
1.4.1 遙感衛星觀測系統的組成
1.4.2 遙感衛星的分類及應用
1.4.3 中國遙感衛星技術發展
1.5 遙感衛星的發展趨勢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遙感衛星軌道
2.1 衛星運行定律
2.1.1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2.1.2 開普勒三定律
2.2 衛星時空坐標系統
2.2.1 時間系統
2.2.2 空間系統
2.3 衛星軌道參數
2.4 星下點及覆蓋
2.4.1 衛星觀測范圍
2.4.2 衛星重訪周期
2.4.3 衛星星下點軌跡
2.5 衛星軌道
2.5.1 范?艾倫帶
2.5.2 軌道分類
2.5.3 典型衛星軌道
2.6 衛星星座
2.6.1 衛星星座設計要求與參數
2.6.2 衛星星座設計方法
2.6.3 衛星星座設計應用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遙感衛星系統
3.1 有效載荷系統
3.2 支撐系統
3.3 衛星發射與接收系統
3.3.1 衛星發射場
3.3.2 發射火箭
3.3.3 衛星接收站
3.3.4 接收天線
3.4 衛星運行與管理系統
3.4.1 任務編排
3.4.2 姿態監控
3.4.3 軌道調整
3.4.4 衛星的回收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陸地資源衛星
4.1 陸地資源衛星的特點
4.2 陸地資源衛星的種類
4.2.1 低分辨率陸地資源衛星
4.2.2 中等分辨率陸地資源衛星
4.2.3 高分辨率陸地資源衛星
4.2.4 甚高分辨率陸地資源衛星
4.3 主要陸地衛星性能
4.3.1 美國陸地資源衛星(Landsat)系列
4.3.2 法國SPOT衛星系列
4.3.3 中巴資源衛星
4.3.4 環境衛星
4.3.5 高分一號衛星
4.3.6 北京一號衛星
4.3.7 天繪一號衛星
4.4 陸地資源衛星的發展
4.5 陸地資源衛星的應用
4.5.1 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蓋變化
4.5.2 國土資源調查
4.5.3 城市規劃
4.5.4 城市擴張
4.5.5 農業監測與估產
4.5.6 濕地監測
4.5.7 森林資源監測
4.5.8 草地監測
4.5.9 水資源監測
4.5.10 重大自然災害監測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海洋衛星
5.1 海洋衛星的種類
5.1.1 海洋水色衛星
5.1.2 海洋地形衛星
5.1.3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
5.2 海洋衛星的特點
5.3 主要海洋遙感衛星性能
5.3.1 Seasat衛星
5.3.2 SeaStar衛星
5.3.3 Jason1衛星
5.3.4 ADEOS衛星
5.3.5 Radarsat雷達衛星系列
5.3.6 海洋一號A衛星
5.3.7 海洋一號B衛星
5.3.8 海洋二號衛星
5.4 海洋衛星的發展
5.5 海洋衛星應用
5.5.1 海洋漁業
5.5.2 海岸帶監測
5.5.3 海洋水溫觀測
5.5.4 海洋水色遙感
5.5.5 海洋水質監測
5.5.6 海洋災害監測
5.5.7 海冰監測
5.5.8 海洋軍事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氣象衛星
6.1 氣象衛星的特點
6.2 氣象衛星的種類
6.2.1 極軌衛星和靜止衛星
6.2.2 實驗衛星和業務衛星
6.3 主要氣象衛星性能
6.3.1 極軌衛星——NOAA系列衛星
6.3.2 極軌衛星——EOS衛星
6.3.3 中國的極軌衛星——風云三號
6.3.4 中國的靜止衛星——風云二號
6.4 氣象衛星的發展
6.5 氣象衛星應用
6.5.1 天氣預報
6.5.2 大氣環境監測
6.5.3 災害監測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衛星遙感原理
7.1 衛星遙感的物理基礎
7.1.1 電磁波譜
7.1.2 電磁輻射的本質
7.1.3 電磁輻射定律
7.1.4 電磁輻射的類型
7.1.5 衛星遙感的五個過程
7.1.6 衛星遙感的四種分辨率
7.2 衛星遙感的傳感器分類與組成
7.2.1 衛星遙感傳感器的分類
7.2.2 衛星遙感傳感器的組成
7.3 衛星遙感的成像原理
7.3.1 攝影成像原理
7.3.2 掃描成像原理
7.4 衛星遙感圖像處理
7.4.1 遙感圖像校正
7.4.2 遙感圖像處理
7.5 遙感信息提取
7.5.1 目視解譯信息提取
7.5.2 專題分類信息提取
7.5.3 知識發現獲取
7.5.4 遙感衛星信息定量反演
7.5.5 遙感圖像信息提取實例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遙感衛星應用
8.1 大氣降水遙感估算
8.2 地表溫度遙感反演
8.3 植被變化遙感監測
8.4 水質遙感反演
8.5 海冰遙感監測
8.6 土地利用遙感分類
8.7 洪水災害遙感監測
復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遙感衛星導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任何一顆衛星無論技術多么先進也不可能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所以就需要多星組合成星座網絡的形式來共同發揮作用。遙感衛星技術的迅猛發展,將在未來幾十年把人類帶入一個多層、立體、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的新時代,將由各種高、中、低軌道相結合,大、中、小衛星相協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彌補的方式組成全新的全球遙感衛星星座系統,能夠準確有效、快速及時地提供多種空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的遙感數據(安培浚等,2007)。未來的遙感衛星系統將采用遙感衛星星座網絡,來克服以前大型的、昂貴的衛星平臺的缺點以及在平臺上放置眾多傳感器和所產生的各種冗余部件。
所以,未來遙感衛星的質量將向著更小更輕的方向發展,將由多顆小衛星組成遙感衛星星座網絡進行觀測,以實時地獲取質量更高,范圍更廣,信息量更全的遙感數據。
4.遙感衛星將向著商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遙感衛星商業化可以把遙感衛星真正轉換成為一種產業,為其實現良性循環提供必要條件,并可刺激遙感衛星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和廣泛應用。遙感技術的商業化驅動力主要是市場需求和商業利益,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業用戶已經注意到空間信息的重要性,進而涌現出大批新用戶和潛在市場;另一方面,遙感圖像進入市場將會應用于交通、新聞、娛樂、地籍管理、保險業等眾多新領域,這將會給遙感衛星商業化發展注入新契機。基于以上兩點,可以預知,隨著遙感衛星商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遙感衛星技術的工程實際應用水平也將會大幅度提高,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泛,全球將會掀起遙感應用的又一次高潮。
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的特點是以應用為導向的,強調采用實用技術系統和市場運行機制,注重配套服務和經濟效益。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商業遙感系統還不可能取代政府資助的遙感衛星系統,不過隨著遙感衛星的運作商業化、市場化不斷提高,將來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必將會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遙感信息補充系統(王曉梅,2004)。
近年來,各類遙感衛星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遙感領域,而且其商業化、企業化的運行模式對提高遙感衛星的性能和擴大遙感衛星的應用范圍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并且這種以應用為主導的商業遙感衛星系統可以作為政府資助遙感衛星系統極好的補充,比較有名的遙感衛星和圖像公司基本都集中在美國,例如美國空間成像公司(SpaceImaging)、美國數字地球公司(DigitalGlobe)、美國軌道圖像公司(OrbImage)、美國地球之眼公司(Geo-Eye)。此外還有其他國家公司如以色列的衛星圖像國際公司,法國斯波特圖像公司(Spot)等。
遙感衛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應用,尤其是經過近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經為其未來朝著商業化方向邁進奠定了堅實穩固的基礎——包括可靠的技術基礎以及廣闊的應用基礎。只要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商業化發展在經營理念的指引下保證正確的方向,加上科技工作人員的勤奮努力使技術不斷創新,再加上遙感應用產品開發經銷商進行有效的市場運作,以及廣大遙感用戶的熱情支持,那么就能極大地促進遙感衛星的市場化、商業化和產業化發展。相信今后遙感衛星商業化的步伐會加快,能夠早日進入產業化發展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