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以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和計算機維修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編寫的,以“項目制”為主線,將各章的技能實訓操作貫穿于知識講授中,并介紹了當前各種主流配件的性能指標和選購要點,形成清晰的技能知識與實訓有機結合的構架,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技能型教材。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詳細介紹了各種當前計算機主流配件的分類、技術特性、選購原則、基本工作原理、常見使用和維護方法,以及如何將它們組裝成一臺多媒體微型計算機,如何合理進行軟硬件設置、測試及優化;還簡要介紹了硬盤初始化的方法及Windows XP的安裝,常見驅動程序的安裝,克隆軟件的基本操作等;敘述了多媒體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故障形成原因,維修步驟和原則,常規檢測方法,以及日常的維護與維修;講解了網絡基本知識及簡單局域網的組建及設置方法。《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配有大量的圖片,以詳細、直觀的步驟講解相關操作,易于讀者理解和掌握。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可以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參加全國各類計算機職業技能認證考試的教學用書和自學用書。
本書詳細介紹了各種當前主流配件,如主板、中央處理器、內存條、軟盤驅動器與軟盤、硬盤驅動器、光盤驅動器與光盤、顯示卡與顯示器、聲卡和音箱、打印機、掃描儀及相關網絡設備等部件的分類、技術特性、選購原則、基本工作原理、常見使用和維護方法,及如何將它們組裝成一臺多媒體微型計算機,如何合理進行軟硬件設置、測試及優化;簡要介紹了硬盤初始化的方法及Windows XP的安裝,常見驅動程序的安裝,克隆軟件的基本操作;敘述了多媒體微型計算機系統的故障形成原因,維修步驟和原則,常規檢測方法及日常的維護與維修;講解了網絡基本知識及簡單局域網的組建及設置方法。
項目一 計算機基礎知識概述
1.1 計算機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1.2 計算機常用術語
1.3 計算機的應用
1.4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思考與練習
項目二 計算機主要配件的介紹與選購
2.1 CPU的介紹與選購
2.2 主板的介紹與選購
2.3 內存的介紹與選購
2.4 硬盤的介紹與選購
2.5 光盤驅動器的介紹與選購
2.6 顯示卡的介紹與選購
2.7 顯示器的介紹與選購
2.8 音頻設備的介紹與選購
2.9 機箱與電源的介紹與選購
2.10 鍵盤與鼠標的介紹與選購
思考與練習
項目三 計算機的組裝
3.1 常見安裝工具的介紹及使用
3.2 配件的準備
3.3 注意事項
實訓3.1 組裝最小系統
實訓3.2 組裝主機
實訓3.3 常見外設的安裝
思考與練習
項目四 BIOS設置
4.1 BIOS的概念
4.2 Award BIOS設置詳解
4.3 CMOS口令遺忘時的處理方法
思考與練習
項目五 硬盤初始化與操作系統的安裝
5.1 硬盤的初始化
實訓5.1 使用FDISK命令實現硬盤的分區
實訓5.2 使用Format命令對硬盤進行格式化
實訓5.3 使用Partition Magic軟件分區
5.2 操作系統的安裝
實訓5.4 使用Windows XP光盤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
5.3 驅動程序的安裝
實訓5.5 查看硬件信息并安裝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程序
實訓5.6 聲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實訓5.7 打印機驅動程序的安裝和打印機的使用維護
思考與練習
項目六 計算機常用應用軟件
6.1 常用應用軟件的安裝
實訓6.1 Office XP的安裝
6.2 系統優化軟件的使用
6.3 磁盤操作工具軟件
實訓6.2 使用Norton Ghost 8.0備份磁盤分區的數據
6.4 病毒防治
實訓6.3 使用瑞星殺毒軟件下載、安裝Windows補丁
思考與練習
項目七 計算機日常維護與故障的處理
7.1 計算機的維護與保養
實訓7.1 計算機的清潔
7.2 計算機故障的處理思路與方法
實訓7.2 計算機檢修步驟
7.3 計算機部件常見故障
實訓7.3 典型案例分析
思考與練習
項目八 組建局域網
8.1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
8.2 網絡設備簡介
8.3 網絡傳輸介質
實訓8.1 雙絞線的制作
實訓8.2 組建小型對等網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項目一 計算機基礎知識概述
1.1 計算機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于1946年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這臺電子計算機使用1.88萬個電子管,1萬個電容,7000個電阻,6000個繼電器,機重30t,占地170m2,需要150kW的電力才能啟動。整個計算過程在程序控制下自動執行,中間無需人工干預,每秒可做5000次加法運算,或500次乘除法運算,工作1小時完成的計算量相當于100個人用手搖計算機計算兩個月。ENIAC被認為是電子計算機的始祖,它開創了電子計算機的歷史。
1945年,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博士在研究ENIAC的基礎上,提出了“程序內存式”計算機的設計思想,1946年他又提出了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由于馮。諾伊曼在計算機邏輯結構設計上的偉大貢獻,他被譽為“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提出的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內容為: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組成,程序和數據在計算機中用二進制數表示,計算機的工作過程由存儲程序控制。
電子計算機誕生后的半個世紀,構成計算機硬件的電子器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