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500多年的國之重寶——大報恩寺琉璃佛燈現身金陵,卻又離奇被盜,古董小販胡鬧莫名被卷入案中。為自證清白,胡鬧著手調查真相,不料意外窺探到暗幕后一個龐大的古董黑市。人性紛爭,兇險疊至,而他這個孤兒的身世,竟和那個曾左右國家歷史的秘密緊緊相連……
滿漢全席,南京城古玩界暗地里還有這樣的買賣
“各位爺,下面直接開始上‘菜’。今天一共四道‘菜’,雖然不多,但色香味都是一等一的。”這人拍了拍手,馬上就有人把一個蓋著罩子的盤子拿了進來。他十分小心地掀開罩子,這東西一現身,我的腦子頓時“嗡”的一片空白!
聽音辨玉,金玉懸絲
她把長發往后撩起,從白皙細嫩的脖頸上取下了一根細細的紅繩。我把紅繩在手鐲上打了個結,拎起紅繩,玉鐲懸在半空微微搖晃著。我再用銀勺輕輕敲了一下玉鐲,銀玉相擊發出一聲脆響,持續幾秒后才慢慢散去。“怎么樣,聽出什么來了嗎?”
古佛燈暗藏乾坤
我低頭一看,佛燈好像有些不對勁,我用力拽擰也沒擰開。齊佳也湊了上來,她一把拿過佛燈,一扭油托,一絲細微的“咔噠”聲,蓮花狀的油托居然動了。一個細長的東西從底座掉了出來,我撿起來一看,這好像是把鑰匙。
罪不在器,而在人心
古玩鑒定的結果,在真假難辨的情況下,往往就在鑒定者的一念之間。所以鑒寶到后,鑒的就是人心。
只要一想到天底下居然能有如此精湛的贗品,我就覺得一陣毛骨悚然。到底是什么人,有此等功夫?
適讀人群 :懸疑、收藏、探寶小說愛好者。
★《古董局中局》后更值得期待的古玩懸疑小說!國之重寶,離奇被盜,切記:罪不在器,而在人心!
★一盞失落500余年的琉璃佛燈,一個曾經改變國家歷史的秘密!明代大報恩寺琉璃佛燈重新現世,卻又意外被盜。而在搜尋過程中,居然又出現了另一盞佛燈,孰真孰假?
★我姓胡,從小沒爹沒媽,在孤兒院里長大,也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給我取的名字,居然叫胡鬧!我本以做點假貨謀生,在南京古董市場也算是小有名氣,卻沒想到一枚慈禧太后佩戴的翡翠玉鐲(我造的),從此把我牽扯進一場兇險的陰謀之中!
★和藹親切的古董界大腕,令“我”頗生好感的女子,號稱故人之后的中年男人,粉墨登場。人性復雜沉浮,沒想到我的身世之謎,竟掀起了歷史駭浪……
施昊,曾用筆名方燁天。著有懸疑小說《生死迷藏》《2012》,勵志小說《稻香》《未來不用太美,夠溫暖就好》等
第一章國寶失竊
第二章金陵三杰
第三章冤家路窄
第四章胡門血案
第五章海內孤本
第六章拍賣風云
第七章往事如煙
第八章天網恢恢
第九章風起云涌
第十章佛塔地宮
終 章 天下為公
《古玩生死局》:
這是1997年的秋天,香港回歸剛滿百天。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但即便在這座城市待了那么久,我對這里依然不夠了解。就像南京自古有“春牛首,秋棲霞”的俗語,我卻從未去過那馳名天下的棲霞山。
我縮著脖子走在馬路上,陣陣寒風還是往我衣服里面灌,整個人就像開了輛敞篷車一樣。我有些后悔穿上了那件在箱底壓了十幾年的中山裝,一邊怪自己沒長得高大一些好撐起這衣服,一邊想著酒店門口那塊“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破牌子。
不過只要想到馬上就要成交一筆大買賣了,心中就好像有一團火熊熊燃燒起來。
我姓胡,從小沒爹沒媽,在孤兒院里長大,也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給我取的名字,居然叫胡鬧!都說人如其名,我頂著這倒霉名字活了二十八年,果然就沒個正形。我所做的事,說好聽點叫倒騰古董,說難聽點就是販賣假貨。
古董這行當,新中國成立后就一直沉寂著,尤其是“文革”那會兒,不少好東西都沒能逃過滅頂之災。直到改革開放后古董業才慢慢復蘇,市場經濟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于是這群人便迅速推動了古董業的發展。
不過真正的古玩,卻不是隨便就能玩的,這里面的水非常深。真好這口的人少,湊熱鬧的人多。外行人可能不清楚,但內行卻是心知肚明:甭管是擺攤的還是開店的,十品九贗,想找真貨很難,想找值錢的真貨更是有如萬里淘沙。
所謂贗品,就是假貨,行內俗稱“瞎貨”,有些地方也叫“新家生”,意思就是東兩年份不夠,以新充舊。
聽著簡單,實際上里面卻是大有文章。和別的行業不同,古董行業里那些能造假做舊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因為這是手底下才能見真章的功夫活。
路邊擺攤裝農民,拿幾件破銅爛鐵說是剛從地里挖出來的,那種是最上不得臺面的,專騙完全不懂的老百姓。我們古董行業最不齒這種人,因為他們純粹就是騙子,只會利用人們的無知和貪心。那些只是糊上了一層泥的東西,連稱為“贗品”都不配。
所以很多有心的行內人如果遇到這種騙局,都會上去拆穿一下,這也算是為了維護古董業的名聲。
贗品不是到處都能看見的,尤其是一些能以假亂真讓人迷了眼的上等贗品,基本都在古玩市場里。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的潘家園和琉璃廠了,上海的城隍廟,還有我們南京的夫子廟和朝天宮,也都是聞名遐邇的古玩市場。
經常會去古玩市場淘換的,都是多少懂一點的人,不然也沒這個底氣。這些人希望能在無數商品中慧眼識珠,以便宜的價格買到值錢的東西,這叫“撿漏”。但這漏可沒那么好撿,往往以為撿漏了,卻都是被贗品忽悠了還渾然不知的,這種上當叫“打眼”。
有贗品,當然就會有制造和販賣贗品的人。在如今的中國古董市場,這已經是一條十分成熟的產業鏈了。
不過我和他們不一樣,我喜歡單干。貨是我己仿的,也是我己賣的。而且我一不賣給老百姓,二不賣給收藏家,我的目標就是暴發戶和外國人。
像我這樣的人不多,但是我們通常不屑于小打小鬧,干的都是大買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不知從何時起老外都喜歡來中國買古董了,興許是八國聯軍那會兒養起來的臭毛病?其實古玩市場基本上是見老外就騙的,這都不騙天理難容啊。但時間久了老外也都學乖了,知道那種地方去不得。于是就出現了一類人,他們專門給老外物色好貨,然后再牽線搭橋。
這類中間人被稱為“拉纖”,是兩頭拿傭金的,一般賣方三個點,買方兩個點,所以也叫“成三破二”。不過專做老外的“洋拉纖”,買方收得會高一點,畢竟老外都有錢。
今天我要去見一個日本佬,是個叫老九的“洋拉纖”給我介紹的,聽老九說這日本人很有來頭,好像是日本一個什么大財團的繼承人,特別喜歡中國古董,只要東兩正,價錢完全不是問題。
所以我這次就特意好好準備了下,打算狠狠地宰那日本人一刀,就當是為大屠殺時屈死的先人們出出氣。
這個日本人住的地方,是南京的地標性建筑——金陵飯店,它也是南京的第一高樓。這里對普通南京人來說,始終是個望塵莫及的高檔場所。
上次我就是因為穿得不體面直接被門童給擋住了,這次我都穿上中山裝了,他要再敢攔我我非得跟他急。
萬幸,這次的門童和上次那個不是一個人,也沒攔我。我就這么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富麗堂皇的酒店大廳。突然我聽到身后有人陰陽怪氣地大聲道:“這年頭是誰都能進來了是嗎?服務員呢?懂不懂規矩啊!什么阿貓阿狗都往里面放!”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