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第2版)》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網絡體系結構與參考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局域網、網絡層、廣域網、傳輸層、應用層、網絡安全、網絡管理和網絡設計基礎等知識,反映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的發展進程和最新進展。
《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第2版)》內容翔實,概念清楚,在敘述時力求深入淺出,并在每章前有重點、難點提示,每章后有小結和習題。
《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第2版)》是高等院校通信工程和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的教材,也適合從事通信、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概論
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展
1.1.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1.1.2 面向通信的計算機網絡
1.1.3 標準化的計算機網絡
1.1.4 下一代的計算機網絡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功能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2.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與應用
1.3.1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3.2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2章 網絡體系結構與參考模型
2.1 網絡體系結構與網絡協議
2.1.1 網絡體系結構
2.1.2 分層原理
2.1.3 網絡協議
2.2 OSI參考模型
2.2.1 OSI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2.2 OSI參考模型的分層結構
2.2.3 OSI協議集
2.3 TCP/IP參考模型
2.3.1 TCP/IP參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3.2 TCP/IP參考模型的分層結構
2.3.3 TCP/IP協議集
2.4 OSI與TCP/IP的比較
小結
習題
第3章 物理層
3.1 數據通信基礎
3.1.1 數據通信的理論基礎
3.1.2 數據通信系統
3.1.3 數據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標
3.2 物理層概述
3.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3.2.2 物理層的接口特性
3.2.3 常用的物理層標準
3.3 傳輸介質與信道容量
3.3.1 有線傳輸介質
3.3.2 無線傳輸介質
3.3.3 信道容量
3.4 數據通信傳輸方式
3.4.1 串行傳輸和并行傳輸
3.4.2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3.4.3 異步傳輸與同步傳輸
3.4.4 基帶傳輸和頻帶傳輸
3.5 信道復用技術
3.5.1 頻分復用技術
3.5.2 時分復用技術
3.5.3 碼分復用技術
3.5.4 波分復用技術
3.6 數據通信交換技術
3.6.1 電路交換技術
3.6.2 報文交換技術
3.6.3 分組交換技術
3.6.4 3種交換技術的比較
3.7 差錯控制技術
3.7.1 差錯類型及差錯控制方法
3.7.2 檢(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3.7.3 奇偶校驗碼
3.7.4 循環碼
小結
習題
第4章 數據鏈路層
4.1 數據鏈路層概述
4.1.1 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4.1.2 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4.2 自動重傳請求協議
4.2.1 停等ARQ協議
4.2.2 連續ARQ協議
4.2.3 選擇重傳ARQ協議
4.3 數據鏈路層協議示例
4.3.1 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4.3.2 點到點協議
小結
習題
第5章 局域網
5.1 局域網的基本概念
5.1.1 局域網的概念與特點
5.1.2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5.1.3 IEEE 802標準
5.1.4 IEEE 802.2 LLC層
5.2 介質訪問控制技術
5.2.1 ALOHA技術
5.2.2 CSMA/CD技術
5.2.3 令牌環技術
5.2.4 MACA技術
5.3 以太網
5.3.1 以太網的物理層和MAC子層
5.3.2 交換式以太網
5.3.3 快速以太網
5.3.4 吉比特以太網
5.3.5 10吉比特以太網
5.4 局域網的互連
5.4.1 使用集線器互連
5.4.2 使用網橋互連
5.4.3 生成樹協議
5.5 無線局域網
5.5.1 無線局域網的基本概念
5.5.2 無線局域網的標準
5.5.3 無線局域網的物理層
5.5.4 無線局域網的MAC子層
5.5.5 無線局域網的幀結構
5.6 其他局域網
5.6.1 令牌環局域網
5.6.2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
5.6.3 虛擬局域網
5.7 局域網組網方案
5.7.1 校園網建設中的基本要求
5.7.2 校園網建設實例
小結
習題
第6章 網絡層
6.1 網絡層概述
6.1.1 網絡層的基本概念
6.1.2 路由算法
6.1.3 擁塞控制算法
6.2 因特網網際協議
6.2.1 IP地址
6.2.2 IP數據報
6.2.3 地址解析協議
6.2.4 IP數據報的工作流程
6.2.5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
6.3 因特網路由選擇協議
6.3.1 路由協議分類
6.3.2 路由選擇算法
6.3.3 路由選擇信息協議
6.3.4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
6.3.5 邊界網關協議
6.4 IP多播和因特網組管理協議
6.4.1 IP多播
6.4.2 因特網組管理協議
6.5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6.5.1 IPv6地址
6.5.2 IPv6幀格式
6.5.3 IPv6的安全機制
6.5.4 IPv6和IPv4的比較
小結
習題
第7章 廣域網
7.1 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7.1.1 廣域網的參考模型
7.1.2 廣域網的構成
7.1.3 廣域網路由技術
7.2 數字數據網
7.2.1 DDN的特點
7.2.2 DDN的網絡業務
7.2.3 DDN的組成
7.2.4 DDN的網絡結構
7.3 幀中繼
7.3.1 幀中繼概述
7.3.2 幀中繼的標準與協議
7.3.3 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7.3.4 幀中繼的帶寬管理
7.4 綜合業務數字網
7.4.1 ISDN定義及特點
7.4.2 ISDN的結構及用戶/網絡接口
7.5 ATM網絡技術
7.5.1 ATM網絡的基本概念
7.5.2 ATM協議參考模型
7.5.3 ATM的信元傳輸方式
7.5.4 ATM的交換方式
小結
習題
第8章 傳輸層
8.1 傳輸層協議概述
8.1.1 傳輸層中的兩個協議
8.1.2 端口的概念
8.2 用戶數據報協議
8.2.1 UDP的應用
8.2.2 UDP報文的格式
8.3 傳輸控制協議
8.3.1 TCP的報文格式
8.3.2 TCP的編號與確認
8.3.3 TCP的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8.3.4 TCP的重傳機制
8.3.5 TCP的連接管理
8.3.6 TCP的有限狀態機
小結
習題
第9章 應用層
9.1 應用層協議概述
9.2 域名系統
9.2.1 域名系統概述
9.2.2 Internet的域名系統
9.2.3 域名解析
9.3 文件傳送和網絡文件訪問
9.3.1 文件傳送協議
9.3.2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
9.3.3 網絡文件系統
9.4 遠程登錄
9.4.1 Telnet的工作原理
9.4.2 Telnet的使用
9.5 電子郵件
9.5.1 電子郵件的基本概念
9.5.2 電子郵件的格式
9.5.3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9.5.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9.5.5 多用途Internet郵件擴展MlME
9.5.6 電子郵件的加密
9.6 萬維網
9.6.1 超文本與超介質
9.6.2 WWW服務
9.6.3 WWW瀏覽器
9.6.4 WWW的導航系統
9.7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9.7.1 DHCP概述
9.7.2 DHCP服務器的設置
小結
習題
第10章 網絡安全
10.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10.1.1 網絡安全基礎知識
10.1.2 網絡面臨的安全威脅
10.1.3 網絡安全的內容
10.1.4 網絡安全的體系結構
10.1.5 訪問控制與口令
10.2 密碼技術
10.2.1 密碼技術概述
10.2.2 DES算法
10.2.3 RSA公開密鑰算法
10.2.4 DES和RSA標準的比較
10.3 常用網絡安全系統
10.3.1 身份認證
10.3.2 訪問控制
10.3.3 入侵檢測
10.3.4 漏洞掃描
10.3.5 風險評估
10.3.6 冗災備份
小結
習題
第11章 網絡管理
11.1 網絡管理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1 網絡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型
11.1.2 對網絡管理系統的要求
11.1.3 網絡管理工具
11.1.4 網絡管理協議標準
11.2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11.2.1 SNMP管理模型
11.2.2 SMI與MIB
11.2.3 SNMP工作機制
11.2.4 SNMP v1
11.2.5 SNMP v2
11.2.6 SNMP v3
11.3 配置SNMP
11.4 局域網管理實例
11.4.1 Web服務器與FTP服務器的管理
11.4.2 DNS服務器的管理
小結
習題
第12章 網絡設計基礎
12.1 排隊論基礎
12.1.1 排隊論基本概念
12.1.2 M/M/1排隊系統
12.2 圖論基礎知識
12.2.1 圖的基本概念
12.2.2 樹
12.2.3 割
12.2.4 最短路徑
12.3 網絡拓撲設計
12.3.1 計算機通信網的基本要求
12.3.2 網絡拓撲設計的方法及內容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