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制造業(yè)中的設計、分析及產品開發(fā)方面的知識,本書詳細介紹了CAD/CAM基本原理、關鍵設計技術及工程應用實例。
基本原理簡明清晰:通過實例介紹了基本原理的應用點,使讀者能夠通過學習演練分析涉及的基本概念。
應用實例新穎實用:摒棄了單純性地繪制零件模型而后裝配的計算機“輔助繪圖”模式,從綜合設計的角度,給出了自上而下的裝配體關聯(lián)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計算機輔助制造的方法和應用實例,從而提高讀者的計算機輔助綜合設計能力。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車輛工程、航空航天、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CAD/CAE/CAM相關研究與應用的專業(yè)人員參考。
適讀人群 :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車輛工程、航空航天、工業(yè)設計等專業(yè)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等CAD/CAE/CAM相關研究與應用的專業(yè)人員參考。
《模具CAD/CAM基礎及實例應用 》一書:
1 注重實用,為盡量貼近實際,書中的工藝計算、結構設計等配有來自生產一線的實例;CAD/CAM模具應用實例的內容介紹摒棄了單純性地繪制零件模型而后裝配的計算機“輔助繪圖”模式,而是利用自上而下的設計方法,從原始零件開始,逐一設計模具三維模型,進而獲得整套模具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思想,從而提高計算機設計能力。
2 內容新穎,具有先進性。模具CAD/CAM技術正在不斷注入新內容,本書努力吸收成熟的先進技術,特別是初學者應了解的模具CAD應用軟件開發(fā)技術、模具CAD/CAM新技術等。
CAD/CAM技術自誕生以來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產品設計、制造、檢測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日益緊密的融合,在汽車、船舶、電子、航空航天、紡織、建筑等行業(yè)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書在版基礎上,參考業(yè)內專家和讀者的寶貴建議,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將實例與基本原理歸并。通過案例分析使讀者更好得掌握CAD/CAM基本原理及其工程運用。鑒于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已成為CAD/CAM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品的設計、分析、開發(fā)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書在原有CAD/CAM內容基礎上新增了關于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相關知識及案例。
全書共9章,內容涉及CAD/CAM技術概論、圖形變換原理及應用、圖形技術基礎、幾何建模技術、參數(shù)化與特征建模技術、產品結構建模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技術、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CAD/CAM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等基礎知識及相關案例。各章節(jié)緊跟在原理介紹后的設計案例,如參數(shù)化設計案例中三大約束在設計中的應用案例、標準零件系列化設計案例;產品結構建模設計案例中的級進模總成CAD設計;CAE分析案例中的汽車轉向節(jié)鍛造成形過程有限元模擬、油底殼零件沖壓過程有限元模擬;MasterCAM X模具加工案例中的空調遙控器模具設計與加工等設計案例,能夠幫助讀者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并通過實戰(zhàn)訓練更有效地提高設計能力。
本書第1、9章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劉淑梅、張瑩編寫,第2~6章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李霞編寫,第7章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張瑩編寫,第8章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實訓中心羅治平編寫。此外,龔紅英、李磊、蔣慧箐、莫佳敏、宋春雨、王星星、陳瑩瑩、姬忠、陳銘等參與了本書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真誠的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書中不足之處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李 霞
第1章 概論 1
1.1 制造業(yè)信息化中的計算機輔助技術 1
1.2 CAD/CAM基本概念 2
1.3 產品的開發(fā)過程與CAD/CAM系統(tǒng) 4
1.4 CAD/CAM系統(tǒng)的功能與特點 5
1.4.1 CAD/CAM系統(tǒng)的功能 5
1.4.2 CAD/CAM技術的特點 7
1.5 CAD/CAM系統(tǒng)的運行環(huán)境 7
1.5.1 CAD/CAM系統(tǒng)的配置形式 7
1.5.2 CAD/CAM系統(tǒng)的硬件 9
1.5.3 CAD/CAM系統(tǒng)的軟件 15
1.5.4 常用CAD/CAM軟件系統(tǒng) 17
1.6 CAD/CAM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及趨勢 21
1.6.1 CAD/CAM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22
1.6.2 CAD/CAM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25
第2章 圖形變換原理應用 27
2.1 圖形變換的基本方法 27
2.1.1 幾何圖形的表示方法 27
2.1.2 圖形變換的基本方法 27
2.2 二維圖形變換的基本形式 28
2.2.1 比例變換 28
2.2.2 旋轉變換 29
2.2.3 錯切變換 30
2.2.4 對稱變換 31
2.2.5 平移變換 32
2.2.6 齊次坐標與齊次變換矩陣 33
2.2.7 平面圖形變換 36
2.3 二維組合變換 36
2.4 三維圖形變換 40
2.4.1 三維變換矩陣 40
2.4.2 三維基本變換 41
2.5 三維圖形變換的應用 44
2.5.1 三視圖投影 44
2.5.2 正軸測投影 46
第3章 圖形技術基礎 50
3.1 坐標系 50
3.1.1 世界坐標系 50
3.1.2 設備坐標系 50
3.1.3 規(guī)格化設備坐標系 50
3.2 觀察變換 51
3.2.1 窗口和視區(qū) 51
3.2.2 觀察變換 53
3.3 圖形裁剪原理 54
3.3.1 點的裁剪 54
3.3.2 二維直線段的裁剪 54
3.4 消隱 57
3.4.1 消隱現(xiàn)象 57
3.4.2 消隱算法中的測試方法 57
第4章 幾何建模技術 60
4.1 幾何建模技術簡介 60
4.2 幾何建模基礎知識 62
4.2.1 幾何信息和拓撲信息 62
4.2.2 幾何實體的定義 64
4.2.3 幾何實體集合運算 64
4.2.4 歐拉公式 66
4.3 線框模型 68
4.4 表面模型 70
4.5 實體模型及表示方法 73
4.6 自由曲線與自由曲面 76
4.6.1 曲線與曲面的一般特性 76
4.6.2 曲線與曲面的表示方法 77
4.6.3 Bezier曲線 79
4.6.4 Bezier曲面 81
4.6.5 B樣條曲線 82
4.6.6 B樣條曲面 84
4.6.7 Coons曲面 85
第5章 參數(shù)化與特征建模技術 87
5.1 參數(shù)化與變量化建模技術 87
5.2 參數(shù)化設計案例一:尺寸/結構約束在設計中的應用 88
5.3 參數(shù)化設計案例二:參數(shù)約束在設計中的應用 90
5.3.1 陣列孔圓柱件參數(shù)約束設計 91
5.3.2 立方體參數(shù)約束設計 95
5.4 參數(shù)化設計案例三:標準零件系列化設計 97
5.4.1 設計案例分析 97
5.4.2 設計步驟 98
5.4.3 調用配置規(guī)格 102
5.5 特征建模技術 103
5.5.1 特征 103
5.5.2 形狀特征 104
第6章 產品結構建模技術 107
6.1 產品結構模型及其數(shù)據(jù)結構 107
6.2 級進模產品結構設計實例 108
6.2.1 案例分析 108
6.2.2 模具結構設計 108
6.3 下模設計 110
6.3.1 建立僅有工件的初始裝配體 110
6.3.2 凹模設計 111
6.3.3 下模座設計 113
6.3.4 導料板和承料板設計 114
6.3.5 完成下模所有螺釘及銷的裝配 115
6.4 上模設計 118
6.4.1 凸模設計 119
6.4.2 凸模固定板設計 120
6.4.3 卸料零件設計 122
6.4.4 墊板設計 123
6.4.5 上模座設計 124
6.4.6 模柄安裝 125
6.5 導柱、導套設計 125
第7章 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技術 127
7.1 CAE的基本概念 127
7.2 CAE分析的流程 131
7.3 有限元法 132
7.3.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132
7.3.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133
7.3.3 有限元分析的特點 133
7.3.4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 133
7.3.5 平面問題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驟 135
7.3.6 有限元分析的前、后置處理 139
7.4 金屬塑性成形有限元分析實例 140
7.4.1 油底殼零件沖壓過程有限元模擬實例 140
7.4.2 汽車轉向節(jié)鍛造成形過程有限元模擬實例 153
第8章 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 175
8.1 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概述 175
8.2 計算機輔助數(shù)控編程 175
8.2.1 數(shù)控機床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175
8.2.2 數(shù)控編程的坐標系統(tǒng) 176
8.2.3 數(shù)控編程 178
8.3 數(shù)控加工仿真 183
8.3.1 數(shù)控加工仿真的目的與意義 183
8.3.2 數(shù)控加工仿真的形式 184
8.4 MasterCAM X模具加工流程及實用技巧 186
8.4.1 MasterCAM X模具加工一般流程 186
8.4.2 MasterCAM X模具加工實用技巧 187
8.5 MasterCAM X模具加工實例:空調遙控器模具加工 189
8.5.1 文件準備 189
8.5.2 遙控器上蓋凹模設計 189
8.5.3 遙控器上蓋凹模加工 193
8.5.4 規(guī)劃凹模精加工刀具路徑 198
8.5.5 凹模精加工 200
8.5.6 實體切削驗證 202
8.5.7 后處理生成數(shù)控程序 203
第9章 CAD/CAM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 205
9.1 產品數(shù)據(jù)交換技術 205
9.1.1 產品數(shù)據(jù)交換方法 205
9.1.2 圖形文件常用數(shù)據(jù)交換標準 206
9.2 CAD中常用的數(shù)據(jù)結構 212
9.2.1 數(shù)據(jù)結構的基本概念 212
9.2.2 數(shù)據(jù)結構的分類 215
9.2.3 常用的數(shù)據(jù)結構 218
9.3 工程設計數(shù)據(jù)的計算機處理 224
9.3.1 數(shù)表的程序化處理 225
9.3.2 線圖的程序化處理 227
參考文獻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