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較為清晰的邏輯思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內容結構,深入、系統地論述了知識管理原理與實踐。本書吸納了知識管理理論的*新研究成果,探討了知識管理的產生背景、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識管理的基本內容及技術支持系統。本書在充分理論論述基礎上,結合大量的企業實踐案例加以實證說明,內容新穎豐富,可讀性更強,除第一章緒論外,各章開篇均有引例。而且各章內容里都穿插有相應小案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思考;各章末尾均有一篇大案例并設有案例問題,充分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本書在內容架構上沿知識管理的定義出發,共分為三個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分為知識管理概述,即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知識經濟,描述了知識經濟的興起與發展、知識經濟的概念及特征。介紹了知識的定義及分類、知識管理的概念、知識管理理論學派,討論了知識管理的研究內容和研究現狀。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四章。從知識管理過程的視角探討知識管理中的三個主要過程,知識共享、知識積累、知識創新等幾個過程。
第三部分是第五章到第七章。對知識管理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五章討論隱性知識管理;第六章討論團隊知識管理;第七章討論知識員工的管理。
第四部分為*后一章,主要討論組織知識管理實施過程的技術支持和計算機工具系統。
本書的適用對象為知識管理專業或方向的本科生、MBA和研究生,同時也可作為企業管理者、信息管理人員、相關研究領域理論研究者的參考用書。
1.追求理論體系的系統性,注重從知識管理的基礎理論思考領會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發展,以及理論的豐富和創新。
2.聚合提煉“知識管理”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3.本書加入了案例分析,對*新發生的有典型意義的知識管理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代表性強,信息量大,標桿意義和啟發意義強。
王連娟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 2004年7月至今于北京郵電大學
任教。研究方向:家族企業、知識管理
第一章 緒論
1.1知識經濟的到來
1.1.1 知識經濟的興起
1.1.2 知識經濟的特征
1.1.3 知識經濟的影響
1.2 知識詮釋
1.2.1 知識的定義
1.2.2 知識的分類
1.2.3 知識與數據、信息、智慧
1.2.4 知識的價值
1.3 企業知識資本
1.3.1 企業知識資本的含義
1.3.2 企業知識資本的特征
1.3.3 企業知識資本的構成
1.3.4 企業知識資本的管理
1.4 知識管理
1.4.1 知識管理的內涵
1.4.2 知識管理的特征
1.4.3 知識管理的內容
1.4.4 知識管理的學派
1.4.5當代中國知識管理現狀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的知識管理
第二章 知識共享
2.1 知識共享概念及闡述
2.1.1知識共享的界定
2.1.2知識共享的內涵
2.2知識共享相關特征及平臺
2.2.1知識共享的經濟性
2.2.2知識共享的主體
2.2.3知識共享的對象
2.2.4知識共享的手段
2.2.5知識共享的平臺
2.3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
2.3.1知識本身
2.3.2知識共享個體
2.3.3知識共享的組織主體
2.4知識共享的策略
2.4.1提供知識共享的信息技術支持
2.4.2創建一個擁有有益于知識共享的文化
2.4.3降低組織成員知識基礎的差異性
2.4.4設定原則,甄選具有潛在價值的共享知識
2.4.5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
2.4.6學習型歷史文獻
2.4.7企業大學
2.5知識轉移
2.5.1知識轉移過程的模型
2.5.2影響知識轉移的因素
案例分析:北京未來廣告公司知識管理組織支持
第三章 知識積累
3.1知識積累的定義
3.2知識積累的必要性
3.3知識積累
3.3.1知識庫
3.3.2知識庫的建設
3.3.3內部知識庫
3.3.4領域專家庫
3.3.5外部知識庫——競爭情報
3.4知識地圖
3.4.1知識地圖的定義
3.4.2知識地圖的作用及分類
3.4.3知識地圖建構
3.4.4知識地圖繪制的CPPL程序
3.5企業知識積累的作用與績效
3.5.1企業知識積累的雙重作用及其原因
3.5.2企業知識積累的績效
3.6企業知識積累的目標與策略
3.6.1企業知識積累的戰略目標
3.6.2企業知識積累的策略
3.6.3 企業知識積累的內在機制
3.6.4 企業內外部知識的積累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的知識地圖
第四章 知識創新
4.1 新經濟時代知識創新的作用
4.1.1知識創新是現代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關鍵
4.1.2知識創新成為國家提高綜合國力的催化劑
4.1.3知識創新是知識經濟的主要動力
4.2知識創新內涵
4.2.1“知識”與“創新”
4.2.2知識創新
4.3知識創新特點
4.3.1知識創新具有高風險性
4.3.2知識創新具有創造性
4.3.3知識創新具有綜合性
4.3.4知識創新具有時效性
4.3.5知識創新具有社會性
4.4知識創新的類型
4.5組織知識創新理論
4.5.1知識創新的SECI模型
4.5.2 I-SECI模型
4.5.3知識創新空間模型
4.5.4作為特定主體的企業的知識創新過程
4.6 知識創新思維
4.6.1知識創新對個人能力的要求
4.6.2促進個體的知識創新思維系統要素
4.6.3促進組織知識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
4.6.4知識創新的工具要求
案例分析:3M公司創新案例分析
第五章 隱性知識管理
5.1 隱性知識的內涵、特征及分類
5.1.1 隱性知識的內涵
5.1.2 隱性知識的特點
5.1.3 隱性知識的分類
5.2 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轉換
5.2.1知識轉換的形式
5.2.2知識轉換的基本原則
5.2.3知識轉換技術
5.2.4最佳知識轉換過程
5.3 如何進行隱性知識管理
5.3.1 隱性知識管理的障礙識別
5.3.2 促進隱性知識管理的措施分析
5.4 團隊隱性知識管理
5.4.1項目團隊中隱性知識的分類
5.4.2項目團隊中隱性知識的特征
5.4.3項目團隊中隱性知識管理
案例分析:江汽公司隱性知識管理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團隊知識管理
6.1 團隊
6.1.1 團隊的概念及特征
6.1.2 團隊的組織結構形式
6.2 團隊知識
6.2.1 團隊共有知識的創造
6.2.2團隊的知識轉移
6.3 社會網絡視角下的團隊知識管理
6.3.1文獻檢索
6.3.2社會網絡視角下團隊知識管理研究
6.3.3 團隊知識管理的社會網絡影響因素
6.4如何促進團隊知識管理
6.4.1 構建基于電子協作平臺基礎上的信息系統支持框架
6.4.2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支持
案例分析:中國移動廣東公司IT項目團隊知識管理
第七章 知識員工的管理
7.1知識型員工的概念詮釋
7.1.1知識員工的產生
7.1.2知識員工的概念
7.2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7.2.1 知識員工的人力資本特點
7.2.2 知識員工的個體特征
7.3知識工作者的分類
7.3.1 知識員工的個體分類
7.3.2 知識員工的層級劃分
7.3.3知識員工的專業劃分
7.4知識型員工管理
7.4.1知識員工激勵因素分析
7.4.2知識員工的獲取
7.5知識員工的過程管理
7.5.1基于Y理論的目標管理方案
7.5.2激勵性工作心理暗示
7.5.3全面薪酬管理
7.5.4文化激勵
7.5.5知識員工與組織的心理契約
7.5.6時間管理
7.6創建學習型組織
7.6.1學習型組織的本質
7.6.2營造學習型組織的氛圍
案例分析:松下電器的員工管理
第八章 知識管理系統
8.1 系統架構
8.1.1收集
8.1.2標記
8.1.3存儲
8.1.4系統安全
8.2傳播
8.2.1分發
8.2.2共享
8.2.3發現
8.3內容處理
8.3.1文本處理
8.3.2音頻處理
8.3.3圖片處理
8.3.4視頻處理
8.4微軟知識管理系統
8.4.1基礎架構
8.4.2企業門戶
8.4.3統一消息
8.5其他知識管理系統
8.5.1IBM
8.5.2Oracle
案例分析:西門子的知識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