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用現在市場普及率最高的ArcGIS10.0軟件為對象,依據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采用動手練習操作的編排方式,逐一講解地理信息系統的各項基本技術和功能。各項操作練習配合具體的應用數據,每項練習操作完成都產生中間結果或最終成果。學員通過動手練習和操作的結果理解各項地理空間數據組織和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方法。完成《ArcGIS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教程》的全部練習將可以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基本方法與功能的應用能力。適合開設有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的非地理信息系統本科類專業學生和需要使用GIS軟件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相關行業操作人員及自學者。
石若明,江蘇南京人,博士。現為北京建筑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教授,教育部代表性古建筑數據庫工程中心數字虛擬古建筑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應用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十年來主要講授課程有:GIS軟件設計與實現(本科)、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本科)、城市管理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本科)、GIS軟件應用(本科)、測繪學概論(本科)、數據結構(本科)、WebGIS概論(本科)、專業英語(本科、研究生)、土地資源評價與規劃(研究生)等。目前的研究方向涉及城市歷史空間數據采集與管理技術、三維空間信息可視化、建筑信息模型與地理信息模型的匹配、歷史地理信息應用數據庫與平臺建設、舊城與歷史街區保護的3S技術應用、土地利用管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撰寫專著、教材2部;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項。
第一章 認識GIS
1.1 什么是GIS
1.2 GIS圖層
第二章 桌面ARCGIS簡介
2.1 GIS操作
2.2 桌面GIS
第三章 ArcMap基本應用
3.1 ArcMap 的數據組織
3.2 顯示圖形數據
3.3 漫游地圖
3.4 查看要素屬性
第四章 第四章 ArcCatalog 基本應用
4.1 瀏覽地圖數據
4.2 搜索地圖數據
4.3添加數據到ArcMap
第五章 要素和柵格的符號編輯
5.1 變換符號
5.2 用類屬性編輯要素的符號
5.3 使用圖式和創建層文件
5.4 編輯柵格的符號
第六章 要素和柵格的分類
6.1 使用標準方法進行要素分類
6.2 使用手工進行要素分類
6.3 繪制密度圖
6.4 使用等級和圖表符號
第七章 要素的標注
7.1 使用動態標注
7.2 設定放置標簽的規則
7.3 使用互動標簽和產生注記
第八章 數據檢索
8.1 要素的識別,選擇,查找及超鏈接
8.2 使用屬性選擇要素
8.3 產生報表
第九章 表加入和關聯表
9.1 表加入
9.2 關聯表
第十章 通過位置選擇要素
10.1 使用位置查詢
10.2 屬性與位置聯合檢索
第十一章 為分析準備數據
11.1 合并要素
11.2 創建圖形
11.3 切割圖層
11.4 輸出數據
第十二章 分析空間數據
12.1 緩沖區分析
12.2 疊加數據
12.3 計算屬性值
第十三章 ArcMap 數據投影
13.1 顯示用投影數據
13.2 定義投影
第十四章 建立geodatabases
14.1 建立個人geodatabases
14.2 建立要素類
14.3 增加字段和域
第十五章 創建要素
15.1 繪制要素
15.2 使用要素構件工具
第十六章 編輯要素和屬性
16.1 刪除和修改要素
16.2 分割與合并要素
16.3 編輯要素屬性值
第十七章 地址編碼
17.1 建立地址編碼服務
17.2 地址匹配
17.3 地址再匹配
第十八章 快速制圖
18.1 打開地圖模板
18.2 在地圖上添加 x,y 數據
18.3 在地圖上畫圖形
第十九章 制做展示圖
19.1 布局頁面
19.2 加注標題
19.3 添加指北針,比例尺和圖例
19.4 最終清圖和建立打印選項
第二十章 空間分析建模
20.1空間分析模型與建模
20.2使用模型構建器
第二十一章 構建TIN來呈現Terrain
20.1 基于點數據創建TIN
20.2 向TIN中添加要素
20.3 創建Terrain的剖面
第二十二章 ArcGlobe 基本應用
21.1打開ArcGlobe并添加圖層
21.2在ArcGlobe中進行導航
第二十三章 創建和使用 Terrain 數據集
22.1初步認識Terrain
22.2在ArcMap中使用Terrain
22.3在ArcGlobe使用Terrain
第二十四章 創建逼真的 3D 視圖
23.1 數據準備
23.2在地圖上添加 x,y 數據
23.3在地圖上添加文本和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