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針對高等院校本專科教學的特點和實際,在完成了幾千份問卷調研,分析調研數據的基礎上,本著尊重調研結果、理論夠用、注重實踐的原則編寫而成的。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通過課堂實踐和課后實訓使讀者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熟練掌握所學知識的操作技能與技巧,并掌握該項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大學計算機基礎》主要介紹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微型計算機系統的組成、操作系統、Office2007(Word2007、Excel2007和PowerPoint2007)、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與網頁設計、計算機安全與防護、數據庫設計基礎以及軟件安裝與應用等。
《大學計算機基礎》內容翔實,圖文并茂,章節安排有特色。全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實用的形式詳細講解知識要點,并結合案例操作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指導讀者如何學習基礎、應用技術,通過實例和聯系,使讀者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大學計算機基礎》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教材,也適用于各類培訓班和讀者自學。
基礎知識與教學實例并行,理論內容與實用操作并重,提供教學資源與考試系統。
我們所處的信息時代和電子信息作為國家的新興發展產業為高等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重視教育信息化,注重信息技術的基礎體系和實用操作能力成為高等院校計算機教育的主題。為此各高等院校都在制定一系列符合自身定位的教學大綱,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提出新的課程教學目標,改革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等,力求在21世紀的教學改革中走在前列,培養符合社會與企業需求、理論與技術兼備的新型人才,并將計算機技術與本專業緊密結合,使計算機技術成為本專業領域最有效、最高效的工具。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的第一門計算機教育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以計算機相關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信息化社會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計算機知識體系和相關常用軟件以及操作方法與實用技術,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也為進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以計算機技術為輔助手段的各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書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提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編者先在不同院校、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中開展了幾千份問卷調查,撰寫完成了問卷調查報告,在充分考慮學生需求、尊重問卷調研結果的基礎上,參考于2009年10月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和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二級)考試大綱以及部分省市的專升本考試大綱,設計了本書的相關章節內容,力求書中內容新穎化、實用化,知識體系貫穿校內教育和校外需求,使本書適合不同專業、不同地區院校的教學。
本書共3篇11章,第1篇為基礎知識篇,包括第1章計算機基礎、第2章微型計算機系統和第3章操作系統;第2篇為辦公軟件篇,包括第4章文字處理軟件Word2 007、第5章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7、第6章PowerPoint 2007的應用和第7章計算機網絡;第3篇為應用技術篇,包括第8章多媒體與網頁設計、第9章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第10章數據庫設計基礎和第1l章軟件安裝與應用。
本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緊跟當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平,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力圖使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得到全面培養和提高。
第1篇 基礎知識篇
第1章 計算機基礎 2
1.1 計算機基礎 2
1.1.1 什么是計算機 2
1.1.2 計算機發展史 4
1.1.3 計算機工作原理 6
1.1.4 計算機發展趨勢 7
1.1.5 計算機分類 7
1.1.6 計算機應用 10
1.2 計算機的信息表示 11
1.2.1 數制 11
1.2.2 二進制數據表示 12
1.2.3 數制轉換 15
1.2.4 二進制的運算 18
1.2.5 計算機中數據及編碼 20
第2章 微型計算機系統 29
2.1 微型機系統體系 29
2.1.1 微型機系統架構 29
2.1.2 計算機指令 29
2.2 微型機系統組成 30
2.3 微型機硬件系統 31
2.3.1 主機 31
2.3.2 外部設備 37
2.4 微型機軟件系統 41
2.5 微型機性能指標 43
2.6 微型機的維護 44
第3章 操作系統 46
3.1 操作系統總述 46
3.1.1 操作系統簡介 46
3.1.2 操作系統的特征 46
3.1.3 操作系統的分類 47
3.2 操作系統的工作原理 48
3.2.1 CPU管理 48
3.2.2 存儲管理 48
3.2.3 設備管理 49
3.2.4 文件管理 49
3.2.5 用戶接口 49
3.3 Windows操作系統 50
3.3.1 發展歷程 50
3.3.2 Windows XP主要操作對象 51
3.3.3 常用操作方法 58
3.3.4 Windows XP管理 61
3.4 其他操作系統簡介 63
3.4.1 DOS 63
3.4.2 OS/2操作系統 64
3.4.3 UNIX操作系統 64
3.4.4 Linux操作系統 65
3.4.5 網絡操作系統 65
第2篇 辦公軟件篇
第4章 文字處理軟件Word 2007 68
4.1 Word 2007環境簡介 68
4.1.1 用戶界面 68
4.1.2 文檔視圖 69
4.2 文檔操作 70
4.2.1 文檔的創建與打開 70
4.2.2 文檔的保存和關閉 70
4.2.3 文檔的編輯 71
4.2.4 文檔的保護 74
4.3 文檔的格式化與排版 74
4.3.1 字符排版 74
4.3.2 段落排版 75
4.3.3 頁面排版 77
4.3.4 邊框和底紋 78
4.3.5 項目符號和編號 79
4.3.6 中文版式 80
4.3.7 格式刷 81
4.4 圖文對象 82
4.4.1 圖片 82
4.4.2 自選圖形 83
4.4.3 Smart Art圖形 84
4.4.4 圖表 85
4.4.5 藝術字 86
4.4.6 文本框 87
4.5 表格 88
4.5.1 表格的創建 88
4.5.2 表格的編輯 89
4.5.3 表格的格式化 91
4.5.4 表格的數據處理 91
4.6 Word 2007高級應用 93
4.6.1 公式 93
4.6.2 目錄 94
4.6.3 郵件合并 95
4.6.4 腳注和尾注 96
4.6.5 批注和修訂 97
4.6.6 宏 98
4.6.7 文檔的打印 102
第5章 電子表格軟件Excel 2007 104
5.1 Excel 2007簡介 104
5.1.1 Excel工作界面 104
5.1.2 Excel基本概念 105
5.2 Excel 2007基本操作 106
5.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06
5.2.2 編輯單元格 106
5.2.3 工作表數據錄入 110
5.2.4 工作表編輯與設置 114
5.3 公式與函數的應用 118
5.3.1 公式 118
5.3.2 單元格的引用 119
5.3.3 函數應用 121
5.4 圖表操作 129
5.4.1 建立圖表 129
5.4.2 編輯圖表 130
5.5 數據管理 132
5.5.1 數據清單 132
5.5.2 排序 132
5.5.3 篩選 134
5.5.4 數據分類匯總 137
5.5.5 數據透視表 138
5.6 凍結與打印 139
5.6.1 凍結窗格 139
5.6.2 表格保護 140
5.6.3 工作表設置與打印 140
5.7 宏 141
5.7.1 添加【開發工具】 142
5.7.2 宏設置 142
5.7.3 宏錄制 142
5.7.4 宏執行 144
5.7.5 宏編輯 144
5.7.6 用VBA擴充Excel功能 146
第6章 PowerPoint 2007的應用 147
6.1 PowerPoint 2007環境簡介 147
6.1.1 軟件用戶界面 147
6.1.2 PowerPoint 2007的基本概念 148
6.1.3 演示文稿視圖 149
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50
6.2.1 演示文稿的創建 150
6.2.2 演示文稿的打開與保存 150
6.2.3 演示文稿的發布 151
6.2.4 演示文稿的轉化 151
6.2.5 演示文稿的打印 152
6.3 幻燈片的制作與編輯 153
6.3.1 插入新幻燈片 153
6.3.2 向幻燈片插入各類對象 154
6.3.3 幻燈片的移動、復制和刪除 156
6.3.4 在幻燈片中應用鏈接 157
6.4 演示文稿的格式化 158
6.4.1 幻燈片中對象的格式化 158
6.4.2 設置演示文稿的主題 158
6.4.3 設置演示文稿的背景 159
6.4.4 設置演示文稿的頁眉和頁腳 160
6.4.5 設置演示文稿的母版 160
6.5 演示文稿的動畫效果 161
6.5.1 設置幻燈片內的動畫 162
6.5.2 設置幻燈片切換動畫 163
6.6 演示文稿的放映 164
6.6.1 設置放映方式 164
6.6.2 幻燈片的放映 166
6.7 演示文稿的制作實例 166
6.7.1 幻燈片制作流程 166
6.7.2 幻燈片制作實例 167
第7章 計算機網絡 171
7.1 計算機網絡基礎 171
7.1.1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171
7.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功能 172
7.1.3 計算機網絡分類 173
7.1.4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74
7.1.5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175
7.2 數據通信 176
7.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176
7.2.2 信息交換技術 178
7.2.3 通信服務形式 179
7.2.4 傳輸介質 180
7.2.5 數據編碼 181
7.2.6 數據傳輸與差錯控制 182
7.3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83
7.3.1 計算網絡協議 183
7.3.2 網絡體系結構 183
7.3.3 OSI/RM 183
7.3.4 IP/TCP協議 185
7.4 計算機網絡構建 186
7.4.1 局域網簡介 186
7.4.2 局域網體系結構 186
7.4.3 局域網的構建 187
7.5 Internet基礎 190
7.5.1 什么是IP 190
7.5.2 IP地址及子網掩碼 190
7.5.3 Internet的域名機制 192
7.6 Internet應用 194
7.6.1 遠程登錄服務Telnet(Remote Login) 194
7.6.2 文件傳送服務FTP 195
7.6.3 電子郵件服務E-mail(Electronic Mail) 195
7.6.4 電子公告板系統(BBS) 195
7.6.5 萬維網 196
7.6.6 基于P2P的Internet應用 196
7.6.7 信息檢索 197
第3篇 應用技術篇
第8章 多媒體與網頁設計 200
8.1 多媒體 200
8.1.1 多媒體技術的概念 200
8.1.2 多媒體的特點 201
8.1.3 多媒體系統 202
8.1.4 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204
8.1.5 多媒體技術應用 205
8.1.6 數字媒體 206
8.2 網頁設計 211
8.2.1 網頁設計的基本概念 211
8.2.2 網頁設計語言 213
8.2.3 網頁設計軟件 220
8.2.4 簡單網頁設計 222
8.2.5 網頁設計高級操作 225
第9章 計算機安全與防護 238
9.1 信息安全 238
9.1.1 什么是信息安全 238
9.1.2 信息安全的特點與原則 238
9.1.3 信息面臨的安全威脅 239
9.1.4 信息安全技術 240
9.1.5 信息安全的應用 242
9.2 計算機安全 244
9.2.1 計算機安全 244
9.2.2 網絡安全 246
9.2.3 防火墻 247
9.2.4 網絡黑客 248
9.3 計算機病毒及防治 248
9.3.1 計算機病毒的定義 248
9.3.2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249
9.3.3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249
9.3.4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 251
9.3.5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癥狀 251
9.3.6 計算機病毒的命名和常見病毒 253
9.3.7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防護 254
9.3.8 幾種常見病毒與防護 255
9.4 計算機犯罪與知識產權 257
9.4.1 計算機犯罪 257
9.4.2 軟件知識產權 257
9.4.3 計算機安全法規 257
第10章 數據庫設計基礎 259
10.1 數據庫系統概述 259
10.1.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259
10.1.2 數據庫系統的基本概念 260
10.1.3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 261
10.1.4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262
10.2 數據模型 263
10.2.1 數據模型簡介 263
10.2.2 概念數據模型 264
10.2.3 邏輯數據模型 265
10.3 關系代數 267
10.3.1 傳統的集合運算 268
10.3.2 專門的關系運算 269
10.4 Access 2007數據庫及其應用 269
10.4.1 Access數據庫概述 270
10.4.2 Access數據庫的對象 272
10.4.3 Access數據庫的建立 272
10.4.4 Access數據表操作 273
第11章 軟件安裝與應用 276
11.1 軟件的安裝 276
11.1.1 操作系統軟件的安裝 276
11.1.2 應用軟件的安裝 280
11.1.3 應用軟件的卸載 281
11.2 常見應用軟件 283
11.2.1 閱讀軟件 283
11.2.2 圖形工具軟件 286
11.2.3 光盤工具 288
11.2.4 殺毒工具 291
11.2.5 磁盤工具 292
11.2.6 網絡應用工具 296
11.2.7 壓縮工具 297
11.2.8 系統測試工具 299
11.2.9 多媒體工具 299
11.2.10 翻譯工具 300
參考文獻 301
(2)大中型計算機這種計算機也有很高的運算速度和很大的存儲量,并允許相當多的用戶同時使用。當然在量級上都不及巨型計算機,結構上也較巨型機簡單些,價格相對巨型機來得便宜,因此使用的范圍較巨型機普遍,是事務處理、商業處理、信息管理、大型數據庫和數據通信的主要支柱。
(3)小型機其規模和運算速度比大中型機要差,但仍能支持十幾個用戶同時使用。小型機具有體積小、價格低、性價比高等優點,適合中小企業、事業單位用于工業控制、數據采集、分析計算、企業管理以及科學計算等,也可做巨型機或大中型機的輔助機。典型的小型機有美國DEC公司的PDP系列計算機、IBM公司的AS~00系列計算機,我國的DJS-130計算機等。
(4)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簡稱微型機或微機,是當今使用最普及、產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體積小、功耗低、成本少、靈活性大,性能價格比明顯地優于其他類型計算機,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微型計算機可以按結構和性能劃分為單片機、單板機和個人計算機等幾種類型。①單片機把微處理器、一定容量的存儲器以及輸人輸出接口電路等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就構成了單片機,可見單片機僅是一片特殊的、具有計算機功能的集成電路芯片。單片機體積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但存儲容量較小,一般用做專用機或用來控制高級儀表、家用電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