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教育計算機規劃教材: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是一本內容簡單易懂、知識量豐富的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教材。在介紹數據庫系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21世紀高等教育計算機規劃教材: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對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具體安裝、使用操作方法和SQL語言及PL/SQL的編程技術及應用等,均作了較為全面、系統講解。此外,對數據庫設計與開發的方法及全過程也用具體實例進行了描述,同時介紹了數據庫系統技術及主流的新型數據庫。書中內容的選取、概念的引入、文字的敘述都力求遵循面向應用、重視實踐、便于教學和自學的原則。
《21世紀高等教育計算機規劃教材: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適合高等院校計算機類、信息類及其他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亦可供廣大計算機信息處理工作人員參考。
技術實戰+職場關鍵能力教育模式。 知識點+實例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并實踐。 數據庫原理+Oracle數據庫示例。
數據庫技術作為計算機軟件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是計算機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數據庫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以計算機為中心的信息系統與應用系統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高等院校很多專業都開設了數據庫相關課程,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方法,能夠熟練運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操作和管理數據庫。本書以數據庫系統原理為出發點,結合在實際運用中被大量采用的關系型數據庫Oracle進行詳細講解。
本書圍繞雙體系教育的核心技術教學內容“數據庫原理與應用”進行講述,簡單明了地介紹了數據庫系統的基本知識,結合示例對數據庫系統特別是Oracle中的常用知識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數據庫系統中一些零散的知識點進行集中式的講解,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教材。
全書共分9章:
·第1章緒論,概述數據庫系統,主要介紹數據庫系統基本概念;
·第2章介紹關系數據模型,主要涉及數據建模的過程、數據庫系統的模式結構及體系結構等內容;
·第3章介紹關系模型和關系代數,包括關系模型、關系代數、函數依賴及關系的規范化等內容;
·第4章介紹數據庫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語言,包括數據定義語言,數據操作語言及數據控制語言、視圖、游標、觸發器、存儲過程等關鍵知識點;
·第5章介紹主流關系型數據庫產品Oracle,包括Oracle的簡介、安裝、體系結構、配置管理及管理工具等知識點的介紹;
·第6章介紹Oracle過程化擴充語言PL/SQL,包括PL/SQL的簡介、PL/SQL語法基礎、控制語句、游標、存儲過程和函數、觸發器以及包等內容;
·第7章介紹數據庫設計方法,除了介紹設計步驟外,還包括一些常用設計工具方法的使用;
·第8章介紹數據庫系統技術,主要介紹查詢優化、并發控制、數據庫恢復、數據庫完整性及安全性等知識點;
·第9章介紹數據庫新技術,主要介紹高級查詢和信息檢索及新型數據庫應用等知識點。
本書注重教材的可讀性和實用性,每章知識點都有實例講解,幫助學生掌握并實踐。內容結構安排由淺人深,讓學生從簡單人手,逐步強化關鍵知識點和難點的應用。
……
第1章 緒論
1.1 基本概念
1.1.1 信息和數據
1.1.2 數據與數據管理
1.1.3 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系統
1.1.4 數據庫系統的主要目標
1.2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1.2.1 人工管理階段
1.2.2 文件系統階段
1.2.3 數據庫系統階段
1.2.4 數據庫技術發展新趨勢
1.3 數據庫管理系統
1.3.1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
1.3.2 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組成
1.3.3 DBMS的工作過程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模型
2.1 數據建模的過程
2.1.1 數據模型的三個層次
2.1.2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2.1.3 實體-聯系模型
2.1.4 面向對象模型
2.2 數據模型
2.2.1 數據模型及其組成要素
2.2.2 數據模型的分類
2.3 數據庫系統的模式結構
2.3.1 數據庫系統的三級模式結構
2.3.2 數據庫的二級映像功能與數據獨立性
2.4 數據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2.4.1 單用戶數據庫系統
2.4.2 主從式結構的數據庫系統
2.4.3 分布式結構的數據庫系統
2.4.4 客戶/服務器結構的數據庫系統
小結
習題
第3章 關系模型和關系代數
3.1 關系模型
3.1.1 關系模型定義
3.1.2 關系性質
3.1.3 關系模式組成
3.1.4 關系模式與關系數據庫
3.1.5 關系操作
3.1.6 關系完整性約束
3.2 關系語言
3.3 關系代數
3.3.1 關系代數運算符
3.3.2 關系演算
3.3.3 查詢優化
3.4 函數依賴
3.4.1 問題的提出
3.4.2 函數依賴定義
3.4.3 碼
3.5 關系的規范化
3.5.1 第一范式(1NF)
3.5.2 第二范式(2NF)
3.5.3 第三范式(3NF)
3.5.4 BC范式(BCNF)
3.5.5 多值依賴與第四范式(4NF)
3.5.6 模式分解
小結
習題
第4章 SQL語言
4.1 SQL語言概述及特點
4.2 數據定義語句
4.2.1 基本表的定義
4.2.2 是基本表的修改
4.2.3 基本表的刪除
4.2.4 索引的建立和刪除
4.3 數據查詢語句
4.3.1 查詢格式
4.3.2 簡單查詢
4.3.3 連接查詢
4.3.4 嵌套查詢
4.3.5 集合查詢
4.4 數據操作語句
4.4.1 數據插入
4.4.2 數據修改
4.4.3 數據刪除
4.5 視圖
4.5.1 定義視圖
4.5.2 刪除視圖
4.5.3 查詢視圖
4.5.4 更新視圖
4.5.5 視圖的作用
4.6 數據控制
4.6.1 授予權限
4.6.2 收回權限
4.7 嵌入式SQL
4.8 存儲過程
4.9 游標
4.10 觸發器
小結
習題
第5章 Oracle
5.1 Oracle系統
5.1.1 Oracle系統發展歷程
5.1.2 Oracle系統特點
5.2 Oracle的安裝
5.2.1 Oracle服務器端的安裝
5.2.2 Oracle客戶端的安裝
5.3 Oracle體系結構
5.3.1 Oracle RDBMS文件結構
5.3.2 Oracle邏輯結構
5.3.3 Oracle存儲物理結構
5.4 Oracle的連接
5.4.1 服務端的設置
5.4.2 客戶端的設置
5.5 服務器的配置
5.5.1 服務器的管理模式
5.5.2 服務器的配置
5.5.3 服務器的啟動與關閉
5.6 用戶管理
5.6.1 System用戶
5.6.2 Sys用戶
5.6.3 Scott用戶
5.6.4 Sys和System用戶的比較
5.7 管理工具的使用
5.7.1 SQL Plus的使用
5.7.2 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的使用
小結
習題
第6章 PL/SQL基礎
6.1 PL/SQL簡介
6.1.1 概述
6.1.2 PL/SQL作用
6.2 語法基礎
6.2.1 塊
6.2.2 標識符
6.2.3 數據與數據類型
6.2.4 變量的聲明與賦值
6.2.5 常量
6.2.6 操作符
6.2.7 注釋
6.3 控制語句
6.3.1 選擇控制語句
6.3.2 循環控制語句
6.3.3 順序控制語句
6.4 游標
6.4.1 隱式游標
6.4.2 顯式游標
……
第7章 數據庫設計
第8章 數據庫系統技術
第9章 數據庫新技術
1.2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數據管理技術隨著計算機硬件技術、軟件技術和計算機應用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大致經歷了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和數據庫系統階段。
1.2.1 人工管理階段
在計算機出現之前,人們運用常規的手段從事記錄、存儲和對數據加工,并主要使用人的大腦來管理和利用這些數據。而早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的計算機主要用于科學計算。在硬件方面,外存儲器只有卡片、紙帶和磁帶,沒有可以直接存取的磁盤設備;軟件也只有匯編語言,尚無數據管理方面的軟件。數據處理方式基本是批處理。
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計算機系統不提供對用戶數據的管理功能。用戶編制程序時,必須全面考慮相關的數據,包括數據的定義、存儲結構以及存取方法等。程序和數據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數據脫離了程序就無任何存在的價值,數據無獨立性。
②數據不能共享。不同的程序均有各自的數據,這些數據對不同的程序通常是不相同的,不可共享;即使不同的程序使用了相同的一組數據,這些數據也不能共享,程序中仍然需要各自加入這組數據,誰也不能省略。基于這種數據的不可共享性,必然導致程序與程序之間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浪費了存儲空間。
③不單獨保存數據。基于數據與程序是一個整體,數據只為本程序所使用,數據只有與相應的程序一起保存才有價值,否則就毫無用處。所以,所有程序的數據均不單獨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