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主要內(nèi)容包括制圖標準與制圖技能(手工制圖)、投影原理(包括點、線、面、體的投影及軸測圖和剖面圖)、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構造(包括基礎與地下室、墻體、樓地層、門窗、樓梯、屋頂、變形縫及工業(yè)建筑)、建筑施工圖與結構施工圖的識讀等相關知識。在建筑施工圖與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實例中,結合高職的特點,選取一套完整的住宅建筑工程圖作為實例,通過對實際工程圖的綜合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幫助他們快速上崗與就業(yè)。
本教材主要針對高職高專學生,適用于各類建筑類專業(yè),是建筑類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教材,適用范圍廣。本教材適合各類自學考試及建筑類崗位培訓使用,還可以作為土建管理人員、建筑設計人員和建筑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的閱讀參考用書。
本教材中添加了實際工程圖紙,使學生在學習完理論知識后,馬上可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看懂工程圖紙,使學生能夠適應崗位的要求。
第1章 建筑制圖 1
1.1 制圖工具、用品及使用方法 1
1.1.1 圖板 1
1.1.2 丁字尺、三角板 2
1.1.3 圓規(guī)、分規(guī) 2
1.1.4 繪圖鉛筆 3
1.1.5 制圖模板 4
1.1.6 比例尺 4
1.1.7 其他用品 4
1.2 制圖標準 5
1.2.1 圖幅 5
1.2.2 圖線 7
1.2.3 字體 8
1.2.4 比例 9
1.2.5 尺寸標注 9
1.3 制圖的步驟 11
1.3.1 用繪圖工具和儀器繪制圖樣 11
1.3.2 圖樣的復制、保存 12
1.4 計算機制圖 13
1.4.1 計算機軟件 14
1.4.2 計算機計制圖及輔助設計過程 14
同步練習 14
第2章 點、線、面的投影原理 15
2.1 投影的基本知識 15
2.1.1 投影的概念和分類 15
2.1.2 正投影的投影特征 17
2.1.3 三面投影 18
2.2 點的投影 20
2.2.1 點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規(guī)律 20
2.2.2 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 21
2.2.3 特殊位置點 22
2.2.4 兩點的相對位置 22
2.3 直線的投影 24
2.3.1 各種位置直線的三面投影 24
2.3.2 直線上的點的投影特性 27
2.3.3 直線上的點的定比性 28
2.4 平面的投影 28
2.4.1 平面的表示方法 28
2.4.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29
2.4.3 平面上的直線和點的投影 32
同步練習 33
第3章 體的投影 35
3.1 平面立體的投影 36
3.1.1 棱柱體的投影 36
3.1.2 棱錐體的投影 37
3.1.3 平面立體投影圖的尺寸標注 38
3.1.4 平面立體表面上求點和線 38
3.2 曲面立體的投影 41
3.2.1 圓柱體的投影 42
3.2.2 圓錐體的投影 43
3.2.3 球體的投影 43
3.2.4 曲面立體投影圖的尺寸標注 44
3.2.5 曲面立體表面上求點和求線 44
3.3 組合體的投影 49
3.3.1 概述 49
3.3.2 組合體的畫法 51
3.3.3 組合體投影圖的尺寸標注 54
3.3.4 組合體投影圖識讀 57
同步練習 61
第4章 軸測投影 62
4.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62
4.1.1 軸測投影的形成 62
4.1.2 軸測投影的分類 63
4.1.3 軸測投影的特性 63
4.2 常見軸測投影圖的畫法 63
4.2.1 正軸測圖的畫法 64
4.2.2 斜軸測圖的畫法 69
同步練習 71
第5章 剖面圖和斷面圖 73
5.1 剖面圖 73
5.1.1 剖面圖的形成 73
5.1.2 剖面圖的畫法及標注 74
5.1.3 剖面圖的分類 75
5.2 斷面圖 77
5.2.1 斷面圖的形成 77
5.2.2 斷面圖與剖面圖的區(qū)別 78
5.2.3 斷面圖的分類和畫法 79
同步練習 80
第6章 建筑概述 82
6.1 建筑及建筑構成要素 82
6.1.1 建筑的概念 82
6.1.2 建筑構成要素 82
6.2 建筑的分類 83
6.2.1 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分類 83
6.2.2 按主要承重結構的材料和結構形式分類 84
6.2.3 按建筑的層數(shù)或總高度分類 85
6.2.4 按承重方式分類 85
6.2.5 按建筑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分類 89
6.3 建筑的設計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級 89
6.3.1 建筑的設計使用年限 89
6.3.2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 89
6.4 建筑與抗震 91
6.4.1 地震 91
6.4.2 震級與地震烈度 91
6.4.3 抗震設防烈度 92
6.4.4 抗震等級 92
6.5 民用建筑構造概述 92
6.5.1 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 92
6.5.2 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 95
6.5.3 建筑構造設計的基本原則 95
同步練習 96
第7章 基礎與地下室 97
7.1 地基與基礎概述 97
7.1.1 地基與基礎的關系 97
7.1.2 地基的分類 98
7.1.3 對地基與基礎的設計要求 98
7.1.4 基礎的埋置深度 98
7.2 基礎的類型 100
7.2.1 按所用材料的受力特點 100
7.2.2 按構造形式分類 101
7.3 地下室 103
7.3.1 地下室的分類 104
7.3.2 地下室的組成 104
7.3.3 地下室的防潮 105
7.3.4 地下室的防水 106
同步練習 107
第8章 墻體 108
8.1 墻體的作用、分類及要求 108
8.1.1 墻體的作用 108
8.1.2 墻體的分類 108
8.1.3 墻體的設計要求 109
8.1.4 墻體的結構布置方案 110
8.2 磚墻的構造 111
8.2.1 磚墻的組砌原則 111
8.2.2 實心磚墻的組砌 113
8.2.3 空心磚墻的組砌 114
8.2.4 空斗墻的組砌 114
8.2.5 墻體的細部構造 114
8.3 隔墻的構造 120
8.3.1 對隔墻的要求 120
8.3.2 隔墻的類型及構造 120
8.4 墻體飾面 123
8.4.1 墻體飾面的作用 123
8.4.2 墻體飾面的分類 124
同步練習 127
第9章 樓板層與地坪層 128
9.1 樓板層 128
9.1.1 樓板層的設計要求 128
9.1.2 樓板層的組成 130
9.1.3 樓板的類型 130
9.2 鋼筋混凝土樓板 132
9.2.1 現(xiàn)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132
9.2.2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135
9.2.3 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139
9.3 地坪層及樓地面裝飾構造 140
9.3.1 地坪層的組成 140
9.3.2 樓地面面層的裝飾構造 141
9.4 頂棚裝飾構造 149
9.4.1 直接式頂棚構造 150
9.4.2 懸吊式頂棚構造 151
9.5 陽臺和雨篷構造 152
9.5.1 陽臺 152
9.5.2 雨篷 157
同步練習 159
第10章 樓梯 160
10.1 樓梯的組成、類型和尺寸 160
10.1.1 樓梯的組成 160
10.1.2 樓梯的類型 161
10.1.3 樓梯的尺寸 164
10.2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梯及細部構造 168
10.2.1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梯 169
10.2.2 樓梯細部的構造 170
10.3 臺階及坡道 175
10.3.1 臺階 175
10.3.2 坡道 176
同步練習 178
第11章 屋頂 179
11.1 屋頂?shù)淖饔谩㈩愋汀⒃O計要求及屋頂?shù)呐潘?79
11.1.1 屋頂?shù)淖饔谩?79
11.1.2 屋頂?shù)念愋汀?79
11.1.3 屋頂?shù)脑O計要求 181
11.1.4 屋頂?shù)呐潘?81
11.2 平屋頂?shù)臉嬙臁?85
11.2.1 柔性防水平屋頂?shù)臉嬙臁?85
11.2.2 剛性防水平屋頂?shù)臉嬙臁?87
11.2.3 涂膜防水屋面 188
11.2.4 平屋頂?shù)募毑繕嬙臁?89
11.2.5 平屋頂?shù)谋嘏c隔熱 192
11.3 坡屋頂 195
11.3.1 坡屋頂?shù)某兄亟Y構形式 195
11.3.2 坡屋頂?shù)奈菝鏄嬙臁?96
11.3.3 坡屋頂?shù)募毑繕嬙臁?98
同步練習 200
第12章 窗與門 201
12.1 窗 201
12.1.1 窗的作用與分類 201
12.1.2 窗的構造 202
12.2 門 206
12.2.1 門的作用與分類 206
12.2.2 門的構造 207
同步練習 210
第13章 變形縫 211
13.1 伸縮縫 211
13.1.1 伸縮縫的設置 212
13.1.2 伸縮縫的構造 212
13.2 沉降縫 213
13.2.1 沉降縫的設置 214
13.2.2 沉降縫的構造 214
13.3 防震縫 216
13.3.1 防震縫的設置 217
13.3.2 防震縫的構造 218
同步練習 218
第14章 工業(yè)建筑 219
14.1 工業(yè)建筑概述 219
14.1.1 工業(yè)建筑的特點和分類 219
14.1.2 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類型和組成 221
14.1.3 單層工業(yè)廠房起重運輸設備簡介 223
14.1.4 單層工業(yè)廠房的柱網(wǎng)及定位軸線 224
14.2 單層工業(yè)廠房的主要構件 224
14.2.1 基礎、基礎梁及柱 224
14.2.2 吊車梁、連系梁、圈梁 228
14.2.3 屋蓋系統(tǒng) 230
14.2.4 屋面 231
14.2.5 外墻 233
同步練習 237
第15章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圖概述 238
15.1 建筑模數(shù)與民用建筑定位 238
15.1.1 建筑模數(shù) 238
15.1.2 民用建筑的定位軸線 239
15.2 房屋建筑施工圖的設計過程及分類 239
15.2.1 施工圖的設計過程 239
15.2.2 施工圖的分類 240
同步練習 240
第16章 建筑施工圖的識讀 241
16.1 建筑施工圖的組成及編排順序 241
16.1.1 建筑施工圖的組成 241
16.1.2 編排順序 243
16.2 建筑施工圖中常用的符號及圖例 243
16.2.1 標高符號 243
16.2.2 索引詳圖 244
16.2.3 指北針 244
16.2.4 建筑常用圖例符號 245
16.3 建筑總平面圖識讀 245
16.3.1 建筑總平面圖的形成和用途 245
16.3.2 建筑總平面圖的內(nèi)容 246
16.3.3 建筑總平面圖的識讀 247
16.4 建筑平面圖識讀 248
16.4.1 建筑平面圖的形成和用途 248
16.4.2 建筑平面圖的內(nèi)容 250
16.4.3 建筑平面圖的識讀 250
16.5 建筑立面圖識讀 251
16.5.1 建筑立面圖的形成和用途 251
16.5.2 建筑立面圖的內(nèi)容 252
16.5.3 建筑立面圖的識讀 253
16.6 建筑剖面圖識讀 254
16.6.1 建筑剖面圖的形成和用途 254
16.6.2 建筑剖面圖的內(nèi)容 254
16.6.3 建筑剖面圖的識讀 254
16.7 建筑詳圖識讀 255
16.7.1 建筑詳圖的用途 255
16.7.2 建筑詳圖的內(nèi)容 256
16.7.3 建筑詳圖的識讀 258
同步練習 260
第17章 結構施工圖的識讀 262
17.1 結構施工圖的主要內(nèi)容 262
17.2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施工圖識讀 266
17.2.1 柱鋼筋的組成 266
17.2.2 柱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guī)則 267
17.3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施工圖識讀 269
17.3.1 梁鋼筋的組成 269
17.3.2 梁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guī)則 270
17.4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板施工圖識讀 274
17.4.1 板鋼筋的組成 274
17.4.2 板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guī)則 275
17.5 基礎結構施工圖識讀 277
17.5.1 基礎結構施工圖的組成 277
17.5.2 基礎結構施工圖的識讀 277
17.6 鋼筋混凝土樓梯結構施工圖識讀 279
17.6.1 樓梯鋼筋組成 279
17.6.2 板式樓梯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guī)則 280
同步練習 282
附錄A 建筑施工圖 284
附錄B 結構施工圖 293
參考文獻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