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是在《電子技能實訓基礎——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第2版)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主要介紹了十幾類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分類、性能、參數,以及如何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同時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電子元器件的檢測方法。內容包括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變壓器、半導體元件、開關與接插件、保險元器件、繼電器、集成電路、石英晶振和陶瓷元器件、敏感元器件、片狀元器件等電子元器件。全書圖文并茂并配有大量的實物圖,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可供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及相關專業作為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其他職業學校或無線電短訓班的培訓教材,對于電子愛好者來說也不失為一本較好的自學讀物。
本書是電工、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等各專業通用的電子技術基本技能訓練教材之一,是按實驗課單列的設計而編寫的。本書貫徹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思想。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技術中的基本元素。任何一種電子裝置都由這些電子元器件合理、和諧、巧妙地組合而成。特別在近年來傳統電子元器件更新換代、新型元器件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客觀地說,不了解這些元器件的性能和規格,就難以適應當代電子技術的發展要求。因此,編者認為電子技能的基本功應以了解元器件為起點。在教學方式的構思上,編者以貫徹培養職業能力、倡導教學創新于始終,希望把學、教、練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
本書是在《電子技能實訓基礎--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檢測》(第2版)基礎上修訂而成,《電子技能實訓基礎--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第1版自2005年出版以來,已銷售4萬多冊,初步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編者認識到本書內容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對其進行了修訂。與之前相比減少了總學時,刪減了重復的內容,并且增加了新的元器件介紹。此次修改使得本書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實際,版面也更加合理。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二十二項技能訓練相對獨立,講授的次序可由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另外,一套元器件可同時安排多班示范教學,因此,本書設計的教學成本極低。本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比較實用,亦可作為廣大電子愛好者的自學讀物。
特別強調的是,本教材并沒有提供所有練習題的答案,學生可通過上網、查找圖書資料或向老師請教的方式解決不懂的問題。
本書大部分的技能訓練都配有相關的元器件實物彩圖,已經做成PPT,可以從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網站上下載。教師可以對照實物彩圖PPT組織教學。
編寫課改教材是高等職業學校的一個嶄新課題,本書借鑒德國基于工作過程開發的方法,對課程的結構和內容進行了探索和研究。鑒于編者水平、經驗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技能訓練一 人工焊接練習
技能訓練二 印制板的人工制作
技能訓練三 電阻器
技能訓練四 電容器
技能訓練五 電感器
技能訓練六 變壓器
技能訓練七 半導體二極管
技能訓練八 半導體三極管
技能訓練九 開關與接插件
技能訓練十 保險元件
技能訓練十一 電聲器件
技能訓練十二 繼電器
技能訓練十三 集成電路常識
技能訓練十四 音樂片
技能訓練十五 三端式集成穩壓器
技能訓練十六 石英晶體和陶瓷元器件
技能訓練十七 晶閘管(可控硅)
技能訓練十八 發光顯示元器件
技能訓練十九 常用的敏感元器件
技能訓練二十 光電耦合器
技能訓練二十一 場效應管與電池
技能訓練二十二 片狀元器件
5.焊接須知
(1)掌握焊接的熱量和焊接的時間。若電烙鐵沒有達到足夠的熱度,就不能急著去焊元器件,因為此時焊錫沒有充分熔化,焊接表面粗糙且顏色暗淡,稍一用力焊點就會斷裂,造成虛焊。另外,此時錫在焊點上熔化很慢,若元器件、印制焊盤和烙鐵接觸的時間較長,就會使熱量過多地傳導到印制焊盤和元器件上去,導致印制電路板焊盤翹起、變形,甚至會損壞元器件。焊接時間過長的主要原因是電烙鐵的功率和加熱時間不夠或被焊元器件的表面不干凈,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解決。
(2)焊接過程的把握。將經過鍍錫處理的元器件找準焊孔后插入,焊腳在印制電路板反面透出的長度不得小于5mm,然后將烙鐵及焊絲同時湊到焊腳處加熱,待焊錫熔化,浸潤在焊腳周圍并形成大小適中、圓潤光滑的焊點時將烙鐵向上迅速抽出,不要讓烙鐵頭在銅箔上拖動游移。焊點形成后,焊盤的焊錫尚未凝固,此時不能移動焊件,否則焊錫會凝成砂粒狀,使被焊物件附著不牢,造成虛焊;另外也不要對焊錫吹氣使其散熱,應讓它自然冷卻。若將烙鐵拿開,焊點帶不規則的毛刺,則說明焊接時間過長。這是焊錫汽化引起的,需雷新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