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百科全書為IT從業者,教育者,研究人員以及學生提供了關于云計算知識的概述。這一獨一無二的出版物由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專家共同撰寫完成,將廣泛的云計算話題涵蓋在了單獨的一冊書中,包括諸如技術趨勢和發展,研究熱點內容,最佳實踐,標準以及云應用等相關云計算話題。該書以多視角審視云計算,力求解決云計算利益相關者在開發,經營,管理及使用云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此外,本書研究了云計算對當下以及未來的影響。
San Murugesan,歐洲工業技術基礎研究專業服務的主任,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計算機與數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一位企業培訓師及獨立的IT和教育顧問。他在澳大利亞的西悉尼大學和南十字星大學以及馬來西亞的多媒體大學均擔任多個高級職位。他曾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組織工作。他曾擔任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高級研究員。
陳志德,教授,2005年至今在福建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學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網絡與信息安全、物聯網與大數據等。近年來近年來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科技廳K類基金等項目10項,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科技廳高校產學合作科技重大課題項目,在國內外期刊會議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3本,教材3本,授權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20多項。
目錄/Contents
第一部分 云計算簡介
第1章 云計算概述 2
1.1 引言 3
1.2 云計算 4
1.3 云服務模式 5
1.4 云計算部署模型 9
1.5 云計算的優勢、局限性及風險 10
1.6 遷移到云 12
1.7 云展望與啟示 13
1.8 結論 14
參考文獻 14
云詞匯 15
第二部分 云服務
第2章 云服務和云服務提供商 18
2.1 引言 19
2.2 IaaS提供商 19
2.3 PaaS提供商 21
2.4 SaaS提供商 24
2.5 DSaaS提供商 26
2.6 其他服務 27
2.7 非主要提供商 30
2.8 結論 31
參考文獻 32
第3章 移動云計算 33
3.1 引言 34
3.2 移動云計算概述 35
3.3 移動云計算架構 39
3.4 突出的挑戰 42
3.5 結論 45
參考文獻 45
第4章 社區云 47
4.1 引言 48
4.2 社區云的概念 48
4.3 云用戶社區 50
4.4 要求和挑戰 53
4.5 社區云的潛力 55
4.6 社區云的成就 56
4.7 結論 57
參考文獻 58
第5章 政府云 59
5.1 引言 60
5.2 聯邦政府的云之旅 60
5.3 登機預檢——政府機構的主要注意事項 63
5.4 聯邦市場——主要產品 65
5.5 下一代云采用者 66
5.6 可預見的未來——當前的舉措 68
參考文獻 69
第6章 基于云的開發環境:PaaS 71
6.1 引言 72
6.2 PaaS模型的基本原理 72
6.3 集成平臺即服務 75
6.4 應用程序平臺即服務 76
6.5 領先PaaS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簡要比較 77
6.6 結論 78
參考文獻 79
第三部分 云框架和技術
第7章 參考框架 82
7.1 引言 83
7.2 常見云參考框架 83
7.3 結論 94
參考文獻 95
第8章 虛擬化概述 96
8.1 引言 97
8.2 虛擬化的起源 98
8.3 虛擬化的類型 99
8.4 虛擬化的優勢 101
8.5 VMware VI3 和vSphere 103
8.6 虛擬化和私有云 106
8.7 虛擬化的局限性 107
8.8 災難恢復和業務連續性 108
8.9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0
第9章 云網絡和I/O虛擬化 111
9.1 引言 112
9.2 網絡虛擬化 112
9.3 I/O虛擬化 119
9.4 結論:端到端網絡和I/O虛擬化設計 123
縮略語 123
參考文獻 124
第10章 云網絡 126
10.1 引言 127
10.2 云網絡的特性 127
10.3 云網絡的類型 128
10.4 云網絡架構 130
10.5 結論 138
參考文獻 139
第11章 云計算:概述無線數據中心網絡 140
11.1 引言 141
11.2 傳統DCN的挑戰 142
11.3 無線DCN的架構 143
11.4 無線DCN的性能 146
11.5 結論 150
參考文獻 150
第12章 開源云軟件解決方案 152
12.1 引言 153
12.2 開源IaaS云解決方案的評估標準 154
12.3 開源PaaS云軟件解決方案的評估標準 157
12.4 開源SaaS云軟件解決方案的評估標準 158
12.5 開源云基礎設施自動工具 160
12.6 結論 161
參考文獻 162
第13章 開發云軟件:開發人員的機遇和挑戰 164
13.1 引言 165
13.2 挑戰 167
13.3 SaaS開發平臺 170
13.4 數據庫級多租戶 172
13.5 最佳實踐 174
13.6 結論 176
參考文獻 177
第四部分 云集成和標準
第14章 云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180
14.1 引言 181
14.2 云計算中的互操作性問題 181
14.3 云計算中的可移植性問題 183
14.4 實現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185
14.5 結論 192
參考文獻 192
第15章 云聯合和地理分布 194
15.1 引言 195
15.2 分布式計算 199
15.3 分布式通信 203
15.4 結論 205
致謝 206
參考文獻 206
第16章 云標準 208
16.1 引言 209
16.2 為什么要有標準 209
16.3 什么樣的標準 210
16.4 什么樣的組織 210
16.5 云、標準和管理 211
16.6 個人標準 212
16.7 展望和結論 219
致謝 220
參考文獻 220
第五部分 云安全、隱私和合規性
第17章 云安全:問題和隱患 224
17.1 引言 225
17.2 云中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26
17.3 問題和挑戰 227
17.4 結論 236
致謝 236
參考文獻 237
第18章 保護云:方法和實踐 239
18.1 云安全管理 240
18.2 云安全機制和技術 243
18.3 云安全審計和評估 246
18.4 云入侵檢測和事件響應 248
18.5 云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計劃 250
18.6 結論 251
參考文獻 252
第19章 云取證 253
19.1 引言 254
19.2 背景 254
19.3 云取證的挑戰 256
19.4 云中可信賴的取證 260
19.5 云數字取證的優勢 263
19.6 開放性問題 264
19.7 結論 265
參考文獻 265
第20章 隱私、法律和云服務 267
20.1 引言 268
20.2 隱私理論的進化 268
20.3 隱私法 269
20.4 TOS協議和隱私政策 273
20.5 數據控制 275
20.6 結論 276
致謝 277
參考文獻 277
第21章 確保云中的隱私 279
21.1 引言 280
21.2 什么是數據隱私 282
21.3 云中隱私的風險 284
21.4 解決隱私的IT最佳實踐 286
21.5 最近的隱私研究 288
21.6 結論 289
參考文獻 290
第22章 云中的合規性 292
22.1 引言 293
22.2 相關的合規性 293
22.3 云環境中的IT合規性 294
22.4 安全標準和證書 295
22.5 結論 298
附加資源 298
參考文獻 299
第六部分 云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23章 云容量規劃和管理 302
23.1 引言 303
23.2 問題陳述 303
23.3 何時進行容量規劃和管理 305
23.4 容量規劃和管理:工業解決方案 306
23.5 容量規劃和管理:研究解決方案 310
23.6 結論 315
參考文獻 316
第24章 云中的容錯 318
24.1 引言 319
24.2 云中的容錯策略 322
24.3 結論 327
參考文獻 328
第25章 云能源消耗 330
25.1 引言 331
25.2 云資源管理政策和能源優化 333
25.3 能量比例系統和服務器利用率 334
25.4 能源感知負載均衡和服務器整合 336
25.5 規模經濟和能源消耗 338
25.6 大型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和生態影響 339
25.7 結論 342
參考文獻 343
第26章 云建模和模擬 346
26.1 引言 347
26.2 建模和模擬概述 347
26.3 云建模和模擬要求 351
26.4 云的建模和模擬 352
26.5 云建模和模擬的挑戰 355
26.6 模擬項目案例:Open Stack映像部署 356
26.7 結論 358
參考文獻 358
第27章 云測試概述 360
27.1 引言 361
27.2 云對軟件測試提出的挑戰 362
27.3 云中測試的主要優勢 362
27.4 云測試維度 363
27.5 云集成測試的挑戰和方法 369
27.6 關于未來的結論和評論 370
參考文獻 370
第28章 測試云和測試即服務 372
28.1 引言 373
28.2 基于云的服務的測試 373
28.3 為什么要測試云部署 375
28.4 對云測試的結果產生信心 377
28.5 基于云的測試 378
28.6 云測試基準 382
28.7 結論與展望 382
參考文獻 383
第29章 云服務評估 384
29.1 引言 385
29.2 云服務評估的當前目的 385
29.3 已評估的云服務特性 386
29.4 云服務評估的事實基準 388
29.5 云服務評估方法 389
29.6 實踐中CEEM的案例 392
29.7 結論 396
參考文獻 396
第七部分 云遷移和管理
第30章 企業云計算戰略和政策 400
30.1 引言 401
30.2 成功的基礎 401
30.3 政策 401
30.4 確定目標 402
30.5 識別方法 403
30.6 企業架構 404
30.7 云冠軍——獲得高級執行支持 405
30.8 避免云簡倉 406
30.9 治理 406
30.10 投資組合分析 407
30.11 預測挑戰 408
30.12 結論 409
參考文獻 409
第31章 云代理 410
31.1 引言 411
31.2 云計算的關鍵挑戰和云代理的需求 411
31.3 云代理概述 413
31.4 云代理架構 414
31.5 云代理套利機制 415
31.6 云代理聚合機制 418
31.7 云代理中介機制 420
31.8 結論和展望 420
參考文獻 421
第32章 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中 422
32.1 引言 423
32.2 云遷移路線圖 424
32.3 將CSS遷移到云環境中 428
32.4 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434
參考文獻 435
第33章 身份和訪問管理 436
33.1 引言 437
33.2 身份和訪問管理說明 437
33.3 IAM和云 438
33.4 云環境中IAM的挑戰和風險 443
33.5 注意事項 444
33.6 結論 446
參考文獻 446
第34章 云服務用戶授權的OAuth標準 448
34.1 引言 449
34.2 OAuth發展歷程 450
34.3 OAuth 1.0概述 450
34.4 OAuth 1.0與OpenID的比較 452
34.5 OAuth 2.0概述 453
34.6 OAuth 2.0的新功能 455
34.7 一般安全注意事項 456
34.8 可能的威脅和對策 456
34.9 應用支持 457
34.10 批評 457
34.11 結論 458
參考文獻 458
第35章 云計算系統中的分布式訪問控制 460
35.1 引言 461
35.2 DAC的特性和功能 461
35.3 云環境中的分布式訪問控制 462
35.4 訪問控制策略和模型 467
35.5 云中的身份管理 469
35.6 信譽與信任 473
35.7 數據安全 474
35.8 結論和研究方向 475
參考文獻 475
第36章 云服務級別協議 477
36.1 引言 478
36.2 云服務涉及的實體 478
36.3 評估云服務的SLA 479
36.4 公共云提供商的服務級別協議 485
36.5 云SLA的未來 489
36.6 相關工作 490
36.7 結論 490
參考文獻 490
第37章 應用程序非功能性需求驅動的互連云資源的自動配置 492
37.1 引言 493
37.2 云配置、監控和資源選擇 494
37.3 非功能性需求驅動的資源配置 496
37.4 系統架構 498
37.5 性能評估 504
37.6 結論和未來方向 506
參考文獻 507
第38章 云計算的法律方面 509
38.1 引言 510
38.2 法律、技術和云 511
38.3 主要法律法規 512
38.4 處理跨境數據流 517
38.5 合同和服務條款 519
38.6 結論 521
參考文獻 522
第39章 云經濟 524
39.1 引言 525
39.2 云計算經濟學 525
39.3 云服務定價 527
39.4 標準提供商-客戶結構 530
39.5 云供應鏈 531
39.6 促進者在增加經濟價值中的作用 532
39.7 云計算背景下的經濟術語 533
39.8 研究方向 535
39.9 結論 536
參考文獻 537
第八部分 云應用和案例研究
第40章 云的工程應用 540
40.1 引言 541
40.2 基于云的工程服務 542
40.3 互操作性和云服務 543
40.4 云平臺的協作技術 547
40.5 結論 551
致謝 552
免責聲明 552
參考文獻 552
第41章 云的教育應用 554
41.1 引言 555
41.2 云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555
41.3 教育中的云應用程序 557
41.4 云計算的研究 562
41.5 結論 565
參考文獻 566
第42章 個人云應用程序 568
42.1 引言 569
42.2 個人云應用主要提供商 570
42.3 問題和限制 570
42.4 個人應用類別 573
42.5 得到的教訓 575
參考文獻 575
第43章 云游戲 577
43.1 引言 578
43.2 基于視頻的云游戲 578
43.3 基于指令的云游戲 582
43.4 基于文件的云游戲 584
43.5 基于組件的云游戲 586
43.6 云游戲模式的選擇 588
43.7 結論 589
參考文獻 590
第九部分 云中的大數據和分析
第44章 大數據介紹 594
44.1 引言 595
44.2 什么是大數據 595
44.3 你能用它做什么——大數據分析 599
44.4 大數據分析的局限性 600
44.5 房間里的大象:MapReduce和Hadoop 601
44.6 一切都是一個網絡:大數據圖形分析 601
44.7 數據流 604
44.8 結論 605
參考文獻 606
第45章 云中的大數據 609
45.1 引言 610
45.2 大數據數據庫 610
45.3 云中的大數據應用 613
45.4 結論 619
參考文獻 620
第46章 云托管數據庫 622
46.1 引言 623
46.2 NoSQL數據庫系統 624
46.3 數據庫即服務 626
46.4 虛擬化數據庫服務器 628
46.5 結論 629
參考文獻 632
第47章 云數據管理 634
47.1 引言 635
47.2 云數據管理技術概述 637
47.3 設計和實施 639
47.4 結論 643
參考文獻 644
第48章 云中的大規模分析 646
48.1 引言 647
48.2 Hadoop和數據分析工具 647
48.3 Hadoop簡史 648
48.4 Hadoop即軟件 648
48.5 Hadoop組件 649
48.6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 649
48.7 其他Hadoop組件 652
48.8 案例研究 656
48.9 云中的Hadoop 656
48.10 包裝 657
48.11 Hadoop替代方案 658
48.12 結論 660
參考文獻 661
第49章 云編程模型(MapReduce) 662
49.1 引言 663
49.2 功能編程中的Map和Reduce 664
49.3 MapReduce編程模型 665
49.4 谷歌MapReduce實現 667
49.5 谷歌MapReduce中的容錯和確定性 668
49.6 中間結果和組合器 669
49.7 框架輸入和輸出 670
49.8 附加功能 670
49.9 谷歌用例 672
49.10 Hadoop MapReduce 672
49.11 云中的MapReduce實現 675
49.12 MongoDB中的MapReduce 676
49.13 MapReduce用例 676
49.14 MapReduce的優點和局限性 676
49.15 結論 677
參考文獻 677
第50章 開發云的彈性軟件 678
50.1 引言 679
50.2 云編程 679
50.3 云編程框架 682
50.4 示例應用程序 688
50.5 結論 695
致謝 696
參考文獻 696
第51章 云服務的分布式知識發現 698
51.1 引言 699
51.2 分布式KDD系統的要求 699
51.3 云分布式KDD 702
51.4 數據挖掘云框架 703
51.5 結論 709
參考文獻 710
第52章 云知識建模和管理 711
52.1 引言 712
52.2 智能云的云知識建模 715
52.3 智能云與工業應用程序 720
52.4 結論 721
參考文獻 722
第十部分 云前景
第53章 云對IT專業人員和IT行業的影響 726
53.1 引言 727
53.2 對IT行業的影響 727
參考文獻 734
第54章 新興市場的云計算 736
54.1 引言 737
54.2 新興市場中云計算的擴散:一項調查 738
54.3 推動新興市場使用和部署云計算的因素 743
54.4 限制新興市場云計算擴散的因素 745
54.5 討論與啟示 746
54.6 結論 747
參考文獻 747
第55章 云計算的研究主題 749
55.1 引言 750
55.2 虛擬化 750
55.3 配置 751
55.4 監控 751
55.5 云設計 751
55.6 應用程序部署和架構 752
55.7 安全和隱私 753
55.8 大數據和分析 754
55.9 政府和云計算研究 754
55.10 結論 755
參考文獻 755
第56章 云展望:云的未來 757
56.1 引言 758
56.2 光明的發展前景 758
56.3 進展和未來方向 759
56.4 云計算:新常態 762
參考文獻 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