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牌傳播》采用全新的視角,分別從品牌傳播策略、消費品牌傳播、服務品牌傳播、文化品牌傳播和城市品牌傳播——“一個概論”帶“四個分支”的結構,既有概論性的理論探討,又有針對性的實務指導;既有國內外前沿理論的引入,又有最鮮活案例的分析,有分有合,相輔相成,共同構建出全新的品牌傳播體系。據我所知,以“品牌傳播”命名的叢書,這是中國的第一套。
由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品牌傳播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舒詠平教授主編的《品牌傳播實務叢書》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舒教授邀請我寫個序,我無論作為一個老朋友,還是作為一個品牌傳播研究者,對這一任務都是義不容辭的。
中國已經進入一個由制造導向向創新導向過渡的全新時代,中國的GDP已位居全球的第四位,中國的外貿已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的外匯儲備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全球100個最強勢品牌中中國依然榜上無名。中國的CDP占世界總量的5%—6%,但中國消耗了世界上主要資源和能源的20%~30%。中國的土地、環境、資源、能源、勞動力都已經到了無法承受低層次制造的時候。自主創新,提升產品結構,增加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構建和諧社會已迫在眉睫。為此,2006年6月,中國商務部發起了規模浩大的“中國品牌萬里行”活動,品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中國產品的品牌價值低、品牌生命周期短,尤其是品牌傳播方式落后,已成了人們必須給予關注的問題。盲目地找形象代言人、離奇的市場傳播賣點、不顧實際情況地追逐標王,這些都一度成為中國品牌傳播的殺手锏,而這種簡單粗放的方式顯然已走到了盡頭。也就是說,以往的品牌傳播如果用《射雕英雄傳》里郭靖的武功來比喻,充其量不過是一招“亢龍有悔”打遍天下,而今天則需要“降龍十八掌”來參與“華山論劍”。顯然,這是擺在中國企業家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擺在有關政府官員和品牌學者面前的一個全新課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傳播實務叢書》的面世無疑是生逢其時,應運而生。
《品牌傳播實務叢書》采用全新的視角,分別從品牌傳播策略、消費品牌傳播、服務品牌傳播、文化品牌傳播和城市品牌傳播——“一個概論”帶“四個分支”的結構,既有概論性的理論探討,又有針對性的實務指導;既有國內外前沿理論的引入,又有最鮮活案例的分析,有分有合,相輔相成,共同構建出全新的品牌傳播體系。據我所知,以“品牌傳播”命名的叢書,這是中國的第一套。
王鈞,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從事新聞傳播科研與教學十余年。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品牌傳播、新聞傳播與廣電媒介經營管理。
劉琴,中南民族大學教師,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方向為:文化產業、品牌傳播、媒介經營管理,近年來任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
第1章 文化發展力核心——文化品牌傳播的起始點與歸結點
1.1 文化發展力核心——文化品牌傳播戰略的提出
1.1.1 文化發展力的內涵與源起
1.1.2 文化發展力的全球布局
1.1.3 文化品牌傳播戰略的提出
1.2 中國文化品牌傳播戰略的興起與意義
1.2.1 中國文化發展力的興起與特征
1.2.2 中西文化發展力差異
1.2.3 文化品牌傳播戰略的中國意義
第2章 文化產品與文化品牌
2.1 文化產品
2.1.1 文化產品及其分類
2.1.2 文化產品的屬性特征
2.2 文化品牌
2.2.1 品牌與文化品牌的內涵、構成
2.2.2 文化品牌的價值特征
2.2.3 民族文化品牌與國際文化品牌
第3章 文化品牌傳播的環境分析
3.1 政治與法律環境分析
3.1.1 政治環境分析
3.1.2 法律環境分析
3.2 人口與經濟環境分析
3.2.1 人口環境分析
3.2.2 經濟環境分析
3.3 社會與人文環境分析
3.3.1 社會文化環境分析
3.3.2 人文基礎環境分析
3.4 信息與技術環境分析
第4章 文化品牌傳播的消費者分析
4.1 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及文化消費分析
4.1.1 文化需求分析
4.1.2 文化消費分析
4.2 文化消費者行為分析
4.2.1 消費者文化消費行為模式與過程分析
4.2.2 影響消費者文化購買因素分析
4.3 文化消費者的滿意與忠誠分析
4.3.1 文化消費者的滿意與忠誠價值分析
4.3.2 文化消費者滿意與忠誠關系分析
第5章 文化品牌的營銷傳播
5.1 文化營銷的內涵解讀
5.1.1 文化營銷與營銷文化
5.1.2 文化營銷的概念提出
5.1.3 文化營銷的特殊屬性
5.2 文化品牌的營銷組合
5.2.1 文化品牌傳播的營銷結構
5.2.2 文化品牌的營銷流程
5.3 文化品牌的營銷規劃
5.3.1 文化品牌產品的營銷策略
5.3.2 文化品牌產品的價格策略
5.3.3 文化品牌產品的渠道分析
5.3.4 文化品牌的促銷策略
5.4 文化品牌的營銷演繹——傳媒品牌的營銷攻略
5.4.1 傳媒品牌的內涵層次
5.4.2 傳媒經營的核心是獲取影響力資源
5.4.3 影響力資源的獲取路徑
5.4.4 影響力的標志:強勢廣告
5.5 文化品牌的營銷演繹——演藝品牌的營銷攻略
5.5.1 營銷的實質:一種娛樂精神
5.5.2 演藝品牌的價值構成
5.5.3 演藝品牌的營銷特征
5.5.4 演藝品牌營銷的模式
5.6 文化品牌的營銷演繹——教育品牌的營銷攻略
5.6.1 教育品牌的內涵與特點
5.6.2 教育品牌的經營策略
5.7 文化品牌的營銷演繹——體育品牌的營銷攻略
5.7.1 體育品牌的特性
5.7.2 體育品牌行銷的構成要素
5.7.3 體育品牌的經營技巧
第6章 文化品牌的廣告傳播
6.1 文化廣告的傳播價值
6.1.1 文化廣告的內涵
6.1.2 文化廣告的傳播功能
6.1.3 文化廣告傳播的要素
6.2 文化廣告的創意法則
6.2.1 文化廣告創意的作用與功能
6.2.2 文化廣告的主題與廣告定位
6.2.3 文化廣告的創意訴求
6.2.4 文化廣告的表現形態
6.3 文化廣告的戰略實施
6.4 文化廣告傳播的載具
6.4.1 文化廣告傳播載具的形態分析
6.4.2 文化廣告傳播載具的選擇
6.4.3 文化廣告傳播的載具整合
6.4.4 文化廣告的投放與效果評估
第7章 文化品牌的公關傳播
7.1 文化公關傳播的功能
7.1.1 文化公關傳播的意義與作用
7.1.2 文化公關傳播的構成要素
7.1.3 幾種主要文化品牌主公關傳播的構成要素
7.2 文化公關活動的創意策劃
7.2.1 文化公關活動的策劃
7.2.2 文化公關活動策劃的思路與謀略重點
7.3 文化品牌主的公關策略
7.3.1 熱點性公關傳播
7.3.2 蓄勢公關傳播
7.3.3 公益性公關傳播
7.3.4 社會性個人的公關傳播
7.3.5 群體性公關傳播
第8章 文化品牌的傳播管理
8.1 文化品牌傳播管理的主體與管理的哲學
8.1.1 文化品牌管理的主體
8.1.2 文化品牌管理的哲學
8.2 文化品牌主的市場管理
8.2.1 文化品牌的品質管理
8.2.2 文化品牌的傳播過程管理
8.2.3 文化品牌消費者的需求管理
8.3 文化品牌的危機管理
8.4 文化品牌的創新延伸管理
8.4.1 文化品牌創新延伸模式
8.4.2 文化品牌創新延伸管理規范
8.5 文化品牌市場區域延伸管理
8.5.1 文化品牌市場區域延伸的現實意義
8.5.2 文化品牌市場區域延伸的實現路徑
8.5.3 文化品牌市場區域延伸的風險管理
文化品牌傳播策略的培訓演練
參考文獻
1.1.1 文化發展力的內涵與源起
作為一綜合性的概念,文化發展力不但包括了公益形態的文化,也包括了產業形態的文化。即它是以生產和提供具有文化內涵的商品和服務為特征,以文化市場為導向,以文化的生產性和經營性企業為主體,通過大規模的投入和產出,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經濟門類。文化發展力不但可以貢獻GDP,而且可以成為新科技成果的載體,為其他產業提供大量附加值,為民眾提供豐富的文化消費品。
文化發展力源于人類現代化進步的需求。根據《韋伯斯特英文辭典》的解釋,“現代”一詞產生于16世紀后期,“現代化”一詞產生于18世紀中期。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了經典現代化即后來認為的“第一次現代化理論”。所謂“第一次現代化”是指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在由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之中,其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及社會城市化、文化理性化等的基本特征,在促成人類生產力產生巨大飛躍的同時也使社會的形態發生了深刻變革。
到20世紀末,建立在“第一次現代化”基礎之上的“第二次現代化”,則將人類社會的工業時代、工業經濟、工業社會或工業文明向著知識時代、知識經濟、知識社會及知識文明的方向進一步邁進。這一時期,人類社會的特征表現為:(1)社會知識化,知識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和社會進步的軸心。如社會結構的變化,知識型的勞動者超過其他勞動者的總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知識產業超過其他產業的總和;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亦超過了其他生產要素貢獻的總和;權力機構的變化,知識成為權利的來源與基礎;消費結構的變化,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終身學習成為人的基本需求,知識亦成為日常消費品等。(2)創新成為社會行為。如在工業社會里,創新原是科學家與企業家的職業工作;而在知識社會中,創新將成為國家重視和社會參與的普遍事業?梢灶A見,伴隨未來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將會擺脫重復性勞動,從事創新與服務性工作。